一种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68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榨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包括木压榨机本体、用于挤压油饼的木楔和用于锤击木楔的锤击组件,锤击组件包括防护弯管、重锤缓冲结构、挡锤推杆、防脱结构、连接块、移动推车、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翻转电机、翻转轴和球锤,防护弯管的一端安装有重锤缓冲结构和挡锤推杆,另一端安装有防护结构,防护弯管的拐点处外侧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通过翻转轴与翻转电机的输出轴进行固连,移动推车上安装有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其利用锤击组件替代传统的木槌来锤击用于挤压油饼的木楔,锤击组件基于球锤从防护弯管自由落体的冲击力来进行锤击,球锤可以自动复位实现连续锤击。锤可以自动复位实现连续锤击。锤可以自动复位实现连续锤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榨油机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

技术介绍

[0002]早在古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用古法压榨茶籽油,发现其高营养价值并开始食用,《本草纲目》:“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嗽、去疾垢...”,《农政全书》中有山茶籽油可疗痔疮、退湿热的记录。《本草纲目拾遗》说,茶油可润肠、清胃,解毒杀菌。《农息居饮食谱》中有“茶油润燥、清热、息风和清利头目”。《随息居饮食谱》对茶油更是赞誉有加,“茶油烹调肴馔,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0003]古法榨油作为一门工序复杂的手工技艺,历久而弥香,多道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老师傅们遵循古法用口口相传的手艺榨油,木槌一撞,百里飘香。通过水车、碾槽、灶台、一段镂空的巨大原木,以及长达五米的木槌等简单原始工具的组合使用。经过历代工匠改良,形成了一整套实用高效的工艺流程。从下料开始,经过碾粉、热蒸、包饼、装榨、压榨等工艺流程,最后收油,收枯饼。
[0004]现有基于古法榨油的榨油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其依靠人工推动木槌来提供锤击力,不仅工作强度较大,而且对空间要求较高;二是其在锤击过程中未设置防护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包括木压榨机本体、用于挤压油饼的木楔和用于锤击木楔的锤击组件,所述锤击组件包括防护弯管、重锤缓冲结构、挡锤推杆、防脱结构、连接块、移动推车、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翻转电机、翻转轴和球锤,所述防护弯管的一端安装有重锤缓冲结构和挡锤推杆,另一端安装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弯管的拐点处外侧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翻转轴与翻转电机的输出轴进行固连,所述移动推车上安装有用于支撑防脱结构的第一支架以及用于支撑翻转电机、翻转轴的第二支架。
[0008]进一步地,上述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中,所述防护弯管由第一直管部、弯管连接部和第二直管部构成,其中第一直管部的中心轴线与翻转轴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所述第一直管部的外端口朝向木楔。
[0009]进一步地,上述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中,所述重锤缓冲结构安装在第二直管部的端部处,所述重锤缓冲结构包括座体、活动块、弧形垫板和第一弹簧,所述座体开设有与第二直管部内腔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端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侧安装有与球锤配合的弧形垫板。
[0010]进一步地,上述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中,所述挡锤推杆安装在第二
直管部的外壁,且挡锤推杆的活动杆伸入第二直管部后能够阻碍球锤坠落。
[0011]进一步地,上述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中,所述防脱结构包括支撑管座、滑杆、前挡板、后挡板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管座套设在第一直管部的外侧,所述支撑管座中沿周向穿设有若干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滑杆位于支撑管座、后挡板之间的杆体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
[0012]进一步地,上述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中,所述第一直管部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5~1度,所述第二直管部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直管部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0013]进一步地,上述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中,所述第二直管部的外壁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直管部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移动推车上固定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与导向杆配合的弧形导向槽。
[0014]进一步地,上述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中,所述移动推车的车板上插接有若干锚固杆,通过锚固杆旋入预埋在地基中的螺纹套管,实现将移动推车的位置锁定。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利用锤击组件替代传统的木槌来锤击用于挤压油饼的木楔,锤击组件基于球锤从防护弯管自由落体的冲击力来进行锤击,防护弯管利用重锤缓冲结构、挡锤推杆的配合实现对球锤的夹持,利用防脱结构实现对球锤的防脱限制,每完成一次锤击可将防护弯管翻转91~95度,使得球锤可以自动复位,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连续锤击,防护弯管配合防脱结构实现在锤击过程中的有效安全防护。
[0017]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锤击组件中球锤未释放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锤击组件中球锤释放后的状态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锤击组件中球锤复位的原理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护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重锤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防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中,各部件的标号如下:
[0028]1‑
木压榨机本体,2

托架,3

木楔,4

防护弯管,401

第一直管部,402

弯管连接部,403

第二直管部,5

重锤缓冲结构,501

座体,502

活动块,503

弧形垫板,504

第一弹簧,6

挡锤推杆,7

防脱结构,701

支撑管座,702

滑杆,703

前挡板,704

后挡板,705

第二弹簧,8

连接块,9

移动推车,10

第一支架,11

第二支架,12

翻转电机,13

翻转轴,14


向杆,15

导向板,16

锚固杆,17

球锤。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包括木压榨机本体、用于挤压油饼的木楔和用于锤击木楔的锤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击组件包括防护弯管、重锤缓冲结构、挡锤推杆、防脱结构、连接块、移动推车、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翻转电机、翻转轴和球锤,所述防护弯管的一端安装有重锤缓冲结构和挡锤推杆,另一端安装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弯管的拐点处外侧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翻转轴与翻转电机的输出轴进行固连,所述移动推车上安装有用于支撑防脱结构的第一支架以及用于支撑翻转电机、翻转轴的第二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弯管由第一直管部、弯管连接部和第二直管部构成,其中第一直管部的中心轴线与翻转轴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所述第一直管部的外端口朝向木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操控且设有防护结构的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缓冲结构安装在第二直管部的端部处,所述重锤缓冲结构包括座体、活动块、弧形垫板和第一弹簧,所述座体开设有与第二直管部内腔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端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侧安装有与球锤配合的弧形垫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操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罡陈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