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与氢燃料电池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166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与氢燃料电池系统,所述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包括换热器模块、外壳、水路管道与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两端分别用于与电堆和气泵相连接;所述换热器模块包括氢气管道,所述氢气管道两端分别用于与所述电堆和所述气泵相连接;所述换热器模块、所述水路管道与所述空气管道集成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水路管道本体接触于所述换热器模块并产生热交换,所述水路管道本体接触于所述空气管道并产生热交换。通过将所述中冷器与所述换热器的集成,免去复杂的布局问题,节省了安装的空间并降低了设备维修的可能。修的可能。修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与氢燃料电池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与氢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燃料电池系统的飞速发展,为了使燃料电池系统性能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低,燃料电池电堆在反应过程中,气体需保证适宜的温度以保证较高的燃料电池性能,气体通过气泵后温度较高,需经过降温后进入电堆,这一步通常需通过中冷器来实现,现阶段的中冷器和换热器为两个独立的零部件,冷却路中间通过管路连接,增加了零件排布的空间需求,并且由于中冷器与换热器需要管路连接,管路外置容易造成元器件的损坏增加了后续维修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
[0004]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一种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所述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包括换热器模块、外壳、水路管道与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两端分别用于与电堆和气泵相连接;所述换热器模块包括氢气管道,所述氢气管道两端分别用于与所述电堆和所述气泵相连接;所述换热器模块、所述水路管道与所述空气管道集成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水路管道接触于所述换热器模块并产生热交换,所述水路管道接触于所述空气管道并产生热交换。
[000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电堆需要空气进入挺高氧气,当所述空气通过气泵压缩后温度上升无法满足电堆需求,所述空气通过所述空气管道进入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所述空气管道与所述水路管道接触并形成热交换,所述空气的热能通过热传递传递至所述水路管道,所述空气管道内的所述空气温度降低满足进入所述电堆的温度需求,同理当氢气进入电堆时,由于所述气泵压缩后温度上升无法满足电堆对于所述氢气温度的需求,所述氢气通过所述氢气管道进入所述换热器模块,所述换热器模块与所述水路管道接触并形成热交换,所述氢气的热能通过热传递传递至所述水路管道,所述氢气管道内的所述氢气温度降低满足进入所述电堆的温度需求,所述水路管道途径所述换热器模块与所述空气管道,所述换热器模块与所述空气管道共用所述水路管道并实现降温作用,所述换热器模块、所述水路管道与所述空气管道集成于所述外壳内部使得所述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安装更为便利,对于元器件的排布空间进行了节省,减少连接换热器与中冷器之间的管路,使得日后设备维护难度降低并且降低设备损坏可能。
[0007]所述氢气管道包括进气接口、排气接口与氢气管道本体,所述氢气管道本体两端连接于所述进气接口与所述排气接口,所述进气接口连接于所述气泵,所述排气接口连接于所述电堆。
[000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氢气管道的两端设有所述进气接口与所述排气接口,有利于所述进气接口与所述气泵更好的连接,能够使得所述进气接
口与所述气泵的连接更为稳定,并且连接处得到固定,所述排气接口有利于所述氢气管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电堆,使得所述氢气管道与所述电堆的连接更为稳定,避免其因为日常使用中气泵产生的抖动造成连接的脱落。
[0009]所述氢气管道的所述进气接口与所述排气接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
[001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氢气管道的所述进气接口与所述排气接口在使用时可根据电堆与气泵的方位进行接口的调换,增加所述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在日常使用中的调整可能性,增加其通用性满足更多的需求。
[0011]所述进气接口设有用于连接于所述外壳的第一固定吊耳。
[001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进气接口在使用时所述气泵会产生抖动从而造成所述进气接口的偏移,所述第一固定吊耳能够对所述进气接口起到限制作用,避免所述进气接口由于所述气泵产生的振动造成脱落,使所述进气接口始终连接于所述外壳。
[0013]所述排气接口设有用于连接于所述外壳的第二固定吊耳。
[00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排气接口在使用时所述气泵会产生抖动从而造成所述排气接口的偏移,所述第二固定吊耳能够对所述排气接口起到限制作用,避免所述排气接口由于所述气泵产生的振动造成脱落,使所述排气接口始终连接于所述外壳。
[0015]所述水路管道贯通于所述外壳,所述水路管道包括进水接口与出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出水接口位于所述外壳两侧对立面。
[00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水路管道途径所述换热器模块与所述空气管道,所述换热器模块与所述空气管道共用所述水路管道,所述水路管道贯通所述外壳使得所述水路管道在结构排布时更便于直接途径所述换热器模块与所述空气管道并同时实现热交换,为所述氢气与所述空气进行降温使其满足工作需求。
[0017]所述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内部设有传热格栅,所述传热格栅接触于所述水路管道,所述传热格栅与所述空气管道接触进行热交换。
[00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空气管道与所述传热格栅接触并产生热交换,所述传热格栅拥有更好的热传递效果,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能够传递更多的热能,所述空气管道内部的空气通过热传递将其热能热交换至所述传热格栅,所述传热格栅同时与所述水路管道接触,所述传热格栅将热能传递至所述水路管道完成热交换,使得所述空气管道内部的空气温度降低。
[0019]所述换热器模块内部设有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水路管道接触进行热交换。
[00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换热器模块内部的所述氢气管道与所述翅片接触并产生热交换,所述翅片拥有更好的热传递效果,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能够传递更多的热能,所述氢气管道内部的所述氢气通过热传递将其热能热交换至所述翅片,所述翅片同时与所述水路管道接触,所述翅片将热能传递至所述水路管本体完成热交换,使得所述氢气管道内部的氢气温度降低达到工作需求。
[0021]所述外壳设有第三固定吊耳。
[002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外壳在使用时进行更好的固定,所述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在使用时将所述外壳进行位置定位,所述第三固定吊耳保证
所述外壳不发生位置偏移。
[0023]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其包括上述的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
[002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布局问题得到简化,换热器与中冷器的集成降低了所述换热器与所述中冷器的布局难度,无需考虑所述中冷器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接,使得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结构更为紧凑,减少了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维修可能。
[0025]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
[0026]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27]将现阶段的中冷器和换热器两个独立的零部件进行集成,避免了冷却路中间通过管路连接,减少了零件排布的空间需求,降低了由于中冷器与换热器需要管路连接管路外置造成的元器件的损坏风险,使得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包括换热器模块、外壳、水路管道与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两端分别用于与电堆和气泵相连接;所述换热器模块包括氢气管道,所述氢气管道两端分别用于与所述电堆和所述气泵相连接;所述换热器模块、所述水路管道与所述空气管道集成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水路管道接触于所述换热器模块并产生热交换,所述水路管道接触于所述空气管道并产生热交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管道包括进气接口、排气接口与氢气管道本体,所述氢气管道本体两端连接于所述进气接口与所述排气接口,所述进气接口连接于所述气泵,所述排气接口连接于所述电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管道的所述进气接口与所述排气接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换热器的中冷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口设有用于连接于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富成范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清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