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兰炭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1414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兰炭废水处理系统,由依次连接的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组成,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油装置和酚氨回收系统;除油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重力沉降罐和多相流高效油分离装置;酚氨回收系统由脱酸塔、蒸氨塔、酚萃取塔、溶剂回收塔、汽提水塔和氨净化系统依次连接而成;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浮装置、水解酸化槽、两段式A/O反应槽和混凝沉淀槽;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介质过滤器、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槽、BAF槽、二级臭氧催化氧化槽和活性炭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地小,成本低,可有效保障兰炭废水处理达标。废水处理达标。废水处理达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兰炭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兰炭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兰炭又称半焦,是用长焰煤、不沾煤、弱粘煤等经中低温干馏热解,得到的较低挥发份固体碳质产物。兰炭以其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的特性,逐步取代冶金焦而广泛运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炭素材料。
[0003]兰炭是煤中低温干馏(约550~650℃)的产物,生产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来源于洗涤煤气的循环水排污。兰炭是低温干馏的产物,兰炭废水中含有大量未被高温氧化的污染物,如挥发酚、氨氮、多环芳烃和氧硫氮等杂环化合物,其浓度要比焦化废水高出很多,更难处理,环境危害更大。
[0004]一般兰炭废水的水质表
[0005]污染物pH石油类氨氮COD硫化物总酚特征值8.5~10<45003000~500030000~45000<100010000~15000
[0006]注:pH为无量纲,其余污染物单位为mg/L。
[0007]兰炭企业一般位于煤炭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随着我国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以及“水十条”的正式颁布,兰炭废水的处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0008]中国专利申请CN104724886A公开了一种兰炭废水脱碳脱总氮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其中预处理采用隔油池和两级气浮,生化处理系统采用多功能脱氨和好氧缺氧好氧的组合,深度处理系统采用光催化臭氧氧化和膜分离。生化处理系统主要以特制微生物菌剂投加,实现氨氮和COD的去除。预处理系统简单,使得生化处理系统负荷高,能耗高,处理效果的稳定性不好,深度处理进水水质波动,依赖膜分离的最终出水,使得膜分离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存疑。
[0009]中国专利申请CN104773930A公开了一种兰炭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包括物化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其中物化处理系统采用隔油池、混凝沉淀、曝气Fe/C、Fenton和絮凝沉淀的组合,生化处理系统采用水解、接触厌氧和CBR(载体移化床),深度处理系统采用臭氧氧化、Fenton、活性炭吸附、CBR和絮凝脱色。物化处理的预处理以化学氧化为主,Fe/C微电解和Fenton的泥量都很大,深度处理的工艺链条较长,运行控制难度较大,运行费用不经济。
[0010]中国专利申请CN105060628A公开了一种兰炭废水处理方法,包括预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其中预处理采用隔油池、混凝气浮、酚萃取和氨吹脱的组合,生化处理系统采用水解酸化、厌氧、A/O(粉末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的组合。预处理较好,能有效降低生化处理系的统负荷,但采用粉末活性炭投加,投加量较大,使得污泥量大增,加大了污泥处置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兰炭废水处理工艺系统,以解决和优化现有技术存在的系统复杂、能耗高、运行不稳定、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很难达到排放标准等问题。
[0012]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3]一种兰炭废水处理系统,由依次连接的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组成,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油装置和酚氨回收系统;
[0014]除油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重力沉降罐和多相流高效油分离装置;所述酚氨回收系统由脱酸塔、蒸氨塔、酚萃取塔、溶剂回收塔、汽提水塔和氨净化系统依次连接而成;
[0015]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浮装置、水解酸化槽、两段式A/O反应槽和混凝沉淀槽;
[0016]所述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介质过滤器、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槽、BAF槽、二级臭氧催化氧化槽和活性炭过滤器。
[0017]进一步地,所述重力沉降罐设置有兰炭废水进入的进水口,上部设置有出水口与所述多相流高效油分离装置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多相流高效油分离装置内设置有聚集除油填料,通过设置的出油口与煤焦油储罐连接,通过设置的出水口与酚氨回收系统的脱酸塔连接;底部设置有出渣口与物化污泥池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脱酸塔设置有与除油装置连接的进料口,脱除的酸性气体从排出口与业主指定点连接,出料口与所述蒸氨塔连接;所述蒸氨塔设置有蒸汽进口、粗氨气出口和出料口,粗氨气出口与所述氨净化系统连接,所述出料口与酚萃取塔连接;酚萃取塔设置有萃取剂进出口、蒸汽进口、进料口、萃余液出口,该进料口与所述蒸氨塔连接,萃取剂出口与所述溶剂回收塔连接,萃余液出口与所述汽提水塔连接;所述溶剂回收塔的回收溶剂通过管线与酚萃取塔的萃取剂进口连接,回收后的粗酚出口通过管线与粗酚储罐连接;汽提水塔顶部的汽提溶剂出口与溶剂回收塔的进料口连接,底部塔釜出料口与生化处理系统连接;所述氨净化系统进料口与蒸氨塔连接,净化和精制后的氨水出口通过管线与氨水储罐连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生化处理系统设置有调节池与汽提水塔底部塔釜出料口连接,调节池出口由水泵提升,顺序进入所述气浮装置和水解酸化槽。
[0021]进一步地,所述水解酸化槽设置配水区,所述气浮装置出水和水解酸化槽出水在配水区混合,部分由配水泵提升进入水解酸化槽,部分自流进入所述两段式A/O反应槽。
[0022]进一步地,所述水解酸化槽设置有点对点配水装置,点对点配水装置进口与所述配水泵连接,出口通往水解酸化槽底部;所述水解酸化槽内设置有生物填料,出水通过堰板收集后自流进入配水区。
[0023]进一步地,所述两段式A/O反应槽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槽,上清液出口与所述混凝沉淀槽连接,二沉槽排泥部分回流至所述两段式A/O反应槽前端,部分排入生化污泥池。
[0024]进一步地,所述水解酸化槽、两段式A/O反应槽和二沉槽合建,相互之间的连接通过过流孔洞,水流无动力自流运动。
[0025]进一步地,所述混凝沉淀槽进水口与二沉槽出水口连接,排泥口与物化污泥池连
接,出水口与所述深度处理系统连接;所述深度处理系统设置中间水池收集混凝沉淀槽出水,由水泵提升进入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出水与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槽相连;所述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槽设置有臭氧入口,与臭氧发生器设备连接;水流经过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槽内填充的催化填料,与臭氧充分接触反应后,自流进入BAF槽;BAF槽出水自流进入二级臭氧催化氧化槽,BAF槽定期排泥,污泥管路与生化污泥池连接;所述二级臭氧催化氧化槽出水经水泵加压进入活性炭过滤器,出水自流进入排放水池。
[0026]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槽、BAF槽、二级臭氧催化氧化槽和排放水池合建,相互之间的连接通过过流孔洞,水流无动力自流运动。
[002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本技术的处理系统通过两级除油和酚氨回收装置最大程度的分离出煤焦油、氨水和粗酚,将废水资源化,不仅极大改善生化处理的难度,还回收了有经济价值的产品;独特的水解酸化槽配水区结构,充分发挥水解酸化的解毒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兰炭废水处理系统,由依次连接的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油装置

和酚氨回收系统

;除油装置

包括依次连接的重力沉降罐和多相流高效油分离装置;所述酚氨回收系统

由脱酸塔、蒸氨塔、酚萃取塔、溶剂回收塔、汽提水塔和氨净化系统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浮装置

、水解酸化槽

、两段式A/O反应槽

和混凝沉淀槽

;所述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介质过滤器

、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槽

、BAF槽

、二级臭氧催化氧化槽

和活性炭过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沉降罐设置有兰炭废水进入的进水口,上部设置有出水口与所述多相流高效油分离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流高效油分离装置内设置有聚集除油填料,通过设置的出油口与煤焦油储罐连接,通过设置的出水口与酚氨回收系统的脱酸塔连接;底部设置有出渣口与物化污泥池

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酸塔设置有与除油装置

连接的进料口,脱除的酸性气体从排出口与业主指定点连接,出料口与所述蒸氨塔连接;所述蒸氨塔设置有蒸汽进口、粗氨气出口和出料口,粗氨气出口与所述氨净化系统连接,所述出料口与酚萃取塔连接;酚萃取塔设置有萃取剂进出口、蒸汽进口、进料口、萃余液出口,该进料口与所述蒸氨塔连接,萃取剂出口与所述溶剂回收塔连接,萃余液出口与所述汽提水塔连接;所述溶剂回收塔的回收溶剂通过管线与酚萃取塔的萃取剂进口连接,回收后的粗酚出口通过管线与粗酚储罐连接;汽提水塔顶部的汽提溶剂出口与溶剂回收塔的进料口连接,底部塔釜出料口与生化处理系统连接;所述氨净化系统进料口与蒸氨塔连接,净化和精制后的氨水出口通过管线与氨水储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系统设置有调节池

与所述汽提水塔底部塔釜出料口连接,调节池出口由水泵提升,顺序进入所述气浮装置

和水解酸化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槽

设置配水区,所述气浮装置

出水和水解酸化槽

出水在配水区混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胤晖李峰祁嘉玮沈彩虹周华钱锦王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扉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