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近自然治理河岸生态缓冲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12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1
本申请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复合型近自然治理河岸生态缓冲带,包括岸坡绿化带及坡底绿化带,岸坡绿化带包括乔草植物区及水土保持灌草区,坡底绿化带包括湿生植物区、挺水植物区及沉水植物区。在水土保持灌草区与湿生植物区之间设置有第一生态滤沟。第一生态滤沟内自下而上设置有活性炭层、第一碎石层及第一粗砂层,第一生态滤沟下端开设有排水口并连接有排水管,排水口设置有生态网膜。第一生态滤沟中第一碎石层及第一粗砂层能够进一步过滤并截留地表径流中大的颗粒物垃圾,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可使微生物驻留,长期净化水质。长期净化水质。长期净化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近自然治理河岸生态缓冲带


[0001]本申请属于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近自然治理河岸生态缓冲带。

技术介绍

[0002]河湖生态缓冲带,是在水域与陆地之间一定区域内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植物带,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拦截污染、净化水体、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等作用。因此,河湖生态缓冲带的划定与生态修复可谓提升水环境承载力和实现生态扩容增量的有效手段,对于恢复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对于河湖岸边生态缓冲带的设置往往还是以景观绿化为主,对地表径流的净化以及对河道水质的专业预防控制还不够充分。已有相关研究对河岸生态缓冲带进行设计,例如,专利号为2020206155064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型近自然治理河岸生态缓冲带,其通过第一卵石沟、乔草植物区、水土保持灌草景观区、第二卵石沟和水生植物净化区层层过滤,有效净化、渗透蓄滞农田与雨水径流,且缓冲带多为植物组合,修复受损岸坡,有效改善河道水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及提升河道景观多样性。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卵石沟的结构过于简单、过滤及净化效果略差。专利号为201922021526.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河湖岸带生态缓冲系统,通过在生态护岸上设置人工湿地系统作为缓冲主体,实现缓冲地表径流所带来的面源污染,预防控制排入河湖中的氮磷营养物质等污染物。但该缓冲系统依赖人工湿地,工程量大,适用范围窄,一些地理条件不适合人工湿地构建的河岸难以应用该方案。
[0004]可见现有技术中,对于河岸生态缓冲带的设置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尤其是对其地表径流中携带的污染物的缓冲净化还不够充分,相关结构还有待设计与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型近自然治理河岸生态缓冲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河岸生态缓冲带的适用范围窄、工程扰动大、缓冲沟等缓冲带结构过滤净化效果差等问题。
[0006]本申请的一种复合型近自然治理河岸生态缓冲带,相对于河道的距离由远及近依次设有岸坡绿化带及坡底绿化带;在岸坡绿化带及坡底绿化带之间设有第一生态滤沟;所述第一生态滤沟内自下而上设置有活性炭层、第一碎石层、第一粗砂层以及缓释层,在缓释层中铺设有若干缓释包,所述缓释包为囊状体且包内含有缓释剂和净水剂;在所述第一生态滤沟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并通过排水管与河道相连通;所述排水口内填充有生态网膜。
[0007]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生态滤沟远离河道的一侧设置有高出第一生态滤沟顶面的挡水墙,所述挡水墙上开设有若干通水孔。
[0008]可选的,在第一生态滤沟的顶面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第一生态滤沟的侧面为可拆卸式连接。
[0009]可选的,在第一生态滤沟的沟内两侧面及底面分别设置侧板和底板,底板位于活
性炭层下方;所述滤网由若干块滤网单元板拼接形成,滤网的一侧边缘与侧板铰接,另一侧通过锁扣与另一侧板扣接。
[0010]可选的,所述活性炭层中的活性炭为木质柱状活性炭。
[0011]可选的,所述岸坡绿化带包括从河岸到坡底依次设置的乔草植物区及水土保持灌草区,所述坡底绿化带包括从坡底到河底依次设置的湿生植物区、挺水植物区、沉水植物区;在所述乔草植物区远离所述水土保持灌草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生态滤沟,在所述乔草植物区与水土保持灌草区之间设置有第三生态滤沟。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生态滤沟内自下而上设置有卵石层及第二碎石层。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三生态滤沟内自下而上设置有第三碎石层及第二粗砂层。
[0014]可选的,所述乔草植物区由垂柳、水杉、枫杨、乌桕、喜树、桑树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
[0015]可选的,湿生植物区设置在河道的水边线上方的潮湿区域;挺水植物区设置在距离水边线50cm、水体深度0cm~50cm处;挺水植物种植宽度为50cm;沉水植物区设置在距离水边线50cm~150cm、水体深度50cm~150cm处。
[0016]本申请的复合型近自然治理河岸生态缓冲带,能够在环境扰动小、工程量小的情况下结合岸坡的实际地理条件,实现生态缓冲的功能。
[0017]具体而言,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本申请在岸坡绿化带及坡底绿化带之间设置了第一生态滤沟。滤沟中的第一碎石层及第一粗砂层能够进一步过滤并截留地表径流中大的颗粒物垃圾,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可使微生物驻留,长期净化水质。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生态滤沟中设置包含缓释剂和净水剂的囊状体缓释包,使净水剂缓慢释放,控制净水剂的释放速度,起到长时间持续净化水质的作用。再者,本申请还在第一生态滤沟顶部设置滤网,能够过滤并截留地表径流中大的垃圾,滤网与侧板可拆卸连接,便于清洗滤网以及更换第一生态滤沟内的缓释包。此外,本申请通过挡水墙的设置,能够有效阻挡暴雨等大水量冲击,避免上部土壤松动阻塞河道,并且在挡水墙中设有通水孔,在保证水的流通的同时,减缓水流速度,减小冲击力。
[0018]另一方面,除了第一生态滤沟的设置外,本申请的河岸生态缓冲带还包括了按河道由远及近方向依次设置的包括第二生态滤沟、乔草植物区、第三生态滤沟、水土保持灌草区在内的岸坡绿化带、第一生态滤沟、以及坡底绿化带。其中,第二生态滤沟、乔草植物区、第三生态滤沟、水土保持灌草区以及第一生态滤沟分别构筑生态防线,共形成五条生态缓冲防线,通过上述防线,有效截留地表径流的雨水和以及携带的污染物,避免地表径流中污染物对河道水体的短时间高负荷冲击,在形成绿化景观的同时,有效利用岸坡地理条件,在有限空间内形成有效的生态缓冲带,以拦截污染、净化水体,从而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好防护和生态修复。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复合型近自然治理河岸生态缓冲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生态滤沟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乔草植物区,2

水土保持灌草区,3

湿生植物区,4

挺水植物区,5

沉水植物区,6

第二生态滤沟,7

第三生态滤沟,8

第一生态滤沟,81

活性炭层,82

第一碎石层,83

第一粗砂层,84

排水管,85

缓释层,86

滤网,9

挡水墙,10

通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0024]本实施例中的复合型近自然治理的河岸生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近自然治理河岸生态缓冲带,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河道的距离由远及近依次设有岸坡绿化带及坡底绿化带;在岸坡绿化带及坡底绿化带之间设有第一生态滤沟;所述第一生态滤沟内自下而上设置有活性炭层、第一碎石层、第一粗砂层以及缓释层,在缓释层中铺设有若干缓释包,所述缓释包为囊状体且包内含有缓释剂和净水剂;在所述第一生态滤沟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并通过排水管与河道相连通;所述排水口内填充有生态网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岸生态缓冲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生态滤沟远离河道的一侧设置有高出第一生态滤沟顶面的挡水墙,所述挡水墙上开设有若干通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岸生态缓冲带,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生态滤沟的顶面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第一生态滤沟的侧面为可拆卸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岸生态缓冲带,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生态滤沟的沟内两侧面及底面分别设置侧板和底板,底板位于活性炭层下方;所述滤网由若干块滤网单元板拼接形成,滤网的一侧边缘与侧板铰接,另一侧通过锁扣与另一侧板扣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岸生态缓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中的活性炭为木质柱状活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轩何东谭东烜张蕾董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