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罗茨式氢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30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罗茨式氢泵结构,在电机外壳内安装有驱动电机、传动轴与主动轴,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轴,传动轴与主动轴均转动密封安装在压缩腔盖、压缩腔体、电机外壳与齿轮箱内,在主动轴的前端安装有主动齿轮,在传动轴的前端安装有传动齿轮,在主动轴的后端安装有第一转子,在传动轴的后端安装有第二转子;在齿轮箱的前端安装有控制板盖,在控制板盖上安装有控制板,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线穿过齿轮箱直接与控制板相连接,在控制板盖的前端安装有电源箱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氢泵控制板集成在氢泵上,降低整泵的成本,更利于氢泵在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集成安装。利于氢泵在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集成安装。利于氢泵在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集成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罗茨式氢泵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氢燃料电池中氢气回路的氢气循环泵
,具体地说是一种集成式罗茨式氢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氢气循环泵的作用是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氢气回路上把未反应氢气从燃料电池出口泵回燃料电池入口,与入口反应气汇合后进入燃料电池。利用循环泵一方面可以实现把反应气尾气的水份带入电池起到增湿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氢气在燃料电池阳极流道内流速,防止阳极水的累积,避免阳极水淹;同时也起到了提高氢气利用率的目的。
[0003]罗茨式氢气循环泵是一种将氢气回路中的氢气循环的设备,其结构包括由压缩腔盖和压缩腔体组成的压缩腔,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后的齿轮箱,控制器不与泵集成在一起,通过线束连接。工作原理为控制器发出信号驱动电机转动,电机驱动主动轴转动,由齿轮箱内啮合的齿轮带动从动轴跟主动轴按相同的转速反方向转动,当主轴和从动轴一起转动时,两个转子按相同的转速反方向转动,实现进气和出气。
[0004]控制器与泵体分离的氢泵所占空间较大,不利于在氢燃料电池系统上安装,而且增加了壳体、线束等物料成本。另外,由于氢泵工作转速较高,且为了提升氢泵压气效率,往往叶轮转子与压缩腔体、压缩腔盖表面间隙很小,在高压比大流量的工况下,主轴前端易发生较大扰动,导致叶轮转子与腔体发生碰撞,甚至导致氢泵停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成本低且安装方便的集成式罗茨式氢泵结构。
[0006]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成式罗茨式氢泵结构,它包括电机外壳,在电机外壳的前端安装有齿轮箱,在电机外壳的后端部安装有压缩腔体,在压缩腔体的后端安装有压缩腔盖,在压缩腔盖的表面安装有进出气接头,且压缩腔盖与压缩腔体、压缩腔体与电机外壳以及电机外壳与齿轮箱均呈密封配合;
[0007]在电机外壳内安装有驱动电机、传动轴与主动轴,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轴,传动轴与主动轴均转动密封安装在压缩腔盖、压缩腔体、电机外壳与齿轮箱内,在主动轴的前端安装有主动齿轮,在传动轴的前端安装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在主动轴的后端安装有第一转子,在传动轴的后端安装有第二转子,第二转子与第一转子配合;
[0008]在齿轮箱的前端安装有控制板盖,控制板盖与所述齿轮箱呈密封配合,在控制板盖上安装有控制板,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线穿过齿轮箱直接与控制板相连接,在控制板盖的前端安装有电源箱盖板。
[0009]作为优选,在控制板盖上设有散热筋。
[0010]作为优选,在电机外壳上设有呼吸孔。
[0011]作为优选,在压缩腔盖内设有上、下两个轴承孔,在轴承孔内安装有第一轴承。
[0012]作为优选,在所述压缩腔体内设有上、下两个轴承孔,在每个轴承孔内均设有防氢气封、气封挡板与第二轴承。
[0013]作为优选,在所述电机外壳内设有上、下两个油封孔,在油封孔内安装有油封;在所述齿轮箱内设有上、下两个轴承孔,在每个轴承孔的中部位置均设有密封圈槽,在轴承孔内安装有第三轴承,在密封圈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0014]本技术将氢泵控制板集成在氢泵上,降低整泵的成本,更利于氢泵在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集成安装。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本技术的集成式罗茨式氢泵结构,它包括电机外壳7,在电机外壳7上设有呼吸孔7.1,在电机外壳7的前端安装有齿轮箱11,在电机外壳7的后端部安装有压缩腔体4,在压缩腔体4的后端安装有压缩腔盖22,在压缩腔盖22的左侧表面安装有进出气接头23,且压缩腔盖22与压缩腔体4、压缩腔体4与电机外壳7以及电机外壳7与齿轮箱11均呈密封配合;
[0018]在电机外壳7内安装有驱动电机6、传动轴5与主动轴17,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轴17,传动轴5与主动轴17均转动密封安装在压缩腔盖22、压缩腔体4、电机外壳7与齿轮箱11内,在主动轴17的前端安装有主动齿轮10,在传动轴5的前端安装有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与主动齿轮10啮合,在主动轴17的后端安装有第一转子21,在传动轴5的后端安装有第二转子2,第二转子2与第一转子21配合;
[0019]在齿轮箱11的前端安装有控制板盖15,控制板盖15与所述齿轮箱11呈密封配合,在控制板盖15上安装有控制板16,所述驱动电机6的驱动线12穿过齿轮箱11直接与控制板16相连接,在控制板盖15的前端安装有电源箱盖板13。
[0020]在控制板盖15上设有散热筋15.1。
[0021]在压缩腔盖22内设有上、下两个轴承孔,在轴承孔内安装有第一轴承20。
[0022]在所述压缩腔体4内设有上、下两个轴承孔,在每个轴承孔内均设有防氢气封1、气封挡板18与第二轴承3。
[0023]在所述电机外壳7内设有上、下两个油封孔,在油封孔内安装有油封8;在所述齿轮箱11内设有上、下两个轴承孔,在轴承孔内安装有第三轴承14。
[0024]传动轴5与主动轴17从左向右穿过对应的第一轴承20、防氢气封1、气封挡板18、第二轴承3、油封8与第三轴承14。
[0025]本技术工作时,压缩腔体4与压缩腔盖22之间的空腔内充满氢气,由控制器16提供能量给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旋转带动主动轴17转动,通过主动轴17上的主动齿轮10带动传动轴5上的传动齿轮9按相同的转速反方向转动,主动轴17带着第一转子21、传动轴5带着第二转子2同步异向旋转,从而形成吸气和出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罗茨式氢泵结构,它包括电机外壳(7),在电机外壳(7)的前端安装有齿轮箱(11),在电机外壳(7)的后端部安装有压缩腔体(4),在压缩腔体(4)的后端安装有压缩腔盖(22),在压缩腔盖(22)的表面安装有进出气接头(23),且压缩腔盖(22)与压缩腔体(4)、压缩腔体(4)与电机外壳(7)以及电机外壳(7)与齿轮箱(11)均呈密封配合;在电机外壳(7)内安装有驱动电机(6)、传动轴(5)与主动轴(17),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轴(17),传动轴(5)与主动轴(17)均转动密封安装在压缩腔盖(22)、压缩腔体(4)、电机外壳(7)与齿轮箱(11)内,在主动轴(17)的前端安装有主动齿轮(10),在传动轴(5)的前端安装有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与主动齿轮(10)啮合,在主动轴(17)的后端安装有第一转子(21),在传动轴(5)的后端安装有第二转子(2),第二转子(2)与第一转子(21)间隙配合;其特征是:在齿轮箱(11)的前端安装有控制板盖(15),控制板盖(15)与所述齿轮箱(11)呈密封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麒冯利军张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