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浓度二氧化氯水溶液制备的气体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115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浓度二氧化氯水溶液制备的气体吸收装置,所述气体吸收装置包括:纯水冷却装置和二氧化氯气体吸收装置;其中:所述纯水冷却装置用于将纯水系统提供的纯水冷却至预设温度;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吸收装置包括混合吸收槽、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二氧化氯浓度检测装置及尾气洗气排放装置,其中,所述混合吸收槽用于完成二氧化氯气体与纯水的混合吸收,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于将二氧化氯气体以粒径小于50微米的微气泡形式释放至所述混合吸收槽中的水体中,所述二氧化氯浓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混合吸收槽中混合液的二氧化氯浓度,所述尾气洗气排放装置用于将混合吸收过程中逸出的尾气进行再次吸收后排放。放。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浓度二氧化氯水溶液制备的气体吸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二氧化氯气体吸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浓度二氧化氯水溶液制备的气体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氯作为一种高效、广谱、安全、pH使用范围广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可有效氧化去除锰、氰化物、硫化物、苯酚和有机物,杀死细菌、病毒、霉菌等病原体,同时具有安全无残留,不产生“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的有机氯化物、可持续消毒等优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
[0003]常温下,二氧化氯以气态形式存在,不易压缩,空气中体积分数超过10%时具有爆炸性,使得气体二氧化氯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二氧化氯易溶于水,并且在水中的水解程度很低,主要以溶解气体的形式保留在水中,因此,二氧化氯水溶液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应用形式。然而纯二氧化氯水溶液很容易因溶液晃动搅动、空间分压或容器材质等问题,导致水溶液中的二氧化氯气体挥发逸散,使得二氧化氯浓度逐渐降低,而造成保存期限较短、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0004]目前在应用中多以稳定型二氧化氯水溶液、一元或二元固体制剂或二氧化氯现场制备为主。传统的稳定型二氧化氯溶液是将气态二氧化氯通入过氧化物 (过碳酸钠、过硼酸钠)水溶液或碳酸钠

过氧化氢复合吸收液等吸收制得,使二氧化氯转化为亚氯酸根,使用时需加酸进行活化,以释放二氧化氯气体;固体制剂使用时也需将原料投加入适量的水中活化以生成二氧化氯溶液,二者使用过程繁琐不便,也存在活化转化率不高、原料转化不完全,制得的二氧化氯溶液纯度、浓度不稳定等问题;现场制备则需要较高的设备投入成本及设备运行维护成本。
[0005]对于二氧化氯水溶液制备过程中的二氧化氯气体吸收环节,多采用循环吸收或多级串联吸收,存在吸收不均匀、气体损失多的问题,而且吸收饱和时,需中断吸收过程重新进行吸收液装填,生产过程无法连续。
[0006]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装置,能够解决二氧化氯气体吸收环节,吸收不均匀、气体损失多的问题,以及生成过程无法连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高浓度二氧化氯水溶液制备的气体吸收装置,用于解决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方法,二氧化氯气体吸收环节,吸收不均匀、气体损失多的问题,以及生成过程无法连续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高浓度二氧化氯水溶液制备的气体吸收装置,该气体吸收装置包括:
[0010]纯水冷却装置和二氧化氯气体吸收装置;
[0011]其中:
[0012]所述纯水冷却装置用于将纯水系统提供的纯水冷却至预设温度;
[0013]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吸收装置包括混合吸收槽、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二氧化氯浓度检测装置及尾气洗气排放装置,其中,所述混合吸收槽用于完成二氧化氯气体与纯水的混合吸收,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于将二氧化氯气体以粒径小于50微米的微气泡形式释放至所述混合吸收槽中的水体中,所述二氧化氯浓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混合吸收槽中混合液的二氧化氯浓度,所述尾气洗气排放装置用于将混合吸收过程中逸出的尾气进行再次吸收后排放。
[0014]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吸收槽设置有混合液吸收槽进水口、混合液吸收槽出水口、混合液吸收槽排气口、混合液吸收槽排液口及混合液吸收槽喷嘴,
[0015]其中:
[0016]所述混合吸收槽进水口与所述纯水冷却装置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混合吸收槽出水口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液口相连,所述混合吸收槽排气口与所述尾气洗气排放装置相连,用于排出未完全溶解而逃逸的二氧化氯气体,所述混合吸收槽排液口用于排出成品液至成品液储存装置,所述混合吸收槽喷嘴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排出口相连,用于释放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液混合物。
[0017]进一步地,所述纯水冷却装置的出水温度为0~10℃,所述纯水冷却装置的出水口通过进水阀门与所述混合吸收槽进水口相连。
[0018]进一步地,所述纯水冷却装置用于将纯水系统提供的纯水冷却至预设温度,具体包括:
[0019]所述纯水冷却装置用于将纯水系统提供的纯水冷却至10℃以下。
[0020]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吸收槽的个数至少为2个,所述混合吸收槽通过循环装置实现气液混合过程在各个混合吸收槽内的循环。
[0021]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吸收槽内设置有进水液位检测装置,所述进水液位检测装置用于进行进水液位的监测,当所述进水液位达到预设值时,自动关闭所述混合吸收槽的进水口。
[0022]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吸收槽的喷嘴位于所述混合吸收槽的地步,所述混合吸收槽的喷嘴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排出口之间设有进液阀,用于控制气体混合物通入的通断。
[0023]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氯浓度监测装置位于所述混合吸收槽的任意一侧,所述二氧化氯浓度监测装置按照预设频率从所述混合吸收槽中采样进行二氧化氯浓度的策略,当二氧化氯浓度打到预设浓度时,所述混合吸收槽的喷嘴的进液阀自动关闭。
[0024]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0025]所述混合吸收槽的喷嘴的进液阀自动关闭后,所述混合吸收槽排液口排出的成品液至成品液储存装置,获得制备的二氧化氯水溶液。
[0026]进一步地,所述尾气洗气排气装置,包括洗气槽和排气孔,所述洗气槽设置有洗气槽进水口,洗气槽进气口,洗气槽出气口及洗气槽排液口,所述洗气槽进水口用于将所述纯水系统提供的纯水注入所述洗气槽,所述洗气槽进气口与所述混合吸收槽的排气口相连,所述洗气槽的出水口与所述洗气槽的排气口连通,所述洗气槽排液口用于排出所述洗气槽
内的尾气吸收液至成品液储存装置。
[0027]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将二氧化氯气体与纯水混合制备二氧化氯水溶液,能够有效提高二氧化氯溶液的浓度,降低气液混合过程中二氧化氯气体的逃逸,解决二氧化氯气体吸收环节,吸收不均匀、气体损失多的问题,且能够提供二氧化氯在水中的稳定性,防止发生歧化反应,从而使得二氧化氯水溶液无需进行活化即可直接使用,实现二氧化氯气体生产过程中的连续。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高浓度二氧化氯水溶液制备的气体吸收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中,1、纯水冷却系装置;11、纯水冷却装置进水口;12、纯水冷却装置出水口;21、混合吸收槽;211、混合吸收槽进水口;212、混合吸收槽出水口;213、混合吸收槽排气口;214、混合吸收槽排液口;215、喷嘴;216、循环泵;217、混合吸收槽液位检测装置;22、微纳米气泡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浓度二氧化氯水溶液制备的气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纯水冷却装置和二氧化氯气体吸收装置;其中:所述纯水冷却装置用于将纯水系统提供的纯水冷却至预设温度;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吸收装置包括混合吸收槽、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二氧化氯浓度检测装置及尾气洗气排放装置,其中,所述混合吸收槽用于完成二氧化氯气体与纯水的混合吸收,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于将二氧化氯气体以粒径小于50微米的微气泡形式释放至所述混合吸收槽中的水体中,所述二氧化氯浓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混合吸收槽中混合液的二氧化氯浓度,所述尾气洗气排放装置用于将混合吸收过程中逸出的尾气进行再次吸收后排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吸收槽设置有混合液吸收槽进水口、混合液吸收槽出水口、混合液吸收槽排气口、混合液吸收槽排液口及混合液吸收槽喷嘴,其中:所述混合吸收槽进水口与所述纯水冷却装置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混合吸收槽出水口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液口相连,所述混合吸收槽排气口与所述尾气洗气排放装置相连,用于排出未完全溶解而逃逸的二氧化氯气体,所述混合吸收槽排液口用于排出成品液至成品液储存装置,所述混合吸收槽喷嘴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排出口相连,用于释放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液混合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冷却装置的出水温度为0~10℃,所述纯水冷却装置的出水口通过进水阀门与所述混合吸收槽进水口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所述纯水冷却装置用于将纯水系统提供的纯水冷却至预设温度,具体包括:所述纯水冷却装置用于将纯水系统提供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紫音赵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水星立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