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097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包括蓄热体、用于放置蓄热体的内防护壳、用于放置内防护壳的蓄热箱壳和保温盖,所述蓄热体放置于内防护壳,且内防护壳位于蓄热箱壳中,所述内防护壳与蓄热箱壳的空隙中填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盖与蓄热箱壳的开口端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蓄热箱壳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且控制机构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衔接块,所述保温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控制机构,只需转动手轮可带动保温盖平移,将蓄热体完全暴露出来,即可将蓄热体从内防护壳中倒出,开合方便,密封性强,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便于对蓄热体进行后续的检修更换。于对蓄热体进行后续的检修更换。于对蓄热体进行后续的检修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


[0001]本实用涉及蓄热供暖设备
,具体是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供暖领域中,错峰用电所使用的蓄热供暖设备的基本模式是,在谷电时段,用电加热蓄热介质,使其升温,蓄积热量,在峰电时段,用蓄热介质蓄积的热量加热供暖系统的加热介质,满足供暖需求,蓄热供暖设备的关键在于蓄热介质和蓄热方式,现如今,蓄热供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蓄热供暖设备中,由于蓄热体的温度通常较高,一般在500~1000
°
C,需要防止热量向外界散失,同时保护蓄热供暖设备的载体以及蓄热供暖设备自身的元器件和零部件不被高温所烧坏或者降低使用性能。
[0003]在中国专利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专利号为:CN207815463U)中,该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蓄热体且用于吸收和反射蓄热体的热量使之不向外散失的防护箱、用于放置防护箱且用于使其外表面处于低温的蓄热箱及设置在防护箱和蓄热箱之间的保温层;该装置中,用防护箱放置蓄热体吸收和反射蓄热体的热量使之不向外散失,用蓄热箱放置防护箱且防护箱和蓄热箱之间的保温层,进行隔热,避免外界水汽渗入同时使蓄热箱外表面处于低温,不烫人,但是,该装置中蓄热箱体和蓄热箱盖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安装固定不够牢靠,其次,拆卸麻烦,不利于后续对蓄热体的检修或更换。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包括蓄热体、用于放置蓄热体的内防护壳、用于放置内防护壳的蓄热箱壳和保温盖,所述蓄热体放置于内防护壳,且内防护壳位于蓄热箱壳中,所述内防护壳与蓄热箱壳的空隙中填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盖与蓄热箱壳的开口端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蓄热箱壳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且控制机构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衔接块,所述保温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两个所述衔接块的一端分别与密封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0006]作为本实用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蓄热箱壳外侧的U形壳,所述U形壳的横向端侧壁插设并转动连接有转销,且转销的一端延伸至U形壳中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U形壳的横向端两端内壁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转杆,且两个第一转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转杆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
[0007]作为本实用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形壳的两个竖向端内壁均通过第二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蜗杆,且两个蜗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两个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均固
定连接有与两个第三锥齿轮一一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所述U形壳的两个竖直端内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与两个蜗杆一一啮合连接的蜗轮,两个所述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侧啮合连接的齿条,且两个齿条的一端分别贯穿U形壳的两端并与衔接块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实用更进一步的方案:位于U形壳外侧所述转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0009]作为本实用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形壳的两端均开设有开口,且两个齿条分别穿过两个开口设置。
[0010]作为本实用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防护壳和蓄热箱壳均采用复合型不锈钢材质构件。
[0011]作为本实用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层采用碳化硅纤维材质构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控制机构,转动手轮,带动转销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一转杆同时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三锥齿轮同时转动,可带动两个第二转杆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蜗杆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转轴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两个齿轮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两个齿条同步位移,进而带动保温盖在蓄热箱壳上平移,直至将蓄热体完全暴露出来,即可将蓄热体从内防护壳中倒出,本装置开合方便,密封稳定牢靠,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便于对蓄热体进行后续的检修更换。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中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中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蓄热体;2、内防护壳;3、蓄热箱壳;4、保温盖;5、保温层;6、衔接块;7、密封板;8、U形壳;9、转销;10、第一锥齿轮;11、第一转杆;12、第二锥齿轮;13、第三锥齿轮;14、蜗杆;15、第二转杆;16、第四锥齿轮;17、转轴;18、蜗轮;19、齿轮;20、齿条;21、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4,本实用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包括蓄热体1、用于放置蓄热体1的内防护壳2、用于放置内防护壳2的蓄热箱壳3和保温盖4,保温效果好,蓄热体1放置于内防护壳2,且内防护壳2位于蓄热箱壳3中,内防护壳2与蓄热箱壳3的空隙中填充有保温层5,保温盖4与蓄热箱壳3的开口端侧壁滑动连接,蓄热箱壳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且控制机构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衔接块6,保温盖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7,提高密封性,两个衔接块6的一端分别与密封板7的两端固定连接;
[0019]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蓄热箱壳3外侧的U形壳8,U形壳8的横向端侧壁插设并转动连接有转销9,且转销9的一端延伸至U形壳8中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U形壳8的横向端两端内壁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转杆11,且两个第一转杆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10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2,两个第一转杆11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3,U形壳8的两个竖向端内壁均通过第二轴承座
转动连接有蜗杆14,且两个蜗杆1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15,两个第二转杆1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两个第三锥齿轮13一一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16,U形壳8的两个竖直端内壁均通过转轴17转动连接有与两个蜗杆14一一啮合连接的蜗轮18,两个转轴17上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9,齿轮19的上侧啮合连接的齿条20,且两个齿条20的一端分别贯穿U形壳8的两端并与衔接块6固定连接,转动转销9,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10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10分别与两个第二锥齿轮12啮合,进而带动两个第一转杆11同时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三锥齿轮13同时转动,由于两个第三锥齿轮13分别与两个第四锥齿轮16啮合,进而带动两个第二转杆15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蜗杆14同步转动,由于两个蜗杆14分别与两个蜗轮18啮合,进而带动两个转轴17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两个齿轮19同步转动,由于两个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包括蓄热体(1)、用于放置蓄热体(1)的内防护壳(2)、用于放置内防护壳(2)的蓄热箱壳(3)和保温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1)放置于内防护壳(2),且内防护壳(2)位于蓄热箱壳(3)中,所述内防护壳(2)与蓄热箱壳(3)的空隙中填充有保温层(5),所述保温盖(4)与蓄热箱壳(3)的开口端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蓄热箱壳(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且控制机构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衔接块(6),所述保温盖(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7),两个所述衔接块(6)的一端分别与密封板(7)的两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蓄热供暖设备上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蓄热箱壳(3)外侧的U形壳(8),所述U形壳(8)的横向端侧壁插设并转动连接有转销(9),且转销(9)的一端延伸至U形壳(8)中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所述U形壳(8)的横向端两端内壁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转杆(11),且两个第一转杆(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10)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2),两个所述第一转杆(11)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斌杨文涛张克伟
申请(专利权)人:卢氏源通瑞邦热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