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荧光标识的消防水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094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性好的带荧光标识的消防水带,包括水带本体,所述水带本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内衬层和外编织层,环绕所述外编织层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荧光区,各所述荧光区沿纵向方向分布,所述外编织层包括相互立体编织的第一纬线、第一经线、荧光混合经线,所述荧光混合线分布于荧光区,所述荧光区的横向两侧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厚度尺寸大于荧光区的厚度尺寸,所述耐磨层包括相互立体编织的第二纬线、第三纬线、第二经线,所述第二纬线与第三纬线间隔分布,所述第三纬线具有上缠绕圈和下缠绕圈,所述上缠绕圈缠绕于第二经线,所述下缠绕圈缠绕于第一经线。于第一经线。于第一经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荧光标识的消防水带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荧光标识的消防水带。

技术介绍

[0002]消防水带作为一种常用的消防器材,是消防车辆、公共场所、工厂、学校、仓库等必备的消防器材之一,现有的消防水带主要由编织层和附着在编织层内表面上的橡胶内衬层构成,该种水带可满足一般情况的消防抢险。而消防水带的外表面上通常在间隔一端距离标示上消防水带的规格、生产厂商商标等标识信息。在火灾环境中常常伴随着浓烟阻碍视线,消防员在该种环境中仅靠头灯难以快速辨识方位、寻找路线,需要长时间的观察、辨识,由此增加了安全隐患。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2261358.6公开了一种标识型消防水带,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的表面与内衬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荧光涂层,所述荧光涂层远离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一米位置开始在编织层的表面分布设置,且荧光涂层的间距为五米或十米分布设置,所述荧光涂层为箭头形状,且箭头方向为液体输送方向,所述荧光涂层的箭头头部宽度为编织层直径的2/3,尾部宽度为编织层直径的1/3,箭头总长度为400毫米,所述编织层的表面与不锈钢扎带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层的另一端与第二接口的表面固定连接。其通过编织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荧光涂层,使得荧光涂层箭头显示的更加清楚,通过箭头方向为液体输送方向,使消防水带更容易给人带来直观明确的判断,箭头方向为进攻方向,反方向即为逃生撤离方向,从而在夜间消防水带可以起到引导逃生和救援作用,达到了提高逃生机率、灭火效率和降低火灾损失的效果。
[0004]但是,消防水带在使用过程中,其本身的重量以及在喷水中所携带水的重量和冲击力,使得在使用时经常置于地面拖拽,易造成表面荧光涂层的磨损,影响后期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磨性好的带荧光标识的消防水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带荧光标识的消防水带,包括水带本体,定义沿水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沿水带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为横向方向,所述水带本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内衬层和外编织层,环绕所述外编织层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荧光区,各所述荧光区沿纵向方向分布,所述外编织层包括相互立体编织的第一纬线、第一经线、荧光混合经线,所述荧光混合线分布于荧光区,所述荧光区的横向两侧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厚度尺寸大于荧光区的厚度尺寸,所述耐磨层包括相互立体编织的第二纬线、第三纬线、第二经线,所述第二纬线与第三纬线间隔分布,所述第三纬线具有上缠绕圈和下缠绕圈,所述上缠绕圈缠绕于第二经线,所述下缠绕圈缠绕于第一经线。
[0008]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的厚度尺寸比荧光区的厚度尺寸大3~8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上靠近荧光区的一侧沿固定设有耐磨垫,所述耐磨垫覆盖于荧光区上。
[0010]进一步的,当水带本体充水膨胀时,所述耐磨垫的横向宽度尺寸与荧光区的横向宽度尺寸比值为1:3~6。
[0011]进一步的,所述荧光混合经线包括相互揉捻混合的至少一根第三经线和至少两根荧光纱线。
[0012]进一步的,所述荧光混合经线包括相互揉捻混合的一根第三经线和三根荧光纱线。
[0013]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带荧光标识的消防水带,通过在水带本体上设置荧光区,使得消防工作人员在浓烟、黑暗的环境中使用时,通过荧光区实现提示作用,便于消防工作人员辨识方位,便于疏散、撤离,提高安全性;并且,通过荧光混合经线和第一经线分别与第一纬线相互立体编织,使得荧光区与其与部分一体编织形成外编织层,提高水带本体的强度,再者,通过荧光混合经线与第一纬线的编织,使得荧光区的耐磨性提升,避免拉拽造成磨损,同时设置的耐磨层,能够提高水带本体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外编织层与耐磨层的纺织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荧光混合纬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本技术实施例为:
[0021]参考图1至图5所示,一种带荧光标识的消防水带,包括水带本体1,定义沿水带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沿水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为横向方向,所述水带本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内衬层11和外编织层12,环绕所述外编织层12的外表面上具有两个荧光区2,各所述荧光区2沿纵向方向分布,所述外编织层12包括相互立体编织的第一纬线121、第一经线122、荧光混合经线123,所述荧光混合线123分布于荧光区2,所述荧光区2的横向两侧设有耐磨层3,所述耐磨层3的厚度尺寸大于荧光区2的厚度尺寸,优选的,所述耐磨层3的厚度尺寸比荧光区2的厚度尺寸大3~8mm,优选的,所述耐磨层3的厚度尺寸比荧光区2的厚度尺寸大4mm,所述耐磨层3包括相互立体编织的第二纬线31、第三纬线32、第二经线33,所述第二纬线31与第三纬线32间隔分布,所述第三纬线32具有上缠绕圈321和下缠绕圈322,所述上缠绕圈321缠绕于第二经线33,所述下缠绕圈缠322绕于第一经线122,所述荧光混合经线123包括相互揉捻混合的至少一根第三经线4和至少两根荧光纱线5,优选的,所述荧光混合经线123包括相互揉捻混合的一根第三经线4和三根荧光纱线5。
[0022]本带荧光标识的消防水带,通过在水带本体1上设置荧光区2,使得消防工作人员
在浓烟、黑暗的环境中使用时,通过荧光区实现提示作用,便于消防工作人员辨识方位,便于疏散、撤离,提高安全性;并且,通过荧光混合经线123和第一经线122分别与第一纬线121相互立体编织,使得荧光区2与其与部分一体编织形成外编织层12,提高水带本体1的强度,再者,通过荧光混合经线123与第一纬线121的编织,使得荧光区2的耐磨性提升,避免拉拽造成磨损,同时设置的耐磨层3,能够提高水带本体1的耐磨性,并且由于耐磨层3的厚度尺寸比荧光区2的厚度尺寸大4mm,避免荧光区2的磨损,以及耐磨层3上设置的第三纬线32,且第三纬线32具有上缠绕圈321和下缠绕圈322,上缠绕圈321缠绕于第二经线33,下缠绕圈322缠绕于第一经线122,使得水带本体1于耐磨层3的连接强度提升,避免拖拽中脱落。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层3上靠近荧光区的一侧沿固定设有耐磨垫6,所述耐磨垫6覆盖于荧光区2上,当水带本体1充水膨胀时,所述耐磨垫6的横向宽度尺寸与荧光区2的横向宽度尺寸比值为1:3~6,优选的,所述耐磨垫6的横向宽度尺寸与荧光区2的横向宽度尺寸比值为1:3,使得水带本体1充水膨胀使用时,能够较好的暴露出荧光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荧光标识的消防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带本体,定义沿水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沿水带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为横向方向,所述水带本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内衬层和外编织层,环绕所述外编织层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荧光区,各所述荧光区沿纵向方向分布,所述外编织层包括相互立体编织的第一纬线、第一经线、荧光混合经线,所述荧光混合线分布于荧光区,所述荧光区的横向两侧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厚度尺寸大于荧光区的厚度尺寸,所述耐磨层包括相互立体编织的第二纬线、第三纬线、第二经线,所述第二纬线与第三纬线间隔分布,所述第三纬线具有上缠绕圈和下缠绕圈,所述上缠绕圈缠绕于第二经线,所述下缠绕圈缠绕于第一经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荧光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君岩肖君翔陈玉珠陈贤升陈添城肖晟瀚严先花吴赟子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三星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