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安全警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0930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安全警示系统。一种隧道安全警示系统,从隧道入口起、沿车道按100米间隔设置测量节点直到隧道出口,取整后共有n个测量节点;在车道第1个测量节点处的隧道两侧架设后对射红外光栅,沿车道方向在后对射红外光栅正前方5米处架设前对射红外光栅;在前对射红外光栅前方25米车道侧设置MCU最小系统,在前对射红外光栅前方25米隧道顶设置跨路LED电子屏,在跨路LED电子屏两侧设置车牌抓拍机和车辆摄像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安装对射红外光栅不影响行车安全,对射红外光栅价格便宜,能跨双车道安装方便快捷,红外光栅抗电磁干扰强,工作可靠能长期稳定工作不用维修,使用费用低。使用费用低。使用费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安全警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行车智能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安全警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高速公路的咽喉路段,咽喉路段是高危路段。当车辆进入隧道时,驾驶员的视界突然缩小,隧道内亮度也突然变暗,这对驾驶员的心理、生理产生严重的“压抑”效应,压抑可能上升到恐惧心理,心理恐惧很大程度上会出现操作失误,如超速或怠速严重影响隧道安全行车。为减缓“压抑”,隧道安全行驶规定,进入隧道必须打开车前灯点亮视界,打开车尾灯让后车判断车距,减速拉开与前车之间的间距,驶入对应车道,按照隧道入口提示恒速行驶并保持安全车距,隧道内不许变道超车。由此可见,限制车辆速度、保持安全车距,是隧道安全行车的关键。要控制车辆速度保持安全车距,就必须能在隧道内对行驶车辆测速和测前车距,在前方跨路LED电子屏实时发出声光警示。现有测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毫米波雷达主动测速,沿途在隧道一侧设置多个全向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车牌抓拍摄像机,实时扫描附近车辆的瞬时速度,在对应的电子跨路LED电子屏上显示该车辆的车牌号和瞬时速度,必要时能发出预警提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安全警示系统,其特征是,从隧道入口起、沿车道按100米间隔分段设置测量节点直到隧道出口,最后一段不够100米不计,取整后共有n个测量节点;在车道第1个测量节点处的隧道两侧架设后对射红外光栅(11),沿车道方向在后对射红外光栅(11)正前方5米处架设前对射红外光栅(12);所述前、后对射红外光栅分为发射光栅和接收光栅,发射光栅(11.1/12.1)和接收光栅(11.2/12.2)分别竖立在横跨车道的隧道两侧,发射光栅(11.1/12.1)光路连接接收光栅(11.2/12.2),其光路横跨车道并垂直于车道;在前对射红外光栅(12)前方25米车道侧设置MCU最小系统(13),在前对射红外光栅(12)前方25米隧道顶设置跨路LED电子屏(14),在跨路LED电子屏(14)两侧设置车牌抓拍机(15)和车辆摄像机(16);如图3所示,后对射红外光栅(11)、前对射红外光栅(12)、车牌抓拍机(15)和车辆摄像机(16)电连接MCU最小系统(13),MCU最小系统(13)电连接跨路LED电子屏(14);在车道第2个测量节点处的隧道两侧架设后对射红外光栅(21),沿车道方向在后对射红外光栅(21)前方5米处架设前对射红外光栅(22);所述前、后对射红外光栅分为发射光栅和接收光栅,发射光栅(21.1/22.1)和接收光栅(21.2/22.2)分别竖立在横跨车道的隧道两侧,发射光栅(21.1/22.1)光路连接接收光栅(21.2/22.2),其光路横跨车道并垂直于车道;在前对射红外光栅(22)前方25米车道侧设置MCU最小系统(23),在前对射红外光栅(22)前方25米隧道顶设置跨路LED电子屏(24),在跨路LED电子屏(24)两侧设置车牌抓拍机(25)和车辆摄像机(26),后对射红外光栅(21)、前对射红外光栅(22)、车牌抓拍机(25)和车辆摄像机(26)电连接MCU最小系统(23),MCU最小系统(23)电连接跨路LED电子屏(24);在车道第3个测量节点处的隧道两侧架设后对射红外光栅(31),沿车道方向在后对射红外光栅(31)前方5米处架设前对射红外光栅(32);所述前、后对射红外光栅分为发射光栅和接收光栅,发射光栅(31.1/32.1)和接收光栅(31.2/33.2)分别竖立在横跨车道的隧道两侧,发射光栅(31.1/32.1)光路连接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国强张雷杨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国强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