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0606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涉及电动机散热技术领域,包括电动机组件,其包括电动机本体、前端盖、防护罩、后端盖和底座。在电动机本体的前端盖上设置防护罩,当输出轴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电动机本体的前端盖内部过热时,可以启动底座内部的微型水泵,使微型水泵抽取储水池内部的冷却水输送到第一换热管的内部,导热板为石墨烯材料,可以将前端盖内部的热量通过通孔引出,这时第一换热管可以在防护罩内吸收引出的热量进行换热,而换热后的水也将重新回流到储水池内部,这时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对换热后的水进行制冷,使水重新变为冷却水再次利用,不仅可以使电动机本体前端盖内的热量散出,同时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节约环保。节约环保。节约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机散热
,特别是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即电机定子磁场转速与转子旋转转速不保持同步速,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0003]现有的电动机散热大多数都是在电动机外端安装疏热片将内部热量导出,或者在后端盖部位安装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处理,然而当电动机启动使用时,其输出轴在长时间使用转动后,前端盖内部也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前端盖和后端盖绝大部分都是铁制品制成,自散热性能也较差,很容易导致电动机内的转子温度过高,最后造成电动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包括;
[0008]电动机组件,其包括电动机本体、前端盖、防护罩、后端盖和底座,电动机本体的前端连接有前端盖,前端盖的外端连接有防护罩,电动机本体的后端连接有后端盖,电动机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
[0009]所述防护罩包括导热板、第一换热管和第一导向管,防护罩的两端内壁处固定安装有导热板,导热板远离防护罩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的两侧连接有第一导向管;
[0010]所述底座包括储水池,微型水泵和半导体制冷片,底座的内腔开设有储水池,储水池的一侧安装有微型水泵,储水池的正面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
[00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电动机本体的前端盖上设置防护罩,当前端盖内部过热时,可以启动底座内部的微型水泵,使微型水泵抽取储水池内部的冷却水输送到第一换热管的内部,导热板为石墨烯材料,可以将前端盖内部的热量引出,这时第一换热管可以在防护罩
内吸收引出的热量进行换热,而换热后的水也将重新回流到储水池内部,这时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对换热后的水进行制冷,使水重新变为冷却水再次利用,不仅可以使电动机本体前端盖内的热量散出,同时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节约环保。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动机本体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通过前端盖中心贯穿,电动机本体的外壁上间隔安装有疏热片,电动机本体的上端安装有接线盒。
[00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电动机本体利用输出轴驱动其它零件,而疏热片可以将电动机本体内部的热量导出进行散热处理。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前端盖的表面开设有环形阵列状的通孔。
[00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输出轴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电动机本体的前端盖内部过热时,热量将通过通孔向外散出。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热板呈半弧形结构安装,且导热板的表面间隔开设有弧形凹槽。
[001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不仅可以使导热板更好的与第一换热管匹配,同时可以增大导热板的吸热面积。
[0018]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后端盖的后端表面开设有散热孔,后端盖的内腔中间安装有散热风扇,后端盖的内腔后端安装有防护网,后端盖的内壁处安装有第二换热管。
[001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后端盖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风扇向外引出,这时第二换热管可以将热量进行换热,换热后热量将被散热风扇通过散热孔向外吹散,而安装的防护网可以尽量避免外界灰尘杂质通过散热孔落入后端盖内部。
[0020]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均为环形结构。
[002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增大整体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0022]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管,第二导向管与第一导向管之间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位于电动机本体的外端两侧。
[002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冷却水被抽出后,将通过输送管传送到第一导向管和第二导向管的内部,随后冷却水再流入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内部进行换热处理。
[0024]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储水池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进水端与微型水泵相连接,储水池的另一侧安装有排水管。
[002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微型水泵抽出冷却水后,将通过进水管传送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内,而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内的水需要排出时,将通过排水管排到储水池内部进行回收。
[0026]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送管的中间连接有三通阀,且进水管与排水管的一端均与三通阀的下端相连接。
[002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三通阀可以使水进入输送管内部后,向两侧分流,从而使水可
以均匀的流入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内。
[0028]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水管与排水管的中间连接有单向阀。
[002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需要抽送冷却水时,可以将进水管上的单向阀打开,排水管上的单向阀关闭,当冷却水换热使用后,需要重新排放到储水池内部时,可以直接将排水管上的单向阀打开,使水回流到储水池内部。
[0030]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在电动机本体的前端盖上设置防护罩,当输出轴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电动机本体的前端盖内部过热时,可以启动底座内部的微型水泵,使微型水泵抽取储水池内部的冷却水输送到第一换热管的内部,导热板为石墨烯材料,可以将前端盖内部的热量通过通孔引出,这时第一换热管可以在防护罩内吸收引出的热量进行换热,而换热后的水也将重新回流到储水池内部,这时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对换热后的水进行制冷,使水重新变为冷却水再次利用,不仅可以使电动机本体前端盖内的热量散出,同时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节约环保。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组件(100),其包括电动机本体(101)、前端盖(102)、防护罩(103)、后端盖(104)和底座(105),电动机本体(101)的前端连接有前端盖(102),前端盖(102)的外端连接有防护罩(103),电动机本体(101)的后端连接有后端盖(104),电动机本体(1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105);所述防护罩(103)包括导热板(103a)、第一换热管(103b)和第一导向管(103c),防护罩(103)的两端内壁处固定安装有导热板(103a),导热板(103a)远离防护罩(10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换热管(103b),第一换热管(103b)的两侧连接有第一导向管(103c);所述底座(105)包括储水池(105a),微型水泵(105b)和半导体制冷片(105c),底座(105)的内腔开设有储水池(105a),储水池(105a)的一侧安装有微型水泵(105b),储水池(105a)的正面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05c)。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本体(101)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101a),输出轴(101a)通过前端盖(102)中心贯穿,电动机本体(101)的外壁上间隔安装有疏热片(101b),电动机本体(101)的上端安装有接线盒(101c)。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02)的表面开设有环形阵列状的通孔(102a)。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103a)呈半弧形结构安装,且导热板(103a)的表面间隔开设有弧形凹槽(103a

1)。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电动机用散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104)的后端表面开设有散热孔(104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德高连达端木昭勇杨世祥王冠洲宛琳隋智
申请(专利权)人:满洲里达赉湖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