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城市地下管廊巡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052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城市地下管廊巡检装置,包括水平悬挂在城市地下管廊内的工字钢轨(1)以及巡检小车,所述的巡检小车包括车舱(1)、行走机构、传感模块、蓄电池(19)、充电刷板(5)和控制器(20),所述的巡检小车通过行走机构悬挂在工字钢轨(1)上,所述的传感模块和充电刷板(5)设于车舱(1)上,所述的蓄电池(19)设于车舱(1)内,且与充电刷板(5)电性连接,所述的工字钢轨(1)底部设有与充电刷板(5)匹配的充电碳刷(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自动充电、节省人力等优点。节省人力等优点。节省人力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城市地下管廊巡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地下管廊监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地下管廊巡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地下管廊是指地下建造的一个隧道空间,能够避免道路因市政管线施工、运维频繁重复开挖,城市地下优化的空间布置对道路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是城市管线建设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提高管线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对节约利用城市地面土地和地下空间,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对促进管廊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管廊需要定期进行安全巡检以保证综合管廊可靠稳定运行,传统巡检的方法是人工记录检测,但是地下综合管廊空间狭小,工作环境恶劣且危险,因此引入了管廊自动巡检小车来代替人工巡检。
[0003]但现有的巡检小车均采用移动电源进行供电,巡检小车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定时回收并进行充电,需要投入人力,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城市地下管廊巡检装置,可自动充电,节省人力。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城市地下管廊巡检装置,包括水平悬挂在城市地下管廊内的工字钢轨以及巡检小车,所述的巡检小车包括车舱、行走机构、传感模块、蓄电池、充电刷板和控制器,所述的巡检小车通过行走机构悬挂在工字钢轨上,所述的传感模块和充电刷板设于车舱上,所述的蓄电池设于车舱内,且与充电刷板电性连接,所述的工字钢轨底部设有与充电刷板匹配的充电碳刷。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巡检小车还包括RFID阅读器,所述的RFID阅读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工字钢轨底部间隔设有若干个RFID阅读标签。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位于工字钢轨上的驱动轮、驱动电机以及从动轮,所述的驱动轮通过驱动组件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位于车舱内,且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从动轮通过连接杆与车舱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的从动齿轮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的主动齿轮通过链条与从动轮传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齿轮仓,所述的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位于齿轮仓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传感模块包括摄像头,所述的摄像头通过万向底座与车舱底部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传感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传感模块包括烟雾传感器,所述的烟雾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巡检小车还包括无线模块,所述的无线模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无线模块为WIFI设备。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城市地下管廊巡检装置,包括水平悬挂在城市地下管廊内的工字钢轨以及巡检小车,巡检小车通过行走机构悬挂在工字钢轨上,传感模块和充电刷板设于车舱上,蓄电池设于车舱内,且与充电刷板电性连接,所述的工字钢轨底部设有与充电刷板匹配的充电碳刷,蓄电池为整个巡检小车供电,当需要充电时,巡检小车运动至充电碳刷所在位置,此时充电刷板与充电碳刷自动连接,实现蓄电池的自动充电,节省人力;
[0018](2)本技术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位于齿轮仓内,齿轮仓起到保护作用;
[0019](3)本技术传感模块采集传感信息的同时,RFID阅读器读取所在区域设置的RFID阅读标签内存储的区域信息,将传感信息和对应的区域信息打包回传,便于监控和管理,发生异常情况时可快速定位。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说明:
[0023]1.工字钢轨,2.车舱,3.驱动轮,4.从动轮,5.充电刷板,6.充电碳刷,7.无线模块,8.摄像头,9.万向底座,10.RFID阅读器,11.RFID阅读标签,12.温度传感器,13.烟雾传感器,14.从动齿轮,15.主动齿轮,16.齿轮仓,17.驱动电机,18.连接杆,19.蓄电池,2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城市地下管廊巡检装置,如图1和图2,包括水平悬挂在城市地下管廊内的工字钢轨1以及巡检小车,巡检小车包括车舱2、行走机构、传感模块、蓄电池19、充电刷板5、无线模块7以及控制器20,巡检小车通过行走机构悬挂在工字钢轨1上,无线模块7、传感模块和充电刷板5设于车舱2上,蓄电池19设于车舱2内,且与充电刷板5电性连接,蓄电池19以及无线模块7分别与控制器20电性连接,工字钢轨1底部设有与充电刷板5匹配的充电碳刷6。
[0027]行走机构包括位于工字钢轨1上的驱动轮3、驱动电机17以及从动轮4,驱动轮3通过驱动组件与驱动电机17传动连接,驱动电机17位于车舱2内,且与控制器20电性连接,从
动轮4通过连接杆18与车舱2连接。
[0028]驱动组件包括从动齿轮14和主动齿轮15,主动齿轮15与驱动电机17传动连接,从动齿轮14与驱动轮3传动连接,主动齿轮15通过链条与从动轮4传动连接。
[0029]驱动组件还包括齿轮仓16,从动齿轮14和主动齿轮15位于齿轮仓16内。
[0030]传感模块包括摄像头8、温度传感器12以及烟雾传感器13,摄像头8通过万向底座9与车舱2底部连接,摄像头8、温度传感器12以及烟雾传感器13分别与控制器20电性连接。
[0031]无线模块7为WIFI设备。
[0032]城市地下管廊巡检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3]驱动电机17通过驱动驱动轮3带动巡检小车沿着工字钢轨1运动,传感模块同时采集传感信息,并通过无线模块7上传至后台,实现远程监控,蓄电池19为整个巡检小车供电,当需要充电时,巡检小车运动至充电碳刷6所在位置,此时充电刷板5与充电碳刷6自动连接,实现蓄电池19的自动充电。
[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施例中,巡检小车还包括RFID阅读器10,RFID阅读器10与控制器20 电性连接,工字钢轨1底部间隔设有若干个RFID阅读标签11;
[0036]传感模块采集传感信息的同时,RFID阅读器10读取所在区域设置的RFID阅读标签11内存储的区域信息,将传感信息和对应的区域信息打包回传,便于监控和管理,发生异常情况时可快速定位。
[0037]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0038]实施例1和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城市地下管廊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悬挂在城市地下管廊内的工字钢轨(1)以及巡检小车,所述的巡检小车包括车舱(2)、行走机构、传感模块、蓄电池(19)、充电刷板(5)和控制器(20),所述的巡检小车通过行走机构悬挂在工字钢轨(1)上,所述的传感模块和充电刷板(5)设于车舱(2)上,所述的蓄电池(19)设于车舱(2)内,且与充电刷板(5)电性连接,所述的工字钢轨(1)底部设有与充电刷板(5)匹配的充电碳刷(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城市地下管廊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巡检小车还包括RFID阅读器(10),所述的RFID阅读器(10)与控制器(20)电性连接,所述的工字钢轨(1)底部间隔设有若干个RFID阅读标签(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城市地下管廊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位于工字钢轨(1)上的驱动轮(3)、驱动电机(17)以及从动轮(4),所述的驱动轮(3)通过驱动组件与驱动电机(17)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17)位于车舱(2)内,且与控制器(20)电性连接,所述的从动轮(4)通过连接杆(18)与车舱(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城市地下管廊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从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黄亦章阚竟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