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合页式风屏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008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磁合页式风屏障,所述电磁合页式风屏障包括:风屏障框架、多根风屏障叶片、电磁铁,所述风屏障框架通过底座与桥梁连接;所述多根风屏障叶片转动设置在所述风屏障框架上;所述电磁铁分别设置在相邻的风屏障叶片长度方向的边缘处,相邻两电磁铁通过输出不同大小、极性的电磁力相互作用来控制相邻风屏障叶片的转动角度来进行透风率调节。本申请利用电磁力驱动风屏障叶片转动,因此省去了复杂的中间机械传动系统,简化了结构,大幅减轻了自重,避免了过多的机械磨损和能耗损失,从而降低了成本、调节更灵敏;同时,由于本申请取消了驱动电机,避免电机频繁启停,从而使控制更加稳定可靠,使用寿命更长,故障率更低、维护更方便。护更方便。护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合页式风屏障


[0001]本申请涉及桥梁
,特别地,涉及一种电磁合页式风屏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深切峡谷大桥桥面常遇风速大以及通行任务繁重等特点使得风致行车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抗风设计规范并没有高海拔、低气压的深切峡谷复杂地形,风速大、复杂绕流、方向多变、山峰分离、峡谷尾流,太阳辐射强烈,小尺度热力驱动的空气对流突出,较强的水平风垂直切变,风攻角大于规范要求,深切峡谷桥梁所处的特殊自然风环境往往会对超大跨度桥梁的行车安全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若桥址处的风环境恶劣,必然影响到桥梁的行车安全,从而影响桥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3]为了增强车辆在侧向风作用下的行车安全性,在某些深切峡谷地区的桥梁上设置风屏障,抑制和降低桥面的等效风速,从侧向风产生的源头入手,乃是目前解决车辆侧向风最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措施。
[0004]风屏障一般通过透风率的减小和风屏障高度变化来优化风屏障挡风效果,当风屏障透风率较小时,挡风效率明显增加,行车视野相应降低,特别是对于深切峡谷大桥,乘客无法欣赏到深切峡谷地貌,而且透风率越小对桥梁的气动阻力就越大,从而影响到桥梁抗风安全问题出现;风屏障透风率较大时,虽然行车视野开阔,挡风效率明显减弱,继而直接影响行车安全。
[0005]现有的桥梁风屏障能够根据风力参数控制实时调整透风率大小,但在控制过程中是通过电机和配套的传动机构控制风屏障障条的转动角度来进行透风率调节,该方案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存在更多机械磨损、驱动电机所需的能耗高,另外,调节过程中,由于需要电机频繁启动关闭,也容易导致电机故障率和维护难度居高不下,大幅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磁合页式风屏障,以解决现有的桥梁风屏障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能耗高、故障率和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7]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电磁合页式风屏障,包括:
[0009]风屏障框架,所述风屏障框架通过底座与桥梁连接;
[0010]多根风屏障叶片,所述多根风屏障叶片转动设置在所述风屏障框架上;
[0011]电磁铁,分别设置在相邻的风屏障叶片长度方向的边缘处,相邻两电磁铁通过输出电磁力相互作用来调节相邻风屏障叶片的转动角度来进行透风率调节。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铰接设置在每根风屏障叶片长度方向的边缘处。
[0013]进一步地,所述风屏障框架包括两侧立柱、设置在两侧立柱之间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下横梁通过底座与桥梁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风屏障叶片通过调节主轴及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风屏障框架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风屏障叶片通过调节主轴及轴承转动设置在两侧立柱之间,所述调节主轴垂直于两侧立柱。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两侧立柱上设置有若干限制风屏障叶片转动位置的限位器。
[0017]进一步地,所述风屏障叶片通过调节主轴及轴承转动设置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所述调节主轴平行于两侧立柱。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上设置有若干限制风屏障叶片转动位置的限位器。
[0019]进一步地,所述风屏障框架采用非磁性材料。
[0020]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磁合页式风屏障,包括:
[0021]所述的电磁合页式风屏障;
[0022]风速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电磁合页式风屏障外侧,用于监测桥梁迎风侧和背风侧的实时风速大小和方向数据;
[0023]控制器,分别与各电磁铁和风速传感器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实时风速大小和方向数据控制各电磁铁输出电磁力相互作用来调节相邻风屏障叶片的转动角度来进行透风率调节。
[0024]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磁合页式风屏障,所述电磁合页式风屏障包括风屏障框架、转动设置在所述风屏障框架上的多根风屏障叶片、分别设置在相邻的风屏障叶片长度方向的边缘处的电磁铁,相邻两电磁铁通过输出电磁力相互作用来调节相邻风屏障叶片的转动角度来进行透风率调节。本申请利用设置在风屏障叶片长度方向的边缘处的电磁铁输出电磁力相互作用来控制相邻风屏障叶片的转动角度,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直接利用磁力作用驱动风屏障叶片转动来进行透风率调节,因此省去了复杂的中间机械传动系统,简化了结构,大幅减轻了自重,避免了过多的机械磨损和能耗损失,从而降低了成本、调节更灵敏;同时,由于本申请取消了驱动电机,不存在电机频繁启停的问题,从而使控制更加稳定可靠,使用寿命更长,故障率更低、维护更方便;本申请既可保障行车安全性,保证桥梁结构抗风性能,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行车安全视野和乘客舒适度等要求。
[0026]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申请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是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电磁合页式风屏障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电磁合页式风屏障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风屏障最大透风率示意图。
[0031]图4是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风屏障最小透风率示意图。
[0032]图5是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风屏障实时最优透风率示意图。
[0033]图中:1、立柱;2、上横梁;3、下横梁;4、风屏障叶片;5、调节主轴;6、电磁铁;7、风速
传感器;8、限位器;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合页式风屏障,包括风屏障框架、多根风屏障叶片4、电磁铁6,其中:
[0036]所述风屏障框架通过底座9与桥梁连接;
[0037]所述多根风屏障叶片4转动设置在所述风屏障框架上;
[0038]所述电磁铁6分别设置在相邻的风屏障叶片4长度方向的边缘处,相邻两电磁铁6通过输出电磁力相互作用来调节相邻风屏障叶片的转动角度来进行透风率调节。
[003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合页式风屏障,所述电磁合页式风屏障包括风屏障框架、转动设置在所述风屏障框架上的多根风屏障叶片4、分别设置在相邻的风屏障叶片4长度方向的边缘处的电磁铁6,相邻两电磁铁6通过输出电磁力相互作用来调节相邻风屏障叶片4的转动角度。
[0040]本实施例利用设置在风屏障叶片4长度方向的边缘处的电磁铁4输出电磁力相互作用来控制相邻风屏障叶片4的转动角度来进行透风率调节,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由于直接利用磁力作用驱动风屏障叶片4转动,因此省去了复杂的中间机械传动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合页式风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屏障框架,所述风屏障框架通过底座(9)与桥梁连接;多根风屏障叶片(4),所述多根风屏障叶片(4)转动设置在所述风屏障框架上;电磁铁(6),分别设置在相邻的风屏障叶片(4)长度方向的边缘处,相邻两电磁铁(6)通过输出电磁力相互作用来调节相邻风屏障叶片的转动角度来进行透风率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合页式风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6)铰接设置在每根风屏障叶片(4)长度方向的边缘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合页式风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屏障框架包括两侧立柱(1)、设置在两侧立柱(1)之间的上横梁(2)和下横梁(3),所述下横梁(3)通过底座(9)与桥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合页式风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屏障叶片(4)通过调节主轴(5)及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风屏障框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合页式风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屏障叶片(4)通过调节主轴(5)及轴承转动设置在两侧立柱(1)之间,所述调节主轴(5)垂直于两侧立柱(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旭辉陈良江周勇政邹云峰马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