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的套管间隙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983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套管间隙测量方法,步骤为S1、预置管件:将外管平躺,同时使外管按照其任一对角线呈竖直状态摆放,并保持该状态;将内管按照与外管相同的姿态摆放,并部分插入外管中,插入外管的那部分内管为伸入段;S2、管件贴合:内管伸入段最下端的对角及组成该对角的两面外壁一次性相应地与外管最下端的对角及组成该对角的两面内壁贴合,贴合的长度等于伸入段的长度,且伸入段中心线与外管中心线相平行;S3、形成间隙:其中一个伸入段外壁与其相邻的外管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相对应的,另一个伸入段外壁与其相邻的外管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S4:测量间隙:用测量工具分别测量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该测量方法速度快、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的套管间隙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升降桌的装配,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率的套管间隙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升降桌的桌腿一般是由内管与外管套设在一起而共同组成的一套管,套管伸缩从而实现升降桌的升降;因此影响套管伸缩的因素往往也会影响到升降桌的升降情况,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就包括内管与外管之间间隙对伸缩和升降所带来的影响。
[0003]厂家们往往通过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滑动片来填补间隙以期望消除间隙带来的影响,但是,内管和外管的内外表面并不是精加工的,其光滑度、平整度等较差,对滑动片的选取带来难题,而滑动片的选取必须准确对应间隙大小,才能使伸缩和升降顺利流畅;否则,选取的滑动片过薄时,间隙填补不完全,内管会在外管中产生晃动,不稳定的同时也会敲击管壁造成噪音;选取的滑动片过厚时,内管与外管的相对滑动阻力太大,造成功耗的同时也可能因滑动片过分摩擦管壁而产生噪音。
[0004]因此,为了能够准确选取合适的滑动片,间隙的测量必须准确;现有测量间隙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卡尺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卡尺测量内管的外径与外管的内径来计算得出间隙大小,成本低,测量速度较快;但是,内外管的间隙本来就不大,而不同类型滑动片的厚度差距只不过几丝,卡尺测量的精准度太差;如测量者使用卡尺时用力大小不同,就可能使测量数据偏差几丝,从而选择错误的滑动片。
[0005]二、塞尺测量方法;在矩形管或方形管的套管中,使内管的一个外表面与外管的一个内表面贴合后,用塞尺测量上方露出的间隙,接下来将套管翻转90
°
,再次使内管的一个外表面与外管的一个内表面贴合,用塞尺测量上方露出的间隙,前后两次测量的间隙是不同的,分别是套管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间隙,通过测得的间隙选取滑动片;该方法直接测量间隙,无需计算,但由于需要测量两次,且前后两次测量需要松开套管,并翻转套管后再次夹紧,过程繁琐,耗时久。
[0006]三、激光测量方法;用激光直接测量管径并计算间隙,或外管套在内管上后测量两者间的间隙均可;该方法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但是成本过高,而且管壁表面的平整度及内管外壁喷塑厚薄不均会大大影响测量结果,从而得到无效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套管间隙测量方法,该方法令内管与外管通过特定的姿态贴合,从而一次性形成需要测量的两条间隙,最后对该间隙进行测量,测量速度快,效率高。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率的套管间隙测量方法,步骤为:
S1、预置管件:将外管平躺,同时使外管按照其任一对角线呈竖直状态摆放,并保持该状态;将内管按照与外管相同的姿态摆放,并部分插入外管中,插入外管的那部分内管为伸入段;S2、管件贴合:内管伸入段最下端的对角及组成该对角的两面外壁一次性相应地与外管最下端的对角及组成该对角的两面内壁贴合,贴合的长度等于伸入段的长度,且伸入段中心线与外管中心线相平行;S3、形成间隙:在未贴合的内管伸入段最上端对角与外管最上端对角之间,其中一个伸入段外壁与其相邻的外管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相对应的,另一个伸入段外壁与其相邻的外管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S4:测量间隙:用测量工具探入所述间隙中以分别测量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的宽度,得出相应数值。
[0009]该方法令内管与外管处于特定的姿态,并在该姿态下贴合,从而一次性形成需要测量的两条间隙,并对两条间隙进行测量;特定的姿态指管件平躺,且管件任一对角线呈竖直;所述竖直是指总体上顺着铅垂线方向,但可以允许小幅度偏移铅垂线;在该姿态下贴合指的是,在该姿态下,内管与外管均会有一个对角处于四个对角的最下端,或者说是管体的最下端,将内管与外管的这个处于最下端的对角贴合后,组成对角的两个壁也会贴合,即内管组成该对角的两面外壁与外管组成该对角的两面内壁贴合,当内管与外管的两对管壁一次性相贴合时,他们的另两对管壁之间也就一次性形成了所需测量的间隙,即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通过内管与外管的一次贴合就能得到所有所需测量的间隙,无需再进行其他操作,步骤简单且测量快速,从而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
[0010]作为优选,在步骤S2中,内管最上端与最下端的对角所连成的对角线与外管最上端与最下端的对角所连成的对角线均竖直且互相重合。内管与外管的两对管壁贴合,此时两者的对角线竖直且重合。
[0011]更优选的,在步骤S2中,使上述对角线均垂直于水平面;在完全垂直于水平面状态下,内外管之间的贴合更服帖。
[0012]作为优选,在步骤S2中,对内管与外管均施加由下往上或由上往下的压力以及与压力方向相反的弹力,压力与弹力配置为在对内管与外管夹持的同时,使内管与外管两者的中心线保持平行。压力以及弹力的其中一个作用是使内管与外管两者的中心线平行,保证内管与外管的贴合,从而使得到的间隙足够可靠,即只有当内管与外管处于下方的两对管壁服帖后,处于上方的两对管壁之间的间隙才是准确的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
[0013]作为优选,内管还包括露出于外管的露出段,压力与弹力加设于露出段上。伸入段位于外管内部,对其施加压力与弹力的难度较大。
[0014]作为优选,弹力对外管具有两个外管施力点,压力施加于两个外管施力点之间,压力作用于外管而使弹力随之变化,以保持外管两端的直线度,使外管处于水平的平躺状态;弹力对内管也具有两个内管施力点,压力施加于两个内管施力点之间,压力作用于内管而使弹力随之变化,保持内管水平的同时,使内管的伸入段外壁向下贴合外管内壁。每根管件各有三个施力点,从而使其达到平衡,而浮动的弹力在压力的作用下变化,能使管件两端保持在同一直线,进而达到水平,防止因管件喷塑不均匀带来的影响;内管与外管均保持水平,确保内管的伸入段在外管中与外管内壁贴合。
[0015]作为优选,还包括步骤S4

1、挑选滑动片:预先准备有若干种厚度的滑动片,根据步骤S4中对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的测量结果选取相应厚度的滑动片。
[0016]作为优选,在步骤S4中,所述测量工具为一塞尺,该塞尺根据多种滑动片的不同厚度制成,塞尺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对应不同厚度滑动片的多个刻度段,通过可塞进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的刻度段而直接选取对应的滑动片。该特定的塞尺也能实现快速测定的效果,塞尺通过塞入的刻度段来直接确定滑动片型号,无需读数和根据读数再选择滑动片,更加快速简单。
[0017]作为优选,刻度段的厚度为与其对应的滑动片厚度的两倍。提前预制的刻度段能大大减少挑选滑动片的时间。
[0018]作为优选,所述若干种厚度的滑动片分别赋予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对应一种厚度。对单一厚度滑动片赋予单一颜色虽为常规,但是将多种不同厚度的滑动片对应赋予不同颜色,可以提高辨识度,更便于挑选特定厚度的滑动片。
[0019]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管与外管均为矩形管,内管包括一对内长边管壁以及一对内短边管壁,相邻的内长边管壁与内短边管壁之间形成对角,相应的,外管包括一对外长边管壁以及一对外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的套管间隙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S1、预置管件:将外管平躺,同时使外管按照其任一对角线呈竖直状态摆放,并保持该状态;将内管按照与外管相同的姿态摆放,并部分插入外管中,插入外管的那部分内管为伸入段;S2、管件贴合:内管伸入段最下端的对角及组成该对角的两面外壁一次性相应地与外管最下端的对角及组成该对角的两面内壁贴合,贴合的长度等于伸入段的长度,且伸入段中心线与外管中心线相平行;S3、形成间隙:在未贴合的内管伸入段最上端对角与外管最上端对角之间,其中一个伸入段外壁与其相邻的外管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相对应的,另一个伸入段外壁与其相邻的外管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S4:测量间隙:用测量工具探入所述间隙中以分别测量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的宽度,得出相应数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套管间隙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内管最上端与最下端的对角所连成的对角线与外管最上端与最下端的对角所连成的对角线均竖直且互相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套管间隙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的对角线均与水平面保持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套管间隙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对内管与外管均施加由下往上或由上往下的压力以及与压力方向相反的弹力,压力与弹力配置为在对内管与外管夹持的同时,使内管与外管两者的中心线保持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率的套管间隙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管还包括露出于外管的露出段,压力与弹力加设于露出段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率的套管间隙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弹力对外管具有两个外管施力点,压力施加于两个外管施力点之间,压力作用于外管而使弹力随之变化,以保持外管两端的直线度,使外管处于水平的平躺状态;弹力对内管也具有两个内管施力点,压力施加于两个内管施力点之间,压力作用于内管而使弹力随之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科亭俞鹏飞阮正富
申请(专利权)人: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