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防水透气膜包边复合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69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mic防水透气膜包边复合工艺,本工艺采用三条线同时生产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第三半成品,将第三半成品夹装至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之间,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的边沿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mic的生产工艺。防水透气膜相对于两侧的胶内缩(内缩在组装错层公差范围内),先将防水透气膜切成比上下层的第一双面胶、第二双面胶小一圈的形状,再通过治具将模切好的防水透气膜半成品与胶半成品组装,最后切成品外形,防水透气膜比两侧的双面胶小一圈,实现防水透气膜外形被两侧的第一双面胶、第二双面胶外形包夹,第一双面胶、第二双面胶的外侧边沿粘接,避免安装过程中防水透气膜受力,完全避免mic膜分层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ic防水透气膜包边复合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切工艺
,特别涉及mic防水透气膜包边复合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手机、智能手表、防水相机等防水电子产品上,mic膜起到防止进水造成短路、透气、把声音传输过程中的损失降到最低的作用。
[0003]由于以上作用影响,mic膜内的防水透气膜无法做到内聚力很高;在mic膜的安装过程中,一般采用使用方式为自动化吸头吸取,吸取过程中存在如图8所示三个力,(1)吸头吸取mic膜的力F1、(2)防水透气膜的内聚力F2、(3)Mic膜与底膜的力F3。
[0004]需要做到F3<F1<F2才可正常吸取,按照现有的结构实际情况为F2<F3<F1,在生产的过程防水透气膜易分层,组装后产生结构性缺失的严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mic防水透气膜包边复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第一复合,第一原膜与第一双面胶复合形成第一半成品;
[0007]第二复合,第二双面胶、第二原膜、第三双面胶依次层叠复合形成第二半成品;
[0008]裁切,防水透气膜沿边沿裁切至面积整体缩小并较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面积小,得到第三半成品;
[0009]组装,将第三半成品夹装至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之间,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的边沿贴合;
[0010]整形,得到完成品。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mic的生产工艺。防水透气膜相对于两侧的胶内缩(内缩在组装错层公差范围内),先将防水透气膜切成比上下层的第一双面胶、第二双面胶小一圈的形状,再通过治具将模切好的防水透气膜半成品与胶半成品组装,最后切成品外形,实现防水透气膜外形被两侧的第一双面胶、第二双面胶外形包夹,第一双面胶、第二双面胶的外侧边沿粘接,避免安装过程中防水透气膜受力,完全避免mic膜分层的问题。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第一复合中,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贴合设备、第一套切设备、第二贴合设备。
[0013]由此,步骤:第一复合由上述设备共同联合作用实现。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第一复合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5]第一托底膜、第一原膜输入第一贴合设备中进行贴合,然后将第一双面胶、第一面纸依次输入第一贴合设备中进行贴合;
[0016]由上至下层叠并贴合的第一面纸、第一双面胶、第一原膜、第一托底膜进入第一套切设备进行裁切,裁切后进入第二贴合设备;
[0017]第二贴合设备中,排出第一面纸,并输入第二面纸进行贴合,得到带有第一托底膜、第二面纸的第一半成品。
[0018]由此,通过上述步骤,模切出第一半成品,切出产品内孔。在第二贴合设备中出产的得到带有第一托底膜、第二面纸的第一半成品,由下至上具体为:第一托底膜+第一原膜+第一双面胶+第二面纸。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第二复合中,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三贴合设备、第二套切设备、第四贴合设备、第三套切设备以及第五贴合设备。
[0020]由此,步骤:第二复合由上述设备共同联合作用实现。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第二复合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2]第二托底膜、第二双面胶首先输入第三贴合设备中进行贴合,然后将第二原膜、第三双面胶依次输入第三贴合设备中进行贴合,并输入第三托底膜、第三面纸进行贴合;
[0023]由上至下层叠并贴合的第三面纸、第三双面胶、第二原膜、第二双面胶、第二托底膜、第三托底膜进入第二套切设备中裁切,裁切后进入第四贴合设备;
[0024]第四贴合设备中,排出第三面纸,并输入第四面纸进行贴合,进入第三套切设备;
[0025]第三套切设备中,除第三托底膜外其余裁切成若干片,后进入第五贴合设备;
[0026]第五贴合设备中,废料排出,得到带有第三托底膜、第二托底膜、第三面纸的第二半成品。
[0027]由此,通过上述步骤,模切出第二半成品,切出产品内孔,然后将料带裁成片状的。在第五贴合设备中出产的得到带有第三托底膜、第二托底膜、第三面纸的第二半成品的第二半成品,由下至上具体为:第三托底膜+第二托底膜+第三双面胶+第二原膜+第四面纸。
[00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裁切中,包括依次排列的第六贴合设备、第四套切设备、第七贴合设备、第五套切设备以及第八贴合设备。
[0029]由此,步骤:裁切由上述设备共同联合作用实现。
[00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裁切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1]第四托底膜、防水透气膜首先输入第六贴合设备中进行贴合,然后将第五托底膜、第五面纸进行贴合;
[0032]由上至下层叠并贴合的第五面纸、防水透气膜、第四托底膜、第五托底膜进入第四套切设备中裁切,裁切后进入第七贴合设备;
[0033]第七贴合设备中,排出第五面纸,并输入第六面纸进行贴合,进入第五套切设备;
[0034]第五套切设备中,除第五托底膜外其余裁切成若干片,后进入第八贴合设备;
[0035]第八贴合设备中,废料排出,得到带有第五托底膜、第四托底膜、第六面纸的第三半成品。
[003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步骤,模切出第三半成品,切出防水透气膜外形,然后将料带切成片状的。在第八贴合设备中出产的得到带有第五托底膜、第四托底膜、第六面纸的第三半成品,由下至上具体为:第五托底膜+第四托底膜+防水透气膜+第六面纸。
[00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组装中,包括第一治具,
[0038]通过第一治具,将第三半成品安装到第一半成品的靠近第一双面胶一面。
[0039]由此,步骤:组装由上述设备共同联合作用实现。
[00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组装中,还包括第二治具,
[0041]通过第二治具,将第二半成品安装到第一半成品的靠近第一双面胶一面,并使第三半成品夹装至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之间,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的边沿贴合。
[0042]由此,步骤:组装由上述设备共同联合作用实现。
[004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整形中,包括第六套切设备、第九贴合设备,
[0044]组装后的第一半成品、第三半成品、第二半成品输入第六套切设备中进行整体外形裁切,裁切后进入第九贴合设备;
[0045]第九贴合设备中,排出废料,得到成品。
[0046]由此,步骤:整形由上述设备共同联合作用实现。
[0047]通过本工艺生产的mic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比两侧的双面胶小一圈,实现防水透气膜外形被两侧的胶外形包住,客户吸取过程中防水透气膜不受力,完全避免防水透气膜分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4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mic防水透气膜包边复合工艺中第一复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mic防水透气膜包边复合工艺中第二复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5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mic防水透气膜包边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复合,第一原膜(b)与第一双面胶(c)复合形成第一半成品;第二复合,第二双面胶(g)、第二原膜(h)、第三双面胶(i)依次层叠复合形成第二半成品;裁切,防水透气膜(n)沿边沿裁切至面积整体缩小并较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面积小,得到第三半成品;组装,将第三半成品夹装至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之间,所述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的边沿贴合;整形,得到完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防水透气膜包边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第一复合中,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贴合设备(11)、第一套切设备(12)、第二贴合设备(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ic防水透气膜包边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第一复合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托底膜(a)、第一原膜(b)输入第一贴合设备(11)中进行贴合,然后将第一双面胶(c)、第一面纸(d)依次输入第一贴合设备(11)中进行贴合;由上至下层叠并贴合的第一面纸(d)、第一双面胶(c)、第一原膜(b)、第一托底膜(a)进入第一套切设备(12)进行裁切,裁切后进入第二贴合设备(13);第二贴合设备(13)中,排出第一面纸(d),并输入第二面纸(e)进行贴合,得到带有第一托底膜(a)、第二面纸(e)的第一半成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防水透气膜包边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第二复合中,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三贴合设备(21)、第二套切设备(22)、第四贴合设备(23)、第三套切设备(24)以及第五贴合设备(2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ic防水透气膜包边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第二复合还包括以下步骤,第二托底膜(f)、第二双面胶(g)首先输入第三贴合设备(21)中进行贴合,然后将第二原膜(h)、第三双面胶(i)依次输入第三贴合设备(21)中进行贴合,并输入第三托底膜(k)、第三面纸(j)进行贴合;由上至下层叠并贴合的第三面纸(j)、第三双面胶(i)、第二原膜(h)、第二双面胶(g)、第二托底膜(f)、第三托底膜(k)进入第二套切设备(22)中裁切,裁切后进入第四贴合设备(23);第四贴合设备(23)中,排出第三面纸(j),并输入第四面纸(l)进行贴合,进入第三套切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吉王佳宾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领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