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车辆尾气模拟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968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矿山机电及矿业安全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燃油车辆尾气模拟发生装置,包括模拟发生装置主体,所述模拟发生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尾气发生腔体、驱动车和遥控器;所述尾气发生腔体内设置有承重隔离板、尾气预混箱、二级控制器、气罐、预混开关系统和转动盘;所述驱动车内设置有负荷板、一级控制器、换向电机、行走轮、行走电机、红外测距系统和一级无线收发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结果表明,机械结构设计合理、电气系统布局得当,自动预混效果良好、喷速可调、喷射方向可联动调节,驱动车速度调节方便、行走稳定、换向过程平稳,驱动车运行姿态调节能力强、防撞测试效果明显。防撞测试效果明显。防撞测试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车辆尾气模拟发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山机电及矿业安全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燃油车辆尾气模拟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斜井开拓的煤矿使用矿用防爆柴油车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大大提升了井下的物资及人员运输效率。但不可避免的是柴油车排出的尾气对井下受限空腔内的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得矿井的有害气体浓度提升,比较常见的有害物质就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由于空腔的限制,井下燃油车辆所产生的尾气无法像地面上燃油车辆排放的尾气能够很快的稀释在空气中,这就造成了尾气污染物的大范围聚集。工人长时间的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加上防护口罩等无法阻挡气体进入人体,久而久之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随着国家对于职业健康安全越来越重视,井下燃油车辆尾气的治理也引起了行业各界的重视。
[0003]在煤矿井下,尾气被排放至空气中后随着风流扩散,弥漫在整个巷道空腔内,对污染物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的前提是掌握它们的运移规律,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开发出有效的技术设备。然而由于煤矿生产的需要,大量的车辆不断往返,故长时间在井下对尾气进行测量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实验室开展相应的模拟实验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能够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同时也能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存在的一些实验研究通常关注于污染物扩散的过程,没有充分考虑到气源的影响,一个准确的尾气排放装置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合理的尾气排放装置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于如何使得初始尾气排放尽可能满足实际车辆排放状况,第二要适应不同的实验条件,然而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这样一种实验装置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燃油车辆尾气模拟发生装置,该装置能够以指定速度、定速行走,同时具有360
°
防撞保护及四向旋转功能,重点是能够利用气体涡流效应实现三种气体的自动预混和变速喷出。该装置能够很好地模拟井下车辆在多工况下的实际排放状况,获取不同实验条件,提高相似实验研究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车辆尾气模拟发生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燃油车辆尾气模拟发生装置,包括模拟发生装置主体,所述模拟发生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尾气发生腔体,所述模拟发生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车,所述尾气发生腔体与所述驱动车之间转动连接。
[0008]所述尾气发生腔体的内侧设置有承重隔离板,所述承重隔离板的侧面与所述尾气发生腔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承重隔离板将所述尾气发生腔体的内侧空腔隔成上下
两个空腔,即上层空腔和下层空腔。
[0009]上层空腔内设置有三个网架,所述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隔离板的上表面,所述网架内嵌有气罐,所述气罐顶端固定设置有总阀门,所述总阀门上固定设置有气压表,所述气压表与所述总阀门之间固定设置有气压阀,所述总阀门上还固定设置有出口阀,所述出口阀与所述气压阀对称设置,所述出口阀的出气口处固定设置有预混开关系统。
[0010]下层空腔内一侧设置有尾气预混箱,所述尾气预混箱的上端与所述承重隔离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尾气预混箱的一侧面与所述尾气发生腔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
[0011]所述承重隔离板一侧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设置在所述尾气预混箱的上端,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尾气预混箱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尾气预混箱靠近底端的侧面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尾气发生腔体的侧壁相连通,所述第二穿孔处固定设置有喷气管,所述喷气管与所述尾气预混箱内相通。
[0012]所述尾气发生腔体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侧面与负荷板组成的凹槽线内设置有若干个滚珠。
[0013]所述转动盘底面中心与换向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换向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车的内侧底端上表面。
[00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车侧面固定设置有一级控制器,所述一级控制器上设置有一级触摸屏,所述一级触摸屏的控制端口与所述一级控制器电性相连,所述一级控制器内设置有一级无线收发器,所述一级无线收发器可与遥控器实现无线通信。
[00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车底端固定设置四个行走轮、其中一对所述行走轮处固定设置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通过行走驱动器与所述一级控制器电性相连。
[001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车内部设置有红外测距系统,所述红外测距系统在前、后、左、右四个方位依次安装有前红外测距仪、后红外测距仪、左红外测距仪、右红外测距仪,所述红外测距系统的控制端口与所述一级控制器电性相连。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下层空腔内另一侧设置有二级控制器,所述二级控制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尾气发生腔体内部底端的上表面。
[0018]进一步地,所述预混开关系统包括一号电磁开关、二号电磁开关和三号电磁开关,且分别安装在对应的三只所述气罐上,所述预混开关系统的控制端口与所述二级控制器电性相连。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孔内固定设置有软质橡胶垫圈,所述预混开关系统连接的管道末端牢牢嵌入所述软质橡胶垫圈内,管道口深入所述尾气预混箱内。
[0020]进一步地,所述尾气发生腔体侧面中上部设置有二级触摸屏,所述二级触摸屏的控制端口与所述二级控制器电性相连;所述二级控制器内部设置有二级无线收发器。
[0021]进一步地,所述尾气发生腔体呈圆柱形结构设计,顶端设置有安全门。
[0022]进一步地,所述换向电机通过换向驱动器与所述一级控制器电性相连。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依托井下受限空间燃油车辆尾气运移物理模拟平台建设,结合井下燃油车辆尾气运移规律模拟实验要求,采用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模拟气体自动预混及变速喷出、喷射方向联动调节、定速行走、自动换向及360度防撞保护四大系统功能,提高物理模拟平台巷道内燃油车辆尾气模拟效果的真实性、实验条件的多样性、可
操控性和科学性。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燃油车辆尾气模拟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简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气原理系统框图。
[0029]图中:1、模拟发生装置主体;2、尾气发生腔体;201、安全门;202、二级触摸屏;3、驱动车;301、负荷板;4、承重隔离板;401、软质橡胶垫圈;5、尾气预混箱;501、喷气管;6、二级控制器;7、网架;8、气罐;801、总阀门; 802、气压表;803、气压阀;804、出口阀;9、预混开关系统;901、一号电磁开关;902、二号电磁开关;903、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车辆尾气模拟发生装置,包括模拟发生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发生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尾气发生腔体(2),所述模拟发生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车(3),所述尾气发生腔体(2)与所述驱动车(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尾气发生腔体(2)的内侧设置有承重隔离板(4),所述承重隔离板(4)的侧面与所述尾气发生腔体(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承重隔离板(4)将所述尾气发生腔体(2)的内侧空腔隔成上下两个空腔,即上层空腔和下层空腔;上层空腔内设置有三个网架(7),所述网架(7)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隔离板(4)的上表面,所述网架(7)内嵌有气罐(8),所述气罐(8)顶端固定设置有总阀门(801),所述总阀门(801)上固定设置有气压表(802),所述气压表(802)与所述总阀门(801)之间固定设置有气压阀(803),所述总阀门(801)上还固定设置有出口阀(804),所述出口阀(804)与所述气压阀(803)对称设置,所述出口阀(804)的出气口处固定设置有预混开关系统(9);下层空腔内一侧设置有尾气预混箱(5),所述尾气预混箱(5)的上端与所述承重隔离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尾气预混箱(5)的一侧面与所述尾气发生腔体(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承重隔离板(4)一侧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设置在所述尾气预混箱(5)的上端,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尾气预混箱(5)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尾气预混箱(5)靠近底端的侧面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尾气发生腔体(2)的侧壁相连通,所述第二穿孔固定设置有喷气管(501),所述喷气管(501)与所述尾气预混箱(5)内相通;所述尾气发生腔体(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转动盘(12),所述转动盘(12)侧面与负荷板(301)组成的凹槽线内设置有若干个滚珠(1201);所述转动盘(12)底面中心与换向电机(13)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换向电机(13)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车(3)的内侧底端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车辆尾气模拟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车(3)侧面固定设置有一级控制器(10),所述一级控制器(10)上设置有一级触摸屏(11),所述一级触摸屏(11)的控制端口与所述一级控制器(10)电性相连,所述一级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涂庆毅张贵生常波峰苗彦平马亮杨臻张伟石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