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61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包括芯体、复数端子及屏蔽壳体,该芯体具有透设复数剖槽的舌部,该舌部后端向下弯折延伸有挡止部,挡止部底面向后端延伸有接合部,复数端子具有穿设于该舌部的剖槽内的接触端及凸伸出该接合部表面的焊接端,该屏蔽壳体具有包覆于该芯体外的本体,该本体前端形成有容纳该舌部并供一预设公端连接器进行插接的开口,该本体后端中空处形成有贯穿至该开口的容置空间,而该本体后端顶部延伸有一后盖部,且在芯体穿设定位于容置空间内后,令后盖部向下弯折,以令后盖部稳固的固定在挡止部上以形成对芯体的挡止结构,本体上设有延伸至后盖部的一间隙部,间隙部上设有的至少一焊接处来加强间隙部的结构强度。强间隙部的结构强度。强间隙部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借由屏蔽壳体后端延伸出的后盖部在芯体穿设置容置空间后,向下弯折以固定该后盖部的位置并形成挡止,以令该芯体牢固定位于该屏蔽壳体内,且一体式的后盖部是不用花费多余的成本组装就能达到令一预设公端连接器进行拔插时不会产生后退、晃动的功效,并且该本体上是设有延伸至该后盖部的一间隙部,是对该间隙部上设有的至少一焊接处进行焊接来加强该间隙部的结构强度,以令该本体的该开口进行插接时,不会受到对插力量的冲击而位移。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科技业的蓬勃发展,电子装置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而随着电子装置的普及,相关的连接设备也随着电子装置的数量而增加。
[0003]而伴随着连接器的发展,对于连接器传输性能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而绝大部份的连接器母座都是透过金属壳体的包覆来防止电磁波的干扰,进而令内部设备能稳定的进行传输,然而为了能够确实防止电磁波等讯号的干扰,一般连接器母座是会透过复数的金属片于连接器未被包覆的位置进行组装,不止能防止电磁波的干扰也能将连接器内的绝缘座体、芯体或胶芯固定于金属壳体内部,以避免公端连接器于连接器母座内进行拔插,而造成连接器母座内部的绝缘座体、芯体或胶芯产生后退、晃动出金属壳体外,进而影响到连接器母座数据的传输,但也因此增加了多余的零组件成本,以及空间上的浪费,即为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节省多余的零组件并能防止芯体后退、晃动的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包括有一芯体、复数端子及一屏蔽壳体,其特征在于:
[0006]该芯体具有透设复数剖槽的舌部,并在该舌部后端向下弯折延伸有挡止部,且该挡止部底面延伸有接合部;
[0007]该复数端子一侧具有分别穿设于该舌部的复数剖槽内的接触端,且在该复数端子相反于该接触端的一侧具有凸伸出该芯体的该接合部表面的焊接端;
[0008]该屏蔽壳体具有包覆于该芯体外的一本体,且在该本体前端中空处形成有令该舌部穿设并供一预设公端连接器进行插接的开口,且该本体后端中空处形成有贯穿至该开口并容纳该芯体的容置空间,而该本体后端顶部延伸有向下弯折并抵持于该挡止部顶侧的后盖部,在该本体上设有延伸至该后盖部的一间隙部,并在该间隙部上设有至少一焊接处。
[0009]所述的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其中:该后盖部两侧各延伸有经弯折贴合于该本体两侧外壁面上的折部。
[0010]所述的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其中:两个该折部上各设有可供进行焊接定
位或嵌接组装以令两个该折部固定于该本体后端两侧外壁面上的定位部。
[0011]所述的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其中:该本体内邻近该后盖部两侧的内壁面都凸设有限位块,且该芯体的该挡止部两侧都凹设有容纳定位两个该限位块的两个限位槽。
[0012]所述的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其中:该本体后端底面向下弯折延伸有供该挡止部底面延伸的接合部容置定位的固定部。
[0013]所述的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其中:该屏蔽壳体为一金属制壳体。
[0014]本技术借由对该焊接处进行焊接,以加强该间隙部的结构强度,令该本体的该开口处进行插接时,该后盖部不会受到对插的力量冲击而位移,且借由前述屏蔽壳体延伸的该后盖部向下弯折并卡合于该挡止部顶侧上,以令该后盖部牢固定位于该挡止部上形成挡止结构,以避免预设公端连接器于该开口内进行拔插,而造成该芯体的后退、晃动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的立体外观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的屏蔽壳体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的组装前立体分解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的组装前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的组装后立体外观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的组装后另一视角立体外观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1

芯体;11

舌部;110

剖槽;12

挡止部;120

限位槽;13

接合部;2

端子;21

接触端;22

焊接端;3

屏蔽壳体;31

本体;310

开口;311

容置空间;32

后盖部;321

折部;3210

定位部;3211

间隙部;3212

焊接处;33

固定部;34

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达成上述目的与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实施的方法等,现结合附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于完全了解。
[0023]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的立体外观图、屏蔽壳体立体图、组装前立体分解图、组装前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组装后立体外观图及组装后另一视角立体外观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技术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主要包括有一芯体1、复数端子2及一屏蔽壳体3,而关于前述构件的连接关系如下:
[0024]该芯体1具有透设复数剖槽110的舌部11,并在该舌部11后端向下弯折延伸有两侧都凹设限位槽120的挡止部12,且该挡止部12底面延伸有接合部13。
[0025]该复数端子2具有分别穿设于该舌部11的复数剖槽110内的接触端21及凸伸出该芯体1的该接合部13表面的焊接端22。
[0026]该屏蔽壳体3为一金属制壳体,并且该屏蔽壳体3具有包覆于该芯体1外的一本体31,且在该本体31前端中空处形成有容纳该舌部11并供一预设公端连接器(图中未示)进行插接的一开口310,且该本体31后端中空处形成有贯穿至该开口310并容纳该芯体1的容置
空间311,而该本体31后端顶部延伸有后盖部32,并在该后盖部32两侧都延伸有一折部321,而该本体31上设有延伸至该后盖部32的一间隙部3211,并在该间隙部3211上设有至少一焊接处3212,前述该本体31后端底面向下弯折延伸有容纳该接合部13的固定部33,且该本体31后端两侧的内壁面都具有容置于该二限位槽120内进行卡合限位的限位块34。
[0027]并且前述该二折部321上设置有一定位部3210,且该定位部3210是能借由焊接或嵌接的方式令该二折部321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连接器母座后盖结构,包括有一芯体、复数端子及一屏蔽壳体,其特征在于:该芯体具有透设复数剖槽的舌部,并在该舌部后端向下弯折延伸有挡止部,且该挡止部底面延伸有接合部;该复数端子一侧具有分别穿设于该舌部的复数剖槽内的接触端,且在该复数端子相反于该接触端的一侧具有凸伸出该芯体的该接合部表面的焊接端;该屏蔽壳体具有包覆于该芯体外的一本体,且在该本体前端中空处形成有令该舌部穿设并供一预设公端连接器进行插接的开口,且该本体后端中空处形成有贯穿至该开口并容纳该芯体的容置空间,而该本体后端顶部延伸有向下弯折并抵持于该挡止部顶侧的后盖部,在该本体上设有延伸至该后盖部的一间隙部,并在该间隙部上设有至少一焊接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素珠洪峰
申请(专利权)人:群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