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蒸汽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951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燃烧器、燃气比例阀、第一换热箱、蒸汽集箱、第二换热箱以及风机,第一换热箱与第二换热箱由前往后依次设置,第一换热箱内和第二换热箱内分别设有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蒸汽集箱包括集汽罐、集水罐以及并列设置的多根换热管束,多根换热管束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集汽罐、集水罐连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以及集汽罐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发生装置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快速将冷水加热至饱和水,饱和水在蒸汽集箱内受热瞬时汽化,提高产汽速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大空间蒸汽锅炉特点,蒸汽集箱内冷凝的饱和水,下降至蒸汽集箱中再次蒸发,可有效保证产出的蒸汽品质。质。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蒸汽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蒸汽发生装置的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蒸汽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蒸汽锅炉分为直流蒸汽锅炉和贯流蒸汽锅炉,两种蒸汽锅炉分别存在以下缺点:(1)直流蒸汽锅炉虽产汽速度快但无法有效可靠保证产出蒸汽的品质;(2)直流蒸汽锅炉因受热面均为盘管且管程较长,要求进水动压头大,对进水泵扬程要求较高,耗能大;(3)贯流蒸汽锅炉由于补水流量和补进水温度无法保持恒定使得锅炉本体排烟温度无法维持稳定,致锅炉尾部受热面冷凝段管束因冲刷烟温高低变化,受热面管束因温度差异热疲劳产生交变应力损坏;(4)贯流蒸汽锅炉因水位波动、排烟温度的不稳定、补进水温度变动差异等因素导致锅炉产出的蒸汽品质无法得到保证;(5)贯流蒸汽锅炉进水为软化水,因炉膛较高热负荷对流传热易发生传热恶化结垢导致管束壁面过烧损坏,导致整个锅炉本体毁坏。因此,现有的蒸汽锅炉的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蒸汽品质好的新型蒸汽发生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燃烧器、燃气比例阀、第一换热箱、蒸汽集箱、第二换热箱以及风机,所述第一换热箱、蒸汽集箱以及第二换热箱由前往后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换热箱内和所述第二换热箱内分别设有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所述蒸汽集箱包括集汽罐、集水罐以及并列设置的多根换热管束,所述集汽罐位于集水罐的上方,所述多根换热管束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集汽罐、集水罐连接,所述换热管束连通集汽罐和集水罐,相邻的两根换热管束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上设有进水口,所述集汽罐上设有蒸汽出口,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以及集汽罐依次连通,所述多根换热管束位于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之间,所述燃烧器设于第一换热箱的前端,所述第二换热箱的后端设有排烟口,所述风机和燃气比例阀均与燃烧器连通, 所述风机上设有进风口,所述燃气比例阀上设有燃气进气口。本技术汽发生装置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快速将冷水加热至饱和水,饱和水在蒸汽集箱内受热瞬时汽化,提高产汽速率;本技术结合大空间蒸汽锅炉特点,蒸汽集箱内冷凝的饱和水,下降至蒸汽集箱中再次蒸发,可有效保证产出的蒸汽品质。
[0006]本技术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蒸汽集箱内设有第一汽水分离器,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上设有进汽口和排水口,所述蒸汽集箱上设有蒸汽排出管,所述蒸汽出口设于蒸汽排出管上,所述蒸汽排出管的内端与第一汽水分离器连通。
[0008]所述蒸汽集箱上设有第一汽水分离器、蒸汽排出管和第二汽水分离器,所述第二汽水分离器位于蒸汽集箱内,所述第二汽水分离器位于蒸汽集箱外,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
上设有进汽口和排水口,所述蒸汽排出管的内端与第一汽水分离器连通,所述蒸汽排出管的外端与第二汽水分离器连通,所述第二汽水分离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蒸汽排出口和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集水罐连通。
[0009]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包括沿第一换热箱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盘管换热器、第二盘管换热器和翅片式换热器,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第二盘管换热器以及第一盘管换热器依次首尾连通。
[0010]所述风机是文丘里风机,文丘里风机是公知的风机,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0011]所述集水罐的底部设有排污口,集水罐内的水垢从排污口排出,有效提供蒸汽的品质。
[0012]本技术还包括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水位检测装置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集汽罐、集水罐连通。本技术蒸汽发生装置设置有极低水位保护、极低水位联锁功能,水位过低时,本技术的控制系统控制蒸汽发生装置自动停止运行并发出报警信号。
[0013]所述换热管束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本技术的换热管束的侧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当换热管束的管壁温度过高,本技术的控制系统将控制本技术自动停止运行并发出报警信号。
[0014]所述排烟口处设置有烟温传感器。本技术在蒸汽发生装置排烟口设置烟温传感器,当蒸汽热源机排烟温度超过系统预先设置报警温度值时,实现蒸汽发生装置自动停止运行并发出报警信号。
[0015]所述进水口处设有进水流量计。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一)本技术汽发生装置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快速将冷水加热至饱和水,饱和水在蒸汽集箱内受热瞬时汽化,提高产汽速率;本技术结合大空间蒸汽锅炉特点,蒸汽集箱内冷凝的饱和水,下降至蒸汽集箱中再次蒸发,可有效保证产出的蒸汽品质。
[0018](二)本技术将贯流锅炉中直接受火焰辐射的管束换热面调整为可以直接接受高温烟气冲刷的直流盘管束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贯流锅炉高温烟气直接对对流

辐射管壁造成的过烧损坏,降低产品经济成本。
[0019](三)本技术蒸汽发生装置通过设置内、外布置的两个汽水分离器的分离蒸汽方式,可有效解决产出的蒸汽品质不佳问题。本技术蒸汽发生装置的水容量较小,蒸汽产生速率快。
[0020](四)本技术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相比纯直流蒸汽发生器具有水阻小,进水水泵不需要较大的扬程,能耗降低的优点。
[0021](五)本技术的换热管束的布置位置与单贯流蒸汽锅炉对流受热方式对比,本技术的换热管束热负荷远远减小,换热管束的管壁外侧烟气温度相对较低,不会出现换热管束过烧损坏的风险,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0022](六)本技术蒸汽发生装置的配置水位检测装置和进水流量计相结合的方式控制蒸汽集箱内的水位,可将蒸汽热源机的蒸发量与进水流量匹配,蒸汽产量实时可控。
[0023](七)本技术的进水流量计的开度可实现进水流量精确控制,解决了传统贯流锅炉因进水流量、水温无法准确控制导致的锅炉排烟温度变化,损坏锅炉尾部受热面热交
换器管束现象。
[0024](八)本技术蒸汽发生装置设置的进水水流量的精确控制稳定保证热源机产品可以输出稳定蒸发量的蒸汽。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新型蒸汽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省略进水流量计)。
[0026]图2是本技术新型蒸汽发生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省略进水流量计)。
[0027]图3是本技术新型蒸汽发生装置的侧视图(省略进水流量计)。
[0028]图4是本技术新型蒸汽发生装置的俯视图(省略进水流量计)。
[0029]图5是本技术新型蒸汽发生装置的主视图(省略进水流量计)。
[0030]图6是本技术新型蒸汽发生装置的剖视图(省略进水流量计)。
[0031]图7是本技术新型蒸汽发生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省略了第一换热箱、第二换热箱的部分箱板和进水流量计)。
[0032]图8是图7的主视图(省略进水流量计)。
[0033]图9是本技术新型蒸汽发生装置的分解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燃烧器、燃气比例阀、第一换热箱、蒸汽集箱、第二换热箱以及风机,所述第一换热箱与第二换热箱由前往后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换热箱内和所述第二换热箱内分别设有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蒸汽集箱包括集汽罐、集水罐以及并列设置的多根换热管束,所述集汽罐位于集水罐的上方,所述多根换热管束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集汽罐、集水罐连接,所述换热管束连通集汽罐和集水罐,相邻的两根换热管束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上设有进水口,所述集汽罐上设有蒸汽出口,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以及集汽罐依次连通,所述多根换热管束位于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之间,所述燃烧器设于第一换热箱的前端,所述第二换热箱的后端设有排烟口,所述风机和燃气比例阀均与燃烧器连通, 所述风机上设有进风口,所述燃气比例阀上设有燃气进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多根换热管束位于第二换热箱内,所述第二换热箱的前端与第一换热箱的后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蒸汽集箱内设有第一汽水分离器,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上设有进汽口和排水口,所述蒸汽集箱上设有蒸汽排出管,所述蒸汽出口设于蒸汽排出管上,所述蒸汽排出管的内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平曹磊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斯迪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