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设备及清洗液浓度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43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洗设备及清洗液浓度检测电路,所述浓度检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单元,所述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压控制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电极,所述电极第一端与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电连接电连接,所述电极第二端置于清洗液中;所述微处理单元、所述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极与所述清洗液在所述控制信号下形成检测回路,所述减法器电路对检测到的所述电极两端的电压进行处理,获得输出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微处理单元,所述微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输出信号对所述清洗液的浓度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可以实时检测清洗设备中清洗液的浓度,提高检测准确度以及设备清洗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设备及清洗液浓度检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检测电路
,特别是指一种清洗设备及清洗液浓度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种智能餐具洗涤设备洗碗机在生活中的使用逐渐增加,无论在个人家庭还是餐厅,洗碗机已经逐步替代了了传统的人工。食品安全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因此一个好的洗碗机设备需要保证餐具的清洁程度,洗碗机的清洁工作主要凭借多个功能配合实现的,主要包含为高压水流冲洗、热水高温杀菌、化学药剂的清洗消毒。前两种使物理意义上的清洗保证餐具的干净。洗碗机中主要使用的化学药剂包含洗涤剂、催干剂、除垢剂,其是通过化学反应实现油污的清洗和杀菌。而精确投入化学药剂,一方面保证洗碗机对餐具清洗效果,另一方面保证化学药剂的残留最小。现有公司使用的洗剂和催干剂技投放是根据洗碗的框数进行洗涤剂定量投放,即每次清洗所加药液都是固定的。使用固定式投放药剂,虽然可以保证每次洗涤都有充足的药剂,但也存在众多缺点:餐具少药剂过多,容易残留,造成药剂浪费;餐具多药剂过少,清洗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洗设备及清洗液浓度检测电路,以实时检测清洗设备中清洗液的浓度,及时补充清洗液中浓度不足的药剂,提高设备的清洗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洗液浓度检测电路,包括:
[0005]微处理单元,所述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
[0006]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压控制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的输出控制端电连接;
[0007]电极,所述电极第一端与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极第二端置于清洗液中;
[0008]所述微处理单元、所述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极与所述清洗液在所述控制信号下形成检测回路,所述减法器电路对检测到的所述电极的电压进行处理,获得输出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微处理单元,所述微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输出信号对所述清洗液的浓度进行检测。
[0009]可选的,所述微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控制输出端、第二控制输出端以及输入端;
[0010]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输出端用于输出高电平的脉冲控制信号;
[0011]所述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减法器电路3传输的输出信号。
[0012]可选的,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控制电路和第二电压控制电路;
[0013]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电连接;
[0014]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输出端电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电路包括:
[0016]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一
三极管基极电连接;
[0017]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电连接,第二端与电源电压电连接;
[0018]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发射极电连接并接地。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电路包括:
[0020]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二三极管基极电连接;
[0021]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集电极电连接,第二端与电源电压电连接;
[0022]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控制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发射极电连接并接地。
[0023]可选的,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
[0024]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电路中的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电连接,第二端置于所述清洗液中;
[0025]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端通过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电路中的第二三极管集电极电连接,第二端置于所述清洗液中。
[0026]可选的,所述减法器电路包括:
[0027]第一运算放大器;
[0028]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第二运算放大器;
[0029]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二电极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对输入的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间的电压进行处理得到第一输出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对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后,得到第二输出信号并将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输入至所述微处理单元。
[0030]可选的,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分别与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八与电源电压电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第九电阻接地;
[0031]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其负极输入端,并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
[0032]可选的,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其负极输入端、所述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运放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0033]一种清洗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液浓度检测电路。
[0034]本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35]本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与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电压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电连接的电极;以及与所述电极电连接的减法器电路,并将所述电极置于清洗设备中的清洗液中,所述微处理单元、所述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极与所述清洗液在所述微处理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下形成检测回路,所述减法器电路对检测到的所述电极两端的电压进行处理,获得输出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微处理单元,所述微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输出信号对所述清洗液的浓度进行检测以实时检测清洗设备中清洗液的浓度,提高清洗设备的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浓度检测电路图;
[0037]图2是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浓度检测电路工作原理图;
[0038]图3是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浓度检测电路工作原理的等效电路图;
[0039]图4是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号的波形图
[0040]图5是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输出信号的波形图;
[0041]图6是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输出信号的波形图。
[0042]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电压控制电路;2、第二电压控制电路、3、减法器电路;4、清洗液;5、清洗水箱;11、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12、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13、第一运放器的正极输入端;21、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22、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23、第二运放器的正极输入端;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x、分压电阻;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U1、第一运算放大器;U2、第二运算放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液浓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单元,所述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压控制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极,所述电极第一端与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极第二端置于清洗液中;减法器电路(3),所述减法器电路(3)输入端与所述电极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减法器电路(3)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所述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极与所述清洗液在所述控制信号下形成检测回路,所述减法器电路(3)对检测到的所述电极两端的电压进行处理,获得输出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微处理单元,所述微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输出信号对所述清洗液的浓度进行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液浓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控制输出端、第二控制输出端以及输入端;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输出端用于输出高电平的脉冲控制信号;所述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减法器电路(3)传输的输出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液浓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控制电路(1)和第二电压控制电路(2);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电路(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电路(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输出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液浓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电路(1)包括: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基极电连接;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电连接,第二端与电源电压电连接;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R4) 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电连接并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液浓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电路(2)包括: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二三极管(Q2)基极电连接;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鹏叶涵玉沈丞易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厨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