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炉移动结构及氮化硅烧结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13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烧结炉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内炉移动结构及氮化硅烧结炉,包括多个支撑柱、设置于多个支撑柱上的支撑板一、设置于支撑板一上的多个辊筒一以及可拆卸设置于支撑板一两端的限位块,多个辊筒一沿着支撑板一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辊筒一的顶部可放置内炉,内炉移动结构,当需要移动内炉时,分别拆下支撑板一两端的限位块,在外力的作用下即可拉动或推动内炉,至外部配设的辊道上,使得内炉移动方便,节省了维修加热元件的时间;氮化硅烧结炉通过内炉移动结构,不需要借助其他设备就可方便地将内炉移出外壳,节省了维修加热元件的时间。元件的时间。元件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炉移动结构及氮化硅烧结炉


[0001]本技术属于烧结炉
,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内炉移动结构及氮化硅烧结炉。

技术介绍

[0002]陶瓷的烧结工艺分为排胶和烧结两个过程,陶瓷成型时加入了较多的有机黏合剂和塑化剂等,在烧结时,坯体中大量的有机物熔融、分解、挥发,会导致坯体变形、开裂,由此可见,排胶烧结炉在陶瓷的烧结工艺中不可或缺,对于排胶炉的维修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0003]由于加热元件在烧结炉外壳和内炉之间,当加热元件出现问题的时,需要将内炉移出外壳,才能修理、更换加热元件,现有烧结炉的炉门都是设置在外壳的两端,且内炉通过支撑柱直接支撑在外壳内部,移动十分不方便,需要借助其他设备才能缓慢的移出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炉移动结构及氮化硅烧结炉,可以实现内炉移动方便,提高维修效率。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炉移动结构,包括:
[0006]多个支撑柱;
[0007]设置于多个支撑柱上的支撑板一;
[0008]设置于支撑板一上的多个辊筒一,多个辊筒一沿着支撑板一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辊筒一的顶部可放置内炉;以及
[0009]可拆卸设置于支撑板一两端的限位块。
[0010]可选地,多个支撑柱分为两排布置,每排至少有两个支撑柱,且每排支撑柱的顶部均刚性连接有支撑板一。
[0011]可选地,所述支撑板一开设有多个凹槽一,每个凹槽一内均用于设置辊筒一。
[0012]可选地,所述凹槽一的两端的深度小于中间的深度,所述凹槽一的两端分别支承辊筒一的两端。
[0013]可选地,所述支撑板一的两端均开设有定位螺孔,所述限位块通过螺钉固定于支撑板一的两端,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内炉移动。
[0014]可选地,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至少一个L形通槽。
[0015]一种氮化硅烧结炉,包括如上所述的内炉移动结构、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内炉本体,所述内炉移动结构设置于内炉本体的底部和外壳的内底部之间。
[0016]可选地,所述内炉本体的内底部上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板二和设置于支撑板二上的多个辊筒二,多个所述辊筒二的顶部可放置载有产品的承烧板。
[0017]可选地,两个平行的支撑板二刚性连接于内炉本体的内底部。
[0018]可选地,所述支撑板二开设有多个凹槽二,每个凹槽二内均用于设置辊筒二。
[0019]可选地,所述凹槽二的两端的深度小于中间的深度,所述凹槽二的两端分别支承辊筒二的两端。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内炉移动结构,当需要移动内炉时,分别拆下支撑板一两端的限位块,在外力的作用下即可拉动或推动内炉,至外部配设的辊道上,使得内炉移动方便,节省了维修加热元件的时间;此外,也便于检修任何位于内炉与外壳之间的零件;当需要固定内炉时,多个辊筒一起到支撑作用,同时用限位块固定内炉。
[0021]本技术提供的氮化硅烧结炉,通过内炉移动结构,不需要借助其他设备就可方便地将内炉移出外壳,节省了维修加热元件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烧结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的A区放大图;
[0024]图3为图1中的B区放大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烧结炉的正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0、移动结构;11、支撑柱;12、支撑板一;121、凹槽一;122、定位螺孔;13、辊筒一;131、辊轴一;14、限位块;141、L形通槽;15、螺钉;20、外壳;30、内炉本体;40、传送机构;41、支撑板二;411、凹槽二;42、辊筒二;421、辊轴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炉移动结构,包括:多个支撑柱11、设置于多个支撑柱11上的支撑板一12、设置于支撑板一12上的多个辊筒一13以及可拆卸设置于支撑板一12两端的限位块14,多个辊筒一13沿着支撑板一12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辊筒一13的顶部可放置内炉。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炉移动结构10,当需要移动内炉时,分别拆下支撑板一12两端的限位块14,在外力的作用下即可拉动或推动内炉,至外部配设的辊道上,使得内炉移动方便,节省了维修加热元件的时间;此外,也便于检修任何位于内炉与外壳20之间的零件;当需要固定内炉时,多个辊筒一13起到支撑作用,同时用限位块14固定内炉。
[0032]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多个支撑柱11分为两排布置,每排至少有两个支撑柱11,且每排支撑柱11的顶部均刚性连接有支撑板一12,具体地,是设置两排平行的一字形分布的支撑柱11,每排支撑柱11沿着内炉的长度方向分布,如此,可以用最少的部件保证放置于辊筒一13上的内炉的平衡。
[003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5,支撑板一12开设有多个凹槽一121,每个凹槽一121内均用于设置辊筒一13,具体地,凹槽一121的两端的深度小于中间的深度,凹槽一121的两端分别支承辊筒一13的两端,如此,辊筒一13的辊轴一131可以卡接在凹槽一121的两端,辊
轴一131的转动部分与凹槽一121的中间部分间隙配合,不会妨碍到辊轴转动。
[0034]本实施例中,支撑板一12的两端均开设有定位螺孔122,限位块14通过螺钉15固定于支撑板一12的两端,限位块14用于限制内炉移动,防止内炉在载荷时发生移动,上述限位板在拧下螺钉15后,即可取下限位板,定位螺孔122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及3个以上,具体根据需要确定。
[0035]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限位块14上开设有至少一个L形通槽141,螺钉15拧紧时其位于L形通槽141的底端,限位板在拧松螺钉15后,移动限位板,使螺钉15位于L形通槽141的顶部,限位板相对内炉下移,如此,不用拆下限位板,就可解除对内炉的限制。
[0036]一种氮化硅烧结炉,包括如上所述的内炉移动结构10、外壳20以及设置于外壳20内的内炉本体30,所述内炉移动结构10设置于内炉本体30的底部和外壳20的内底部之间。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氮化硅烧结炉,通过内炉移动结构10,不需要借助其他设备就可方便地将内炉移出外壳20,节省了维修加热元件的时间。
[0038]本实施例中,内炉本体30的内底部上设置有传送机构40,传送机构40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板二41和设置于支撑板二41上的多个辊筒二42,多个辊筒二42的顶部可放置载有产品的承烧板,当产品需要烧结时,只需将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炉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柱(11);设置于多个支撑柱(11)上的支撑板一(12);设置于支撑板一(12)上的多个辊筒一(13),多个辊筒一(13)沿着支撑板一(12)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辊筒一(13)的顶部可放置内炉;以及可拆卸设置于支撑板一(12)两端的限位块(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炉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支撑柱(11)分为两排布置,每排至少有两个支撑柱(11),且每排支撑柱(11)的顶部均刚性连接有支撑板一(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炉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一(12)开设有多个凹槽一(121),每个凹槽一(121)内均用于设置辊筒一(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炉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一(121)的两端的深度小于中间的深度,所述凹槽一(121)的两端分别支承辊筒一(13)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内炉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一(12)的两端均开设有定位螺孔(122),所述限位块(14)通过螺钉(15)固定于支撑板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亮文金桃朱福林肖立谢山穗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凯新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