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雪专利>正文

便于做东北秧歌舞蹈动作及技巧的手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07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做东北秧歌舞蹈动作及技巧的手绢,涉及舞蹈手绢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转手绢时,手绢容易脱手飞出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手绢本体,所述手绢本体的一侧表面上连接有纱布层,所述纱布层为圆环型,所述纱布层与所述手绢本体形成绕指腔。绕指腔。绕指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做东北秧歌舞蹈动作及技巧的手绢


[0001]本技术涉及舞蹈手绢的
,具体是一种便于做东北秧歌舞蹈动作及技巧的手绢。

技术介绍

[0002]东北秧歌舞蹈手绢是一种带有八个角的手绢,在舞蹈演出时,被演员拿在手里进行舞蹈表演的,演员用手绢做出各种舞蹈动作。
[0003]转手绢是舞蹈演员用舞蹈手绢做的比较常见的一个舞蹈动作,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在转手绢时,人会用食指将手绢顶起,再转动手绢,而手绢在转动时,若是食指不在手绢中心的位置,就会出现手绢脱手飞出去的现象,使得舞蹈动作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即转手绢时,手绢容易脱手飞出去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做东北秧歌舞蹈动作及技巧的手绢,其包括手绢本体,所述手绢本体的一侧表面上连接有纱布层,所述纱布层为圆环型,所述纱布层与所述手绢本体形成绕指腔。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绢时,食指由圆环的纱布层伸入到绕指腔内,对手绢进行转动,此时,纱布层在重力作用下会自动向下垂,转动时向下垂的纱布层能够对手绢起到限位作用,即手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朝脱离手的方向运动时,纱布层会被食指所阻挡,使食指一直能够处于绕指腔内,进而保证转手绢时,手绢不会脱手飞出。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纱布层在其外侧边与所述手绢本体相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绕指腔内的空间,使纱布层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绢本体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凸棱一和凸棱二,以将所述手绢本体由内向外依次分隔成一把位、二把位和三把位。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一把位、二把位和三把位,能够分别对应不同的舞蹈动作,根据所需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而拿取不同的把位,使演出者更方便做出动作与技巧,并且动作更加优美,同时,设置出不同的把位也能够起到标记作用,以使演出者能够根据舞蹈动作快速抓取到合适的把位内,避免演出者抓取位置不准确。
[0010]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1]1、通过设置纱布层与手绢本体形成绕指腔,能够更加方便演出者做出转手绢的动作,并且,纱布层与食指相配合,实现对手绢本体的限位,防止在转手绢的过程中,手绢在离心力作用下,会脱手飞出。
[0012]2、设置不同把位,来对应不同组舞蹈动作,使演出者在对应需要做出舞蹈动作时,能够快速准确的抓取到最合适的舞蹈动作的把位。
附图说明
[0013]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5]图3示出了A

A处局部的剖视图。
[0016]附图标记:1、手绢本体;11、二把位;12、三把位;2、纱布层;21、绕指腔;22、一把位;3、凸棱一;4、凸棱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做东北秧歌舞蹈动作及技巧的手绢,包括手绢本体1,手绢本体1为舞蹈所用的八角手绢,手绢本体1由四层布料重叠后,缝制而成,以保证手绢本体1沿周向的质量是均匀的,使手绢转动时,各方向的离心力是均匀的,以保证转动的稳定性,手绢的一侧表面上通过用棉线缝纫连接有纱布层2,纱布层2为千禧麻材料制成,纱布层2为圆环型,其中纱布层2的内环能够使食指伸入,纱布层2与手绢本体1同轴设置,使得食指由内环伸入后能够顶到手绢本体1的圆心处。
[0019]纱布层2在其最外侧边与手绢本体1通过棉线缝纫连接,以使纱布层2与手绢本体1形成绕指腔21,且在纱布层2的外侧边进行连接,以增大绕指腔内21的空间,使纱布层2能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
[0020]当演出者需要做转手绢的动作时,将食指由纱布层2中间的圆环伸入到绕指腔21内,再开始转动手绢本体1,人的食指顶着手绢本体1,手绢本体1在上方,此时,纱布层2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向下垂,手绢转动时,下垂的纱布层2能够对手绢起到限位作用,即手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朝脱离手的方向运动时,纱布层2会被食指阻挡住,使食指能够一直处于在绕指腔21内,进而保证手绢不会脱离手飞出,使演出者在转手绢时,能够更加稳定,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够保证转动手绢时,手绢不易脱手。
[0021]手绢本体1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凸棱一3和凸棱二4,凸棱一3的直径小于凸棱二4的直径,凸棱二4的质量大于凸棱一3的质量设置,并且凸棱一3和凸棱二4与纱布层2同轴设置,凸棱一3与凸棱二4将手绢本体1由内到外依次分隔成一把位22、二把位11和三把位12。
[0022]设置三个把位能够分别对应不同的舞蹈动作,演出者根据所需要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而拿取不同的把位,使演出者能够更快速准确的抓取到手绢本体1上最适合做相应舞蹈动作的把位,并且抓取到合适的把位,能够使演出者更加方便做出舞蹈动作与技巧,舞蹈动作也会更加优美。
[0023]设置出不同的把位也能够起到标记作用,因为演出者在演出时,是需要将多个手绢花舞蹈动作及技巧连贯性的表演出来的,两个舞蹈动作衔接速度很快,所以演出者需要连续性的记忆多个舞蹈动作,并加以熟练的训练,而在演出时,若是手绢上没有准确的位置标注,舞蹈动作的衔接速度又要求快,那么演出者就很难抓取到手绢上合适的位置,导致舞蹈动作不仅做的不连贯还会使手绢不能完全展开,导致舞蹈动作不优美,同时,抓取不到合适的位置,也会增加舞蹈动作的难度性,给演出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本技术中的便于做东北秧歌舞蹈动作及技巧的手绢,设置出三个把位,能够给有演出者作为一种提示,这样在演出者需要做动作时,就能够根据舞蹈动作准确的找到对应的把位,进而抓取到合适
的位置,不仅使手绢能够完全展开,还能够降低演出者的操作难度,使舞蹈动作能够更简单,更便于初学者的科学规范的学习和演出。
[0024]举例说明不同把位内对应的舞蹈动作:
[0025]当抓取一把位22时,适用于“里挽花”、“里片花”、“外片花”等舞蹈动作,同时,也适用于手绢基本训练技巧中的“顶绢”等动作。
[0026]当抓取二把位11时,适用于“里顺八片”等舞蹈动作。
[0027]当抓取三把位12时,适用于手绢基本训练技巧中的“立绢”等动作。
[002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是对三种把位做出的几种舞蹈动作的举例,每个把位对应的舞动动作并不仅限于上述所述的几种。
[0029]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纱布层2与手绢本体1形成绕指腔21,能够更加方便演出者做出转手绢的动作,并且,纱布层2与食指相配合,实现对手绢本体1的限位,防止在转手绢的过程中,手绢在离心力作用下,会脱手飞出。设置不同把位,来对应不同组舞蹈动作,使演出者在对应需要做出舞蹈动作时,能够快速准确的抓取到最合适的舞蹈动作的把位。
[0030]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做东北秧歌舞蹈动作及技巧的手绢,包括手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绢本体(1)的一侧表面上连接有纱布层(2),所述纱布层(2)为圆环型,所述纱布层(2)与所述手绢本体(1)形成绕指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做东北秧歌舞蹈动作及技巧的手绢,其特征在于:所述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
申请(专利权)人:李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