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炮用惯导安装用抗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896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炮用惯导安装用抗冲装置,包括用于与载体基座固定连接的外框架、固定安装惯性组件的内框架和连接内外框架的四组减震构件;外框架由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和左右两侧板通过螺钉可拆卸式连接构成,在上安装板上和下安装板上均设置有安装孔,上安装板为正安装基准,下安装板为倒置安装基准;内框架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惯性组件的安装腔;内框架的四个外边角部位分别通过四组减震构件与外框架的四个内边角部位连接,使内框架整体悬装于外框架内;四组减震构件均由位于两端的金属法兰板及两端分别与两金属法兰板硫化固定连接的减震橡胶体构成。本装置最大程度减少了载体运动对惯性测量组件姿态的影响,且可实现惯性组件的正装或倒置安装。性组件的正装或倒置安装。性组件的正装或倒置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炮用惯导安装用抗冲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惯性导航
,特别涉及一种炮用惯导安装用抗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光纤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正逐步取代传统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在陆用环境中的应用,而安装惯性仪表的惯性测量组件直接与载体基座固联,工作中系统不断受到外界传递来的各种振动、冲击,且光纤陀螺对绕光纤环圈敏感轴的附加角运动非常敏感。复杂的动力学环境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陀螺正常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造成整个系统动态性能的降低,这就给光纤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带来了很多技术难题。对于应用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捷联系统加装减振缓冲装置对于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炮用惯导由于受到载体安装位置的限制,其所受到炮射的冲击是极其严苛的,连续不间断的炮射对惯性测量组件的机械强度和惯性仪表的精度都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设计一种能应对炮射大冲击的抗冲装置必不可少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炮用惯导安装用抗冲装置,该装置可最大程度减少载体运动对惯性测量组件姿态的影响。
[0005]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炮用惯导安装用抗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载体基座固定连接的外框架、固定安装惯性组件的内框架和连接内外框架的四组减震构件;
[0007]所述外框架由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和左右两侧板通过螺钉可拆卸式连接构成,在上安装板上和下安装板上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上安装板为正安装基准,所述下安装板为倒置安装基准;所述内框架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惯性组件的安装腔;所述内框架的四个外边角部位分别通过四组减震构件与外框架的四个内边角部位连接,使内框架整体悬装于外框架内;
[0008]所述四组减震构件均由位于两端的金属法兰板及两端分别与两金属法兰板硫化固定连接的减震橡胶体构成。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橡胶体的前后两侧面上设置有内凹对称的圆弧面,在减震橡胶体内沿前后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竖向通孔。
[0010]进一步的:在外框架的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及两侧板上均设置有方形减重挖空和长圆形减重孔。
[0011]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外框架、内框架和减震构件的组合连接结构,实现了惯性组件与载体基座的振动缓冲隔离,从而最大程度减少载体运动对惯性测量组件姿态的影响。
[0013]2、本技术的外框架设置有正安装基准部和倒置安装基准部,选用不同的安装基准部与载体基座固联,可实现惯性组件的正装和倒置安装,拓展了惯性组件的安装适用
环境。
[0014]3、本技术内框架和外框架采用内外嵌套的布置结构,可最大程度的减小装置的占用空间,较好的满足了适用环境的小空间使用要求;另外,封闭外框架设计,保证惯性组件不会被人为磕碰,损伤精度,也可保证在受到冲击时惯性组件运动行程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正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倒置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减震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0020]一种炮用惯导安装用抗冲装置,请参见图1

4,其专利技术点为:主要包括外框架1,内框架3和四组减震构件4。所述外框架用于与载体基座5固定连接,所述内框架用于固定惯性组件,所述四组减震构件用于连接外框架和内框架。
[0021]所述外框架为由侧板1.1(左右相对设置)、上安装板1.2及下安装板1.3通过螺钉连接构成的可拆卸式组合框架结构。该抗冲装置要求构成外框架的两侧侧板、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及内框架均采用高强度、高刚度和低密度的合金材料,防止大冲击对抗冲装置带来机械性损伤。
[0022]该抗冲装置实现将惯性测量组件2安装于内框架内上(具体的,惯性组件的上端部与内框架的上端部通过螺钉连接),内框架的外部四角部位各通过一组减震构件与通外框架的内侧四角部位连接,隔绝载具大机动带来的刚性冲击。该抗冲装置要求惯性测量组件的质心位于组减震构件的所形成的平面内,避免偏心给惯性测量组件带来附加的角速度;该抗冲装置可以为惯性测量组件提供足够大的行程,防止惯性测量组件在大过载的情况下与载具发生磕碰;该抗冲装置要求减震构件具有适合的截面形状,保证其在大过载的情况下转动角度尽量小,保证其在大过载的情况下不发生撕裂、开胶。在本实施例中,减震构件由位于两端的金属法兰板4.1及两端分别与两金属法兰板硫化固定连接的减震橡胶体4.2构成。两端的金属法兰板分别与外框架和内框架固定连接。中部的减震橡胶体需要在前后两侧面及橡胶体的内部提供橡胶体压缩变形的空间。在本技术中,减震橡胶体的形状优选采用前后两侧面上设置有内凹对称的圆弧面4.2.1,在减震橡胶体内沿前后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竖向通孔4.2.2。该装置外框架的上、下安装板具有相应的安装孔且安装面有必要的加工精度,与载具安装面的良好接触可减少上、下安装板的非必要变形。该抗冲装置在满足惯性测量组件的行程的前提下,整体外形尺寸尽量小。该抗冲装置需做必要的表面处理,即防盐雾、防湿热、防霉菌的三防处理,保证其通过相应的环境试验。
[0023]除上述的主要特征外,在在外框架的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及两侧板上均设置有方形减重挖空和长圆形减重孔,以实现装置的轻量化。
[0024]本技术所述炮用惯导安装用抗冲装置结构形式简单,外形尺寸小,能够满足载具所提供的安装要素,解决了大过载后惯性导航系统难以保持姿态角的难题,解决了开放式抗冲装置缺乏对惯性测量组件防护能力的问题,在多次连续炮射冲击后依然能保持高精度的复位精度。
[0025]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以的,因此,本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炮用惯导安装用抗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载体基座固定连接的外框架、固定安装惯性组件的内框架和连接内外框架的四组减震构件;所述外框架由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和左右两侧板通过螺钉可拆卸式连接构成,在上安装板上和下安装板上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上安装板为正安装基准,所述下安装板为倒置安装基准;所述内框架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惯性组件的安装腔;所述内框架的四个外边角部位分别通过四组减震构件与外框架的四个内边角部位连接,使内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赵帅刘伟单铁华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七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