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83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1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采用穿轴柔性电路板和第一转接电路板结合去连接分别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器件,穿轴柔性电路板横跨于转轴机构,在第一壳体设置第一转接电路板,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穿过第一壳体的第一过孔后与第一转接电路板电性连接。将第一环形密封组件围绕穿轴柔性电路板与第一转接电路板的连接处设置,第一环形密封组件形成对穿轴柔性电路板第一端的完整密封路径,可对第一壳体的第一过孔处X方向和Y方向实现防尘防水,使第一壳体内部和外界之间隔离,在有限空间的情况下,使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处达到IPX7及以上防尘防水能力。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开合过程中,穿轴柔性电路板能保持可靠固定在第一壳体。保持可靠固定在第一壳体。保持可靠固定在第一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具有柔性屏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在展开时可提供较大的显示面积,而在折叠后整体结构紧凑而易于收纳。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转轴机构和分别设于转轴机构两侧的壳体,两个壳体可以相对转轴机构转动以使两个壳体相对展开或折叠。两个壳体内设置印制电路板或其它器件,两个壳体内的器件可通过穿轴柔性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穿轴柔性电路板穿过转轴机构,且穿轴柔性电路板的两端分别穿入两个壳体并连接至相应的器件。现有可折叠电子设备中的壳体在穿轴柔性电路板穿过的位置容易进尘或进水,造成壳体内器件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可折叠电子设备中的壳体在穿轴柔性电路板穿过的位置容易进尘或进水而造成壳体内器件失效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转轴机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穿轴柔性电路板、第一转接电路板和第一环形密封组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转动连接于转轴机构的两侧,以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过孔。第一转接电路板设于第一壳体。穿轴柔性电路板的中部横跨于转轴机构,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穿设于第一过孔并与第一转接电路板电性连接,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二壳体。第一环形密封组件围绕穿轴柔性电路板与第一转接电路板的连接处设置,用于密封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第一过孔之间的间隙。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采用穿轴柔性电路板和第一转接电路板结合去连接分别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器件,穿轴柔性电路板横跨于转轴机构,在第一壳体设置第一转接电路板,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穿过第一壳体的第一过孔后与第一转接电路板电性连接。将第一环形密封组件围绕穿轴柔性电路板与第一转接电路板的连接处设置,第一环形密封组件形成对穿轴柔性电路板第一端的完整密封路径,可对第一壳体的第一过孔处X方向和Y方向实现防尘防水,使第一壳体内部和外界之间隔离,在有限空间的情况下,使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处达到IPX7及以上防尘防水能力。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开合过程中,穿轴柔性电路板能保持可靠固定在第一壳体。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一转接电路板电连接,第一环形密封组件环绕第一连接器设置。通过在穿轴柔性电路板和第一转接电路板之间设置第一连接器,使穿轴柔性电路板和第一转接电路板在厚度方向形成一定间距,以放置第一环形密封组件,在第一壳体的第一过孔处形成对穿轴柔性电路板第一端的完整密封防水路径,并实现穿轴柔性电路板和第一转接电
路板的电连接。
[0008]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环形密封组件的同一侧贴设于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第一壳体,该第一环形密封组件结构紧凑,而且容易装配,第一环形密封组件形成对穿轴柔性电路板第一端的完整密封路径,使第一壳体内部和外界之间隔离。
[0009]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环形密封组件包括环形密封胶和环形刚性板,环形刚性板通过环形密封胶贴设于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第一壳体。采用环形密封胶将环形刚性板固定在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第一壳体上。环形密封胶和环形刚性板形成对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的完整密封路径,外部的尘或水不能通过第一壳体的第一过孔进入到第一壳体内部,使第一壳体内的器件得到有效保护。采用具有一定的刚性的环形刚性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为穿轴柔性电路板变形过大而对第一环形密封组件的推顶作用,提升第一环形密封组件的密封效果。
[0010]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环形密封胶为一体层状结构,比如采用背胶,这种装配方式操作方便。
[0011]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环形密封胶包括第一环形胶和第二环形胶,第二环形胶位于第一环形胶的径向外部,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环形刚性板的内环区域通过第一环形胶粘接,第一壳体和环形刚性板的外环区域通过第二环形胶粘接。这种方式可降低胶体用料,尺寸公差容易控制。
[0012]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为平面延伸部,平面延伸部和第一转接电路板电性连接。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穿入第一壳体的第一过孔后以平面延伸部的方式与第一转接电路板连接,这样能实现穿轴柔性电路板和第一转接电路板的电性连接。
[0013]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为弯折部,弯折部和第一转接电路板电性连接。当第一过孔设置在第一壳体靠近转轴机构的位置时,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第一转接电路板的位置更靠近转轴机构设置,这样第一壳体在X方向可形成更大空间,以在第一壳体上容置更多的器件。
[0014]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弯折部的末端支撑在第一壳体上,弯折部的另一端通过支撑组件支撑在第一壳体上。在一个平面上对弯折部提供两个支撑位置,实现弯折部的可靠支撑。
[0015]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弯折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部、过渡连接部和第二平面部,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相间隔设置,第一平面部伸入第一过孔设置,第二平面部远离过渡连接部的一端作为弯折部的末端并支撑在第一壳体上,第二平面部和第一转接电路板电性连接。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分别位于第一平面部的两侧,第一垫片的两侧分别连接于第二平面部和第一平面部,第二垫片的两侧分别连接于第一平面部和第一壳体。第一平面部通过第二垫片支撑在第一壳体上,第二平面部通过第一垫片支撑在第一平面部上,这样能对弯折部远离其末端的部分进行支撑。
[0016]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弯折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部、过渡连接部和第二平面部,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相间隔设置,第一平面部伸入第一过孔设置,第二平面部远离过渡连接部的一端作为弯折部的末端并支撑在第一壳体上,第二平面部和第一转接电路板电性连接。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垫片,第一垫片的两侧分别连接于第二平面部和第一平面部,第一平面部背对第一垫片的一侧连接于第一壳体上。这样能实现对弯折部远离转轴机构的部分进行支撑,并形成对穿轴柔性电路板的保护。
[0017]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穿轴柔性电路板为完全柔性电路板,穿轴柔性电路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机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穿轴柔性电路板、第一转接电路板和第一环形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机构的两侧,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能够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穿轴柔性电路板的中部横跨于所述转轴机构,所述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过孔并与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环形密封组件围绕所述穿轴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的连接处设置,用于密封所述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过孔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密封组件环绕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组件的同一侧贴设于所述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组件包括环形密封胶和环形刚性板,所述环形刚性板通过所述环形密封胶贴设于所述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壳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胶为一体层状结构;或,所述环形密封胶包括第一环形胶和第二环形胶,所述第二环形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胶的径向外部,所述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环形刚性板的内环区域通过所述第一环形胶粘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环形刚性板的外环区域通过所述第二环形胶粘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为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和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电性连接;或,所述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为平面延伸部,所述平面延伸部和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穿轴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为所述弯折部时,所述弯折部的末端支撑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弯折部的另一端通过支撑组件支撑在所述第一壳体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部、过渡连接部和第二平面部,所述第一平面部和所述第二平面部相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平面部伸入所述第一过孔设置,所述第二平面部远离所述过渡连接部的一端作为所述弯折部的末端并支撑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洋刘旭良侯壮贾王欢马春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