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光纤光源的一次性医用超微型电子内窥镜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74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光纤光源的一次性医用超微型电子内窥镜头结构,包括封装外壳体;封装外壳体内部设置有摄像传感器和光导片;光导片的中部具有通孔,摄像传感器的前端嵌入固定在光导片的通孔内;摄像传感器的外周于光导片的后端布置有若干光纤光源;摄像传感器的电性端子上连接有影像线AVOUT、信号线CLK、电源线VDD以及接地线GND。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镜头前端设置了光导片,光导片有利于将光进行散射,散射后的光穿透光导片到达外部,克服了光纤光源在发光时呈现光圈导致光源散发不均匀的情况,使得光分散更均匀,能够使得影像区域具有更加均匀广泛的光线,便于内窥镜的观察。便于内窥镜的观察。便于内窥镜的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光纤光源的一次性医用超微型电子内窥镜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光纤光源的一次性医用超微型电子内窥镜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内窥镜(endoscopy)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集光、机、电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它采用尺寸极小的电子成像元件—CCD(电荷耦合器件),将所要观察的腔内物体通过微小的物镜光学系统成像到CCD上,然后通过导像纤维束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送到图像处理系统上,最后在监视器上输出处理后的图像,供医生观察和诊断。
[0003]医用内窥镜是直接用来观察人体内脏器官的组织形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在向医学渗透,微电子学、计算机技术、超声技术、自动化技术使得医用内窥镜得到发展,各种各样的内窥镜相继产生,其功能不断扩展,成为集检查、诊断、治疗、手术为一体的系列产品。
[0004]电子内窥镜的前端必须要布置光源,否则不能够观察到人体内部结构。现有技术中的光源设计不合理,光源散发出来的光呈现四个光圈,光的均匀性差,使得成像效果较差,影响医生的检查和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光纤光源的一次性医用超微型电子内窥镜头结构。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光纤光源的一次性医用超微型电子内窥镜头结构,包括封装外壳体;封装外壳体内部设置有摄像传感器和光导片;
[0007]光导片的中部具有通孔,摄像传感器的前端嵌入固定在光导片的通孔内;摄像传感器的外周于光导片的后端布置有若干光纤光源;
[0008]摄像传感器的电性端子上连接有影像线AVOUT、信号线CLK、电源线VDD以及接地线GND;
[0009]封装外壳体的内部填充有灌封胶体,封装外壳体的尾部设置有绝缘保护线,绝缘保护线用于包裹光纤光源、影像线AVOUT、信号线CLK、电源线VDD以及接地线GND;绝缘保护线和封装外壳体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套管。
[0010]本技术优选的方案中,摄像传感器为CCD传感器或者CMOS传感器。
[0011]本技术优选的方案中,摄像传感器的外周均匀分布有4个光纤光源。
[0012]本技术优选的方案中,绝缘保护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接插件,接插件内设置有多个电性端子分别与光纤光源、影像线AVOUT、信号线CLK、电源线VDD、接地线GND电性连接;接插件内填充有灌封胶体。
[0013]本技术优选的方案中,光纤光源、影像线AVOUT、信号线CLK、电源线VDD以及接地线GND的颜色不相同。
[0014]本技术优选的方案中,光导片为圆形。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技术的光源选择光纤光源,具有较小的尺寸,便于安装在超微型的电子内窥镜中,同时为了克服光纤光源在发光时呈现光圈导致光源散发不均匀的情况,本技术在镜头前端设置了光导片,光导片有利于将光进行散射,散射后的光穿透光导片到达外部,使得光分散更均匀,能够使得影像区域具有更加均匀广泛的光线,便于内窥镜的观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电子内窥镜头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套管部分和接插件部分;
[0018]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摄像传感器和光导片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电子内窥镜头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电子内窥镜头的光源散射示意图;
[0021]图5为未布置光导片时的光源散射示意图。
[0022]其中,1、封装外壳体;2、摄像传感器;3、光纤光源;4、光导片;5、影像线AVOUT;6、信号线CLK;7、电源线VDD;8、接地线GND;9、灌封胶体;10、绝缘保护线;11、套管;12、接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光纤光源3的一次性医用超微型电子内窥镜头结构,包括封装外壳体1;封装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摄像传感器2和光导片4。
[0024]封装外壳体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外形和材质,一般选择塑胶材质和圆形结构。摄像传感器2是主要的成型元件,一般地,摄像传感器2可以为CCD传感器或者CMOS传感器。光导片4可以选择有机材质,例如亚克力透明材质,光导片4可以优选为圆形。
[0025]光导片4的中部具有通孔,通孔的形状和尺寸与摄像传感器2相匹配。摄像传感器2的前端嵌入固定在光导片4的通孔内,两者可以在灌封胶体9的作用下固定紧密,也可以单独使用其他胶水预先固定。
[0026]摄像传感器2的外周于光导片4的后端布置有若干光纤光源3。从光源分散的情况来看,光源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因此在镜头的中心处的光线更加密集,镜头的边缘区域光线更加稀疏,或者两个光源之间区域光线也会比镜头的中心处稀疏,因此将光纤光源3设置在镜头外周,然后通过光导片4来实现光线的均匀分布,减少不同区域的光线分布差距;使得散发出来到镜头周边和前方的光线更加均匀。
[0027]摄像传感器2的电性端子上连接有影像线AVOUT5、信号线CLK、电源线VDD7以及接地线GND8;上述线路能够对摄像传感器2进行供电,完成信号的传输。
[0028]封装外壳体1的内部填充有灌封胶体,灌封胶体在灌封前是软化的,灌封后硬化,能够将各个零部件隔离,同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和保护作用,保护内部电路不收外力损坏。
[0029]封装外壳体1的尾部设置有绝缘保护线10,绝缘保护线用于包裹光纤光源3、影像线AVOUT5、信号线CLK、电源线VDD7以及接地线GND8。绝缘保护线和封装外壳体1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套管11,套管可以选择硬度相对于绝缘保护线更大的塑料材质,避免连接处被拉断。
[0030]本技术的优化实施例中,摄像传感器2的外周均匀分布有4个光纤光源3。
[0031]本技术的优化实施例中,绝缘保护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接插件12,接插件内设置有多个电性端子分别与光纤光源3、影像线AVOUT5、信号线CLK、电源线VDD7、接地线GND电性连接;接插件内填充有灌封胶体。
[0032]接插件是内窥镜头与其他外设连接的接头,例如需要将内窥镜头的信号传输至电脑,则需要使用接插件与电脑或者其他外设的连接端口进行连接即可,即能够实现电能的传输和信号的传递。
[0033]本技术的优化实施例中,光纤光源3、影像线AVOUT5、信号线CLK、电源线VDD7以及接地线GND的颜色不相同,这样便于在连接时不容易出错。
[0034]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光纤光源的一次性医用超微型电子内窥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外壳体;所述封装外壳体内部设置有摄像传感器和光导片;所述光导片的中部具有通孔,摄像传感器的前端嵌入固定在光导片的通孔内;所述摄像传感器的外周于光导片的后端布置有若干光纤光源;所述摄像传感器的电性端子上连接有影像线AVOUT、信号线CLK、电源线VDD以及接地线GND;所述封装外壳体的内部填充有灌封胶体,封装外壳体的尾部设置有绝缘保护线,绝缘保护线用于包裹光纤光源、影像线AVOUT、信号线CLK、电源线VDD以及接地线GND;所述绝缘保护线和封装外壳体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套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光纤光源的一次性医用超微型电子内窥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传感器为CCD传感器或者CMOS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圣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