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补给口的分体滑移式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56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动力补给口的分体滑移式盖板,覆盖或镶嵌于车身钣金上动力补给口对应位置的盖板孔处,包括分体盖板、基座和驱动装置,基座与分体盖板平行布置,驱动装置安装于基座和分体盖板之间,分体盖板由多个小盖板组成,打开盖板时,驱动装置通过丝杆滑块机构驱动行走轴带动小盖板同步向外滑移或边从盖板孔内边向车身内移动边向外打开,直到动力补给口全部露出,基座上的限位槽与行走轴配合,限定小盖板的动作轨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体滑移式盖板,结构简单易加工,总体成本低;便于实现全自动化,用户体验更好、更安全;所有部件隐藏在车身内,外表更美观。外表更美观。外表更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动力补给口的分体滑移式盖板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动力补给口的分体滑移式盖板。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上都具有动力补给口,汽油或柴油车辆有加油口,电动车有充电口,为了安全和美观,通常动力补给口外的车身钣金上附有盖板,遮盖动力补给口。
[0003]动力补给口的盖板大多数为翻转式,盖板打开时与车身基本垂直,占用补给口处的外部空间,可能与加油枪或充电设备干涉。其次,打开或关闭翻转式盖板时,驾驶员先通过车内拉线或车钥匙遥控解锁后,再手动打开和关闭,自动化程度低,而且如果驾驶员忘记手动关闭,是隐藏的不安全因素。
[0004]因此出现了一些滑动式盖板,中国专利CN107042847A公开了一种用于加油口及充电口的自动滑动式盖板系统,连杆带动盖板组件沿平行于车身的方向移动,以及中国专利CN213383874U公开了一种平移油箱门,底座与面板之间通过平衡杆以铰接的方式连接,面板打开的位置与车身平行。以上方案都涉及整体式的滑动式盖板。
[0005]中国专利CN112849276A公开了一种盖体结构,盖体结构由多个分盖体组成,分盖体的三个侧面均为弧形面,分盖体下方连接的轴体与限位块配合,轴体的导柱与轴套的螺旋导槽配合,轴套下部具有从动齿轮。电机经齿圈、从动齿轮驱动轴套转动,轴套的螺旋导槽驱动轴体和分盖体先向外滑动再相对旋开,打开盖体,关闭时动作相反。这个盖体结构的分盖体动作复杂,所以零件结构相应复杂,还有一些较难加工的结构,例如,分盖体的三个弧形侧面,轴套上的螺旋导槽,轴体上的配合块,制造成本都较高;另外,分盖体闭合时,弧形接触面之间很难做到完全贴合,影响盖板的密封性。
[0006]从以上整体滑动式盖板和分盖体的滑动式盖板可见,滑动式盖板有自身的优点:不占用车体外部空间,动力补给操作的体验感更好;便于实现全自动操作,不需人为操作,更简单、安全;背面不会外露,外形美观。滑动式盖板是一种新颖、时尚的盖板形式,但目前还应用较少。未来需要设计出更多结构简单实用的滑移式盖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简洁、密封性更好的新的分体滑移式盖板。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如下构成:
[0009]汽车动力补给口的分体滑移式盖板,位于车身钣金上动力补给口对应位置的盖板孔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盖板、基座和驱动装置;分体盖板由一个圆形盖板等分成的多个小盖板组成,在关闭状态下,多个小盖板拼成完整的分体盖板覆盖或镶嵌于盖板孔;打开盖板时,各小盖板同步沿径向向外滑移,直到动力补给口全部露出至开启状态;基座与分体盖板平行布置,位于分体盖板的远离盖板孔一侧,基座中心开孔以避让动力补给口;驱动装
置安装于基座和分体盖板之间,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多组驱动杆组件、多组传动杆组件,每个小盖板背后安装一组驱动杆组件,相邻的驱动杆组件之间设置一组传动杆组件,动力源的启动和停止由外部控制信号控制;每组驱动杆组件包括驱动齿轮、驱动丝杆、行走轴,长轴状附有外螺纹的驱动丝杆轴线平行于分体盖板沿盖板直径方向布置,驱动齿轮固定在驱动丝杆朝向盖板中心的端部,行走轴垂直安装于小盖板和基座之间,一端与小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基座上对应的限位槽内,驱动丝杆穿过行走轴的内螺纹孔,驱动丝杆和行走轴组成丝杆滑块机构;每组传动杆组件包括传动杆,长轴状传动杆轴线平行于分体盖板沿盖板直径方向布置,还包括固定于传动杆的朝向盖板中心端部的同轴的传动齿轮;基座上安装的支撑柱支撑驱动丝杆和传动杆;驱动齿轮与相邻的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再与下一个驱动齿轮啮合,依此类推,所有齿轮围成闭合的圆形,其中一个驱动齿轮转动,其他驱动齿轮和驱动丝杆同步同向转动,通过丝杆滑块机构驱动行走轴和小盖板同步同向滑移。
[0010]行走轴可以由连接体和导向销轴取代,连接体为曲轴状零件,包含盖板连接柱、轨迹轴、薄片形的曲柄臂、曲柄销四个部位,盖板连接柱和轨迹轴为短轴状且轴线平行,分置于两个曲柄臂两侧,圆柱形的曲柄销位于两个曲柄臂之间,轴线与盖板连接柱平行,盖板连接柱与小盖板固定,轨迹轴插入基座的限位槽内;导向销轴侧面开有内螺纹通孔,导向销轴端面上开通孔,通孔与内螺纹通孔轴线垂直,驱动丝杆穿过导向销轴的内螺纹孔;导向销轴端面与连接体的曲柄臂间有间隙;轨迹轴与基座上限位槽间隙配合,限位槽纵截面形状为槽底先平直,在接近基座中心逐渐变浅,变浅的一段为弧形,小盖板打开时,先从镶嵌于盖板孔的位置边向车身内部方向移动边径向打开,避开盖板孔后,沿径向滑移打开;反之,关闭时,小盖板先向基座中心滑移,然后边径向关闭边垂直向盖板孔移动,直到镶嵌于盖板孔。
[0011]基座的限位槽长度方向在朝向基座中心一端开圆形限位孔,连接体的轨迹轴与限位槽接触的端部为限位球,限位球直径大于轨迹轴直径,限位孔直径小于限位球直径,限制球体完全脱出,限位孔和限位球直径的大小决定盖板垂直方向的最终位置。
[0012]连接体需分成上下两个零件,将导向销轴端面的通孔套入连接体的曲柄销后,再将两个分体零件固定连接。
[0013]动力源为电机和齿轮传动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本技术的分体滑移式盖板的方案,使用简单的丝杆滑块机构,各零件也没有特殊造型和较难加工的特征,结构简单易加工,总体成本低。
[0016]本技术的盖板开关过程便于实现全自动化,不必人工辅助,用户体验更好、也更安全。
[0017]所有机构无论盖板开关状态都置于车身内部,不占用外部空间,避免与加油枪或充电设备干涉,操作方便且更美观。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技术的分体滑移式盖板的爆炸图;
[0019]图2:本技术的分体滑移式盖板的立体装配图;
[0020]图3:图2的A局部放大图;
[0021]图4:本技术的分体滑移式盖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23]需要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所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言,仅是为了简化描述,而非指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汽车动力补给口500(加油口或充电口)的分体滑移式盖板,覆盖于或镶嵌于盖板孔100处,盖板孔100是在车身钣金上动力补给口500对应位置的开孔,开启和关闭分体滑移盖板使动力补给口500处于外露或隐藏状态。
[0025]本技术的分体滑移式盖板包括分体盖板200,分体盖板200的直径或大于盖板孔100覆盖于盖板孔100内壁,或等于盖板孔100直径镶嵌于盖板孔100内。
[0026]分体盖板200由一个圆形盖板等分成的多个小盖板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动力补给口的分体滑移式盖板,位于车身钣金上动力补给口(500)对应位置的盖板孔(100)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盖板(200)、基座(400)和驱动装置(300);所述分体盖板(200)由一个圆形盖板等分成的多个小盖板(210)组成,在关闭状态下,多个所述小盖板(210)拼成完整的所述分体盖板(200)覆盖或镶嵌于所述盖板孔(100);打开分体滑移式盖板时,各所述小盖板(210)同步沿径向向外滑移,直到所述动力补给口(500)全部露出至开启状态;所述基座(400)与所述分体盖板(200)平行布置,位于所述分体盖板(200)的远离所述盖板孔(100)一侧,所述基座(400)中心开孔以避让所述动力补给口(500);所述驱动装置(300)安装于所述基座(400)和所述分体盖板(200)之间,所述驱动装置(300)包括动力源(310)、多组驱动杆组件(320)、多组传动杆组件(330),每个所述小盖板(210)背后安装一组所述驱动杆组件(320),相邻的所述驱动杆组件(320)之间设置一组所述传动杆组件(330),所述动力源(310)的启动和停止由外部控制信号控制;每组所述驱动杆组件(320)包括驱动齿轮(321)、驱动丝杆(322)、行走轴(323),长轴状附有外螺纹的所述驱动丝杆(322)轴线平行于所述分体盖板(200)沿盖板直径方向布置,所述驱动齿轮(321)固定在所述驱动丝杆(322)朝向盖板中心的端部,所述行走轴(323)垂直安装于所述小盖板(210)和所述基座(400)之间,一端与所述小盖板(210)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基座(400)上对应的限位槽(410)内,所述驱动丝杆(322)穿过所述行走轴(323)的内螺纹孔,所述驱动丝杆(322)和所述行走轴(323)组成丝杆滑块机构;每组所述传动杆组件(330)包括传动杆(332),长轴状所述传动杆(332)轴线平行于所述分体盖板(200)沿盖板直径方向布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传动杆(332)的朝向盖板中心端部的同轴的传动齿轮(331);所述基座(400)上安装的支撑柱(420)支撑所述驱动丝杆(322)和所述传动杆(332);所述驱动齿轮(321)与相邻的所述传动齿轮(331)啮合,所述传动齿轮(331)再与下一个所述驱动齿轮(321)啮合,依此类推,所有齿轮围成闭合的圆形,所述动力源(310)其中一个所述驱动齿轮(321)转动,其他所述驱动齿轮(321)和所述驱动丝杆(322)同步同向转动,通过丝杆滑块机构驱动所述行走轴(323)和所述小盖板(210)同步同向滑移。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嘉炜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纳汽车镜像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