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的转接板及通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以太网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的转接板及通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与迭代更新,目前大部分新的车型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车载以太网来实现大量的数据传输以适应与日俱增的功能叠加,由于车载以太网较传统以太网存在本质区别,不可直接与PC通讯,实际在研发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3]随着车载网关逐渐集成百兆及千兆车载以太网,单个产品通常具有多路车载以太网,常规的电脑一般只有一个网口(TX),要实现多路车载以太网同时调试比较困难;市面上买到的车载以太网转接板使用起来稳定性比较差,且只有100Base
‑
T1到100Base
‑
Tx的转接,用来研发及测试时时常无法区分问题出自待测产品还是转接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的转接板及通讯系统,其通过将车载以太网信号转换到USB接口进行传输,方便PC机调试多路车载以太网,通过USB接口与PC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第一PHY模块,所述第一PHY模块通过车载以太网接口连接车载以太网设备,所述第一PHY模块能够将车载以太网信号从车载以太网接口转换到RGMII接口进行传输;第二PHY模块,所述第二PHY模块通过RGMII接口与所述第一PHY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二PHY模块能够将车载以太网信号从RGMII接口转换到USB接口进行传输,所述第二PHY模块通过所述USB接口连接PC机,在传输车载以太网信号的同时通过USB接口进行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CU模块,所述MCU模块与所述第一PHY模块及所述第二PHY模块相连接,用于切换所述第一PHY模块对于千兆车载以太网信号和百兆车载以太网信号的支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模块连接有第一拨码开关,所述第一PHY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拨码开关切换千兆车载以太网/百兆车载以太网的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模块连接有第二拨码开关,所述第二拨码开关用于切换车载以太网的Master/Slave工作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HY模块包括第一PHY芯片,所述第一PHY芯片的型号为RTL9010,所述第二PHY模块包括第二PHY芯片,所述第二PHY芯片的型号为LAN780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第一PHY模块包括PHY芯片U3,PHY芯片U3通过千兆车载以太网接口连接车载以太网设备,PHY芯片U3的18、19端口分别连接到TVS二极管D2的1、4端口,TVS二极管D2的2、3端口连接到L2的1、4端口,L2的2、3端口分别连接电容C32、C33后连接到1000Base
‑
T1连接器J2的2、1端口,电感L2是用于大电流注入防护的共模电感,1000Base
‑
T1连接器J2的3、4、5、6、7、8端口接地,1000Base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玮,吉明明,李贺,马新宝,马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茵沃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