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生产配置的真空乳化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783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生产配置的真空乳化锅装置,涉及真空乳化锅技术领域,包括真空乳化锅本体,真空乳化锅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管和转动杆,所述转动管贯穿真空乳化锅本体并延伸至真空乳化锅本体的内部,所述转动管与真空乳化锅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滑动连接在转动管的内壁。它能够通过真空乳化锅本体、转动机构和往复机构的设置,控制伺服电机运转,带动转动管和转动杆转动,转动辊转动,带动连接环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转动杆转动的同时做上下往复运动,该装置能够使搅拌扇叶转动的同时,做上下往复运动,将物料进行充分搅拌,从而提高乳化效率。高乳化效率。高乳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生产配置的真空乳化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乳化锅
,具体是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生产配置的真空乳化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耐热单链低分子多肽。EGF与靶细胞上的EGF受体特异性识别结合后,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可促进靶细胞的DNA合成及有丝分裂。EGF无糖基部位,非常稳定,耐热耐酸,广泛存在于体液和多种腺体中,主要由颌下腺、十二指肠合成,在人体的绝大多数体液中均已发现,在乳汁、尿液、精液中的含量特异性地增高,但在血清中的浓度较低。EGF作用广泛,对估计肿瘤预后,选择治疗方案以及胃溃疡、肝功能衰竭等治疗上均有重要意义。临床可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或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或体液中EGF含量。
[0003]真空乳化锅是表皮生长因子生产中的重要设备,现有真空乳化锅在物料混合时,一般采用电机带动搅拌叶片转动进行物料的搅拌与混合,物料在乳化锅中稳定流动,使物料的搅拌效果较差,从而导致乳化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供了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生产配置的真空乳化锅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生产配置的真空乳化锅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生产配置的真空乳化锅装置,包括真空乳化锅本体,真空乳化锅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管和转动杆,所述转动管贯穿真空乳化锅本体并延伸至真空乳化锅本体的内部,所述转动管与真空乳化锅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滑动连接在转动管的内壁,所述真空乳化锅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连接环、转轴和转动辊,所述连接环转动连接在转动杆的外表面,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真空乳化锅本体的上表面,所述转动辊固定连接在转轴的顶端。
[000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条相适配,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扇叶,所述转动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在限位槽和限位条的限位作用下,转动管转动时会带动转动杆转动,同时转动杆能在转动管内上下移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与转动管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固定连接在真空乳化锅本体的上表面,电机支架为伺服电机起支撑作用。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转动管转动时,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作用下,会带动转轴转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辊的外表面开设有往复滑槽,所述往复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横向滑杆,转动辊转动时,在往复滑槽的作用下,带动横向滑杆上下往复运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滑杆远离往复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纵向滑杆,所述纵向滑杆贯穿真空乳化锅本体并延伸至真空乳化锅本体的内部,所述纵向滑杆与真空乳化锅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纵向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纵向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的外表面,横向滑杆能够带动连接环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转动杆在转动管内上下往复运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真空乳化锅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门,所述真空乳化锅本体的底面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表面安装有密封阀门,所述真空乳化锅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通过进料管的设置,便于向真空乳化锅本体内加入物料,通过出料管的设置,便于乳化后的物料从真空乳化锅本体中排出。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生产配置的真空乳化锅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真空乳化锅本体、转动机构和往复机构的设置,控制伺服电机运转,带动转动管和转动杆转动,转动辊转动,带动连接环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转动杆转动的同时做上下往复运动,该装置能够使搅拌扇叶转动的同时,做上下往复运动,将物料进行充分搅拌,从而提高乳化效率。
[0014]2、本技术通过进料管的设置,便于向真空乳化锅本体内加入物料,通过出料管的设置,便于乳化后的物料从真空乳化锅本体中排出,电机支架为伺服电机起支撑作用,使伺服电机能够稳固的运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真空乳化锅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转动杆和连接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转动管和限位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真空乳化锅本体;2、转动机构;21、转动管;22、转动杆;23、限位槽;24、限位条;25、主动齿轮;26、伺服电机;27、电机支架;28、搅拌扇叶;3、往复机构;31、连接环;32、转轴;33、转动辊;34、往复滑槽;35、横向滑杆;36、纵向滑杆;37、从动齿轮;38、连接杆;4、进料管;5、密封门;6、出料管;7、密封阀门;8、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1]本实施例提供了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生产配置的真空乳化锅装置,该装置能够使搅拌扇叶28转动的同时,做上下往复运动,将物料进行充分搅拌,从而提高乳化效率。
[0022]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生产配置的真空乳化锅装置,包括真空乳化锅本体1,真空乳化锅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包括转动管21和转
动杆22,转动管21贯穿真空乳化锅本体1并延伸至真空乳化锅本体1的内部,转动管21与真空乳化锅本体1转动连接,转动杆22滑动连接在转动管21的内壁,转动管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条24,转动杆22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3,限位槽23与限位条24相适配。
[0023]转动杆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扇叶28,转动管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25,在限位槽23和限位条24的限位作用下,转动管21转动时会带动转动杆22转动,同时转动杆22能在转动管21内上下移动,转动管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6,伺服电机26的输出轴端与转动管21固定连接,伺服电机2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27,电机支架27固定连接在真空乳化锅本体1的上表面,电机支架27为伺服电机26起支撑作用。
[0024]参见图1、图2和图3,真空乳化锅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往复机构3,往复机构3包括连接环31、转轴32和转动辊33,连接环31转动连接在转动杆22的外表面,转轴32转动连接在真空乳化锅本体1的上表面,转动辊33固定连接在转轴32的顶端,转轴3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37,从动齿轮37与主动齿轮25相啮合,转动管21转动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生产配置的真空乳化锅装置,包括真空乳化锅本体(1),其特征在于:真空乳化锅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转动管(21)和转动杆(22),所述转动管(21)贯穿真空乳化锅本体(1)并延伸至真空乳化锅本体(1)的内部,所述转动管(21)与真空乳化锅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2)滑动连接在转动管(21)的内壁,所述真空乳化锅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往复机构(3),所述往复机构(3)包括连接环(31)、转轴(32)和转动辊(33),所述连接环(31)转动连接在转动杆(22)的外表面,所述转轴(32)转动连接在真空乳化锅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转动辊(33)固定连接在转轴(32)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生产配置的真空乳化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条(24),所述转动杆(22)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3),所述限位槽(23)与限位条(24)相适配,所述转动杆(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扇叶(28),所述转动管(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生产配置的真空乳化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6),所述伺服电机(26)的输出轴端与转动管(21)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仁德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