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倒斜坡楼承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76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大跨度倒斜坡楼承板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大跨度倒斜坡楼承板结构包括基础组件和辅助受力组件。所述基础组件包括底板和型肋,所述型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辅助受力组件包括第一受力肋和第二受力肋,所述第一受力肋设置在所述型肋顶部,所述第一受力肋顶部开设有开口,两个所述第二受力肋对称设置在所述型肋底部两侧。使用时,进入第一受力肋内腔的混凝土和紧贴在第二受力肋侧部的混凝土起到了对楼承板的包裹作用,且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使楼承板与混凝土之间产生更大的结合力,使二者形成整体,使楼承板系统具有高强承载力,楼承板埋设稳定、不易偏移,大大增加了楼板的强度。大大增加了楼板的强度。大大增加了楼板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跨度倒斜坡楼承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大跨度倒斜坡楼承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支承楼面混凝土的压制成型的钢板被称为压型钢板,又叫楼承板、钢承板。楼承板分为开口楼承板、缩口楼承板、闭口楼承板三代产品,目前,闭口楼承板、缩口楼承板渐渐替代了第一代开口楼承板。其中,闭口楼承板通过在原有的楼承板面上增加剪力槽,通过混泥土包裹作用使二者共同受力,增加楼板的强度,不仅可以使楼承板与混泥土成为一个整体还可以节省部分受拉钢筋。
[0003]现有的闭口楼承板在载荷较大或跨距较长的场合使用时,混凝土与楼承板结合力会减小,使得混凝土与楼承板之间的部分解除区域可能会脱离,容易发生失稳、偏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大跨度倒斜坡楼承板结构,旨在改善现有的闭口楼承板在载荷较大或跨距较长的场合使用时,混凝土与楼承板结合力会减小,使得混凝土与楼承板之间的部分解除区域可能会脱离,容易发生失稳、偏移现象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大跨度倒斜坡楼承板结构,包括基础组件和辅助受力组件。
[0007]所述基础组件包括底板和型肋,所述型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0008]所述辅助受力组件包括第一受力肋和第二受力肋,所述第一受力肋设置在所述型肋顶部,所述第一受力肋顶部开设有开口,两个所述第二受力肋对称设置在所述型肋底部两侧。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型肋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型肋两侧与所述底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倾斜设置在所述型肋侧部,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底板之间。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础组件还包括第一扣合边和第二扣合边,所述第一扣合边和所述第二扣合边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两端。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合边侧部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扣合边侧部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强筋。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结构相同。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大跨度倒斜坡楼承板结构,使用时,进入第一受力肋内腔的混凝土和紧贴在第二受力肋侧部的混凝土起到了对楼承板的包裹作用,且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使楼承板与混凝土之间产生更大的结合力,使二者形成整体,使楼承板系统具有高强承载力,楼承板埋设稳定、不易偏移,大大增加了楼板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大跨度倒斜坡楼承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基础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基础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辅助受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0

基础组件;110

底板;120

型肋;130

第一加强筋;131

第一支撑杆;132

第二支撑杆;140

第一扣合边;150

第二扣合边;160

第二加强筋;170

第三加强筋;200

辅助受力组件;210

第一受力肋;211

开口;220

第二受力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大跨度倒斜坡楼承板结构,包括基础组件100和辅助受力组件200,辅助受力组件200设置在基础组件100上,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混凝土对楼承板的包裹作用,使二者成为一个整体,增加了楼板的强度。
[0027]请参阅图2和图3,基础组件100包括底板110和型肋120,型肋120设置在底板110上,型肋120等间距设置在底板110上,型肋120为闭口板,通过混泥土包裹作用使楼承板与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加楼板的强度,不仅可以使楼承板与混泥土成为一个整体还可以节省部分受拉钢筋,从而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0028]需要具体说明的是,型肋120两侧与底板110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30,第一加强筋130包括第一支撑杆131和第二支撑杆132,第一支撑杆131倾斜设置在型肋120侧部,增
强了型肋120自身的结构强度,第二支撑杆132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31与底板110之间,增强了型肋120与底板110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9]需要具体说明的是,基础组件100还包括第一扣合边140和第二扣合边150,第一扣合边140和第二扣合边150分别设置在底板110两端,通过将相邻两个楼承板的第一扣合边140和第二扣合边150滑动嵌合在一起,完成对相邻两个楼承板的连接,第一扣合边140侧部与底板110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60,增强了第一扣合边140与底板110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扣合边150侧部与底板110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强筋170,增强了第二扣合边150与底板110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加强筋160、第三加强筋170与第一加强筋130结构相同。
[0030]请参阅图4,辅助受力组件200包括第一受力肋210和第二受力肋220,第一受力肋210设置在型肋120顶部,两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跨度倒斜坡楼承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组件(100),所述基础组件(100)包括底板(110)和型肋(120),所述型肋(120)设置在所述底板(110)上;辅助受力组件(200),所述辅助受力组件(200)包括第一受力肋(210)和第二受力肋(220),所述第一受力肋(210)设置在所述型肋(120)顶部,所述第一受力肋(210)顶部开设有开口(211),两个所述第二受力肋(220)对称设置在所述型肋(120)底部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倒斜坡楼承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肋(120)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底板(11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倒斜坡楼承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肋(120)两侧与所述底板(110)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倒斜坡楼承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30)包括第一支撑杆(131)和第二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焱冰陈志忠陈俊王刚王佳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宜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