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稻虾共生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7731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虾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稻虾共生的养殖方法,包括稻田选址、虾苗收集、田中心沟、虾苗培育以及喂养。本发明专利技术稻田养虾,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稻田昆虫、残饵为养虾提供饵料,节省饲养成本;养虾排泄物又可作为水稻生长的有机肥料,提高种养效益,所以,稻田养虾是一项值得推广,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种养结合技术。民增收的种养结合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稻虾共生的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虾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稻虾共生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稻田养殖是一种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在稻田生态系统进行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稻田养殖既可以在省工、省力、省饵料的条件下收获相当数量的水产品,又可以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促使稻谷增收一成以上;
[0003]但现有技术中,在将虾投入稻田中养殖过程中,对养殖过程中虾子的生长环境以及虾苗的选取以及培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虾苗的存活率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养殖过程中虾子的生长环境以及虾苗的选取以及培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虾苗的存活率不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稻虾共生的养殖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新型稻虾共生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稻田选址:面积大小以70

90亩为一个养殖单元,产量、效益要求较高的基地,还需考虑水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稻虾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稻田选址;S2、虾苗收集:可向种虾繁殖场选购,可用猪血、牛血或羊血适量放入容器内,待其充分发酵后,用适量炒香米糠和人尿浸泡1

3周的鸡蛋与猪血充分拌匀,然后分別放入竹筐内;分别将竹筐投放于虾类活动的水域中,可于傍晚投放,一般以离岸边3~4米的水中为佳,第2天清晨即可拉起竹筐收捕种虾;S3、田中心沟:环沟宽深3m
×
1.5m、田中心沟宽深2m
×
2m开沟,环沟取出的土用于加高、加宽田埂,使加固后的田埂坡比为1:3,高65

70cm、宽40

52cm,虾池堤应适当加高,进排水口处安装密眼尼龙网,池中可适当放养部分水草、树枝和树叶;S4、虾苗培育:放养种虾前一般每立方米水体应投放米糠500克、鸡粪100克,进水30~40厘米,一般经10天即可放养种虾,经强化培育后,到春季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种虾即开始交尾繁殖,将种虾放入网箱中养殖,孵化出来的幼虾苗就会从网眼中钻出网箱外,网箱顶部应加设网盖,孵化时间约需1~3周,待种虾全部孵化结束后,适当添加饲喂营养丰富的饵料,养好养壮虾苗,即可捕捞投放;S5、投喂:主要投喂加工的饲料以及小杂鱼,早上6

7点投喂一次,太阳落山时点投喂一次,将饲料投至边坡上,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胜袁晓毓唐贵良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市致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