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766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两列基座,平行设置在洞口的水平方向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的相对侧的楼板上;两列卡座,设置在所在列的每个所述基座上;盖板,覆盖洞口搭设在所述卡座上;两根轨道,沿所述基座所在列方向设置在楼板上且与所在列所有所述基座连接;防护网组件,覆盖洞口设置在两根所述轨道内,包括伸缩网,所述伸缩网的一组对边分别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伸缩网的另一组对边分别连接有第二伸缩杆,两根所述第一伸缩杆和两根所述第二伸缩杆连接形成可调节的矩形边框,两根所述第一伸缩杆一一对应插入设置在两根所述轨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双重防护,提高了施工安全,降低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格式各样的临边洞口,其防护设施缺失是造成施工安全风险高处坠落及高处坠物的主要原因之一。楼板洞口一般为正方形、长方形等矩形形状,洞口防护设施通常采用盖板或者钢筋网覆盖洞口设置在楼板上方进行安全防护。当盖板影响局部工程施工时,施工作业人员将盖板从洞口移除或者部分移除时,或者移除后未恢复时,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工程作业会造成人身坠落或者材料、工具等发生坠落的安全风险,无法起到安全防护的目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降低楼板洞口的安全防护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如何降低盖板作为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在楼板洞口上存在的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包括:
[0005]基座,为两列,平行设置在洞口的水平方向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的相对侧的楼板上;
[0006]卡座,为两列,与两列所述基座的数量一一对应成直线设置在所在列的每个所述基座上,所述卡座包括立件以及朝向洞口方向一侧垂直设置在所述立件上的横件;
[0007]盖板,覆盖洞口搭设在所述卡座上;
[0008]轨道,为两根,沿所述基座所在列方向设置在楼板上并且与所在列所有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轨道位于洞口的边线一侧,所述基座位于远离洞口的边线一侧,所述轨道为C型钢,所述C型钢的背板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C型钢的下侧板与楼板相接触,所述C型钢的前板靠近或者对齐在洞口的边线上;
[0009]防护网组件,覆盖洞口设置在两根所述轨道内,包括矩形形状的伸缩网,所述伸缩网的一组对边分别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伸缩网的另一组对边分别连接有第二伸缩杆,两根所述第一伸缩杆和两根所述第二伸缩杆连接形成可调节的矩形边框,两根所述第一伸缩杆一一对应插入设置在两根所述轨道内。
[0010]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所述第一伸缩杆为手动伸缩杆,根据所述第一伸缩杆在其长度方向两端的洞口的最大距离手动调整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以手动调整所述伸缩网在第一伸缩杆的长度方向的伸缩长度使其在第一伸缩杆的长度方向上覆盖洞口设置。
[0011]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所述第一伸缩杆为自动伸缩杆,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伸缩杆在其长度方向两端的洞口的最大距离调整所述第一
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以自动调整所述伸缩网在第一伸缩杆的长度方向的伸缩长度使其在第一伸缩杆的长度方向上覆盖洞口设置。
[0012]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所述第二伸缩杆为自动伸缩杆,所述防护网组件还包括:
[0013]第一激光测距仪,对准一根所述轨道的一个前板设置在另一根所述轨道的一个前板上;
[0014]第二激光测距仪,对准一根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在另一根所述第一伸缩杆上
[0015]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和第二激光测距仪连接;
[0016]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对射在其相对面的所述轨道的前板上的距离加上标准差值自动调整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长度,控制器通过第二激光测距仪监测两根所述第一伸缩杆之间的距离以确定是否停止自动调整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以自动调整所述伸缩网在第二伸缩杆的长度方向的伸缩长度使其在长度方向上覆盖洞口设置。
[0017]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嵌套连接的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和内杆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伸缩杆上,靠近所述外杆的第一伸缩杆上或者靠近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的外杆上以及靠近所述内杆的第一伸缩杆上或者靠近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的内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电机,每个所述电机还通过连接杆垂直连接在所述伸缩网上,每个所述电机连接有卷线器,所述卷线器与嵌套连接所在端的内杆和外杆之间连接有拉线,所述拉线能够缠绕在对应的所述卷线器上,所述外杆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杆沿其长度方向上运动的避让孔。
[0018]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所述第二伸缩杆为手动伸缩杆,根据两根所述轨道之间的距离手动调整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以手动调整所述伸缩网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长度方向的伸缩长度使其在长度方向上覆盖洞口设置。
[0019]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还包括:
[0020]支座,设置在每根所述C型钢的上侧板上,所述支座的上表面与所述卡座的横件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盖板还搭设在所述支座上。
[0021]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所述基座通过膨胀螺栓设置在楼板上。
[0022]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其中一根所述轨道上。
[0023]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嵌套伸缩设置的外节杆和内节杆,所述伸缩网为一层,所述伸缩网在第二伸缩杆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节杆以及内节杆的最短伸缩长度的杆体连接;或者所述伸缩网为相同规格的双层,其中一层所述伸缩网在第二伸缩杆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外节杆连接,另一层所述伸缩网在第二伸缩杆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内节杆的最短伸缩长度的杆体连接。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基座、卡座以及设置在卡座上的盖板构成覆盖楼板洞口的第一道安全防护设施,以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第一道安全防护及对工具、建筑材料的坠落进行安全防护;通过基座、轨道以及设置在轨道上的防护网组件构成覆盖楼板洞口的第二道安全防护设施,以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第
二道安全防护,从而实现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双重防护以及对工具、建筑材料的安全防护目的,防止盖板被部分移除或者全部移除后,通过第二道安全防护设施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避免施工作业人员由于盖板被移除而发生高空坠落的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安全,降低了单一盖板作为楼板洞口的安全防护设施时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0026]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卡座的立件能够使盖板在水平方向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上进行卡设固定,防止盖板长度或者宽度方向上受外力作用而产生位移,从而提高盖板搭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27]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伸缩长度能够调节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构成的矩形边框的大小,通过矩形边框的大小调节能够同步调整伸缩网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对防护网组件的面积进行调节以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洞口,具有使用范围广泛的优点。
[0028]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为两列,平行设置在洞口的水平方向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的相对侧的楼板上;卡座,为两列,与两列所述基座的数量一一对应成直线设置在所在列的每个所述基座上,所述卡座包括立件以及朝向洞口方向一侧垂直设置在所述立件上的横件;盖板,覆盖洞口搭设在所述卡座上;轨道,为两根,沿所述基座所在列方向设置在楼板上并且与所在列所有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轨道位于洞口的边线一侧,所述基座位于远离洞口的边线一侧,所述轨道为C型钢,所述C型钢的背板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C型钢的下侧板与楼板相接触,所述C型钢的前板靠近或者对齐在洞口的边线上;防护网组件,覆盖洞口设置在两根所述轨道内,包括矩形形状的伸缩网,所述伸缩网的一组对边分别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伸缩网的另一组对边分别连接有第二伸缩杆,两根所述第一伸缩杆和两根所述第二伸缩杆连接形成可调节的矩形边框,两根所述第一伸缩杆一一对应插入设置在两根所述轨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为手动伸缩杆,根据所述第一伸缩杆在其长度方向两端的洞口的最大距离手动调整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以手动调整所述伸缩网在第一伸缩杆的长度方向的伸缩长度使其在第一伸缩杆的长度方向上覆盖洞口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为自动伸缩杆,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伸缩杆在其长度方向两端的洞口的最大距离调整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以自动调整所述伸缩网在第一伸缩杆的长度方向的伸缩长度使其在第一伸缩杆的长度方向上覆盖洞口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楼板洞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为自动伸缩杆,所述防护网组件还包括:第一激光测距仪,对准一根所述轨道的一个前板设置在另一根所述轨道的一个前板上;第二激光测距仪,对准一根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在另一根所述第一伸缩杆上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和第二激光测距仪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对射在其相对面的所述轨道的前板上的距离加上标准差值自动调整所述第二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向阳况中华李鑫奎宋雪飞严再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