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泡沫发生装置及智能马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763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泡沫发生装置及智能马桶,该内置泡沫发生装置包括水液混合组件以及发泡喷头组件;水液混合组件具有用于将流速激增的水和发泡液交汇混合的震荡腔;发泡喷头组件包括第一喷嘴、第二喷嘴以及发泡网;混合液体经过第一喷嘴后增加旋转流速并产生一级文丘里吸气效应,并在经过第二喷嘴撞击在发泡网上形成二级文丘里吸气效应,由此形成泡沫。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通过发泡喷头组件的自身结构替换气泵的吸气作用,利用两次文丘里吸气效应,保证类似装配气泵的发泡效果,并简化整体结构。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马桶,该智能马桶本体上装配有上述内置泡沫发生装置,降低对液泵选型需求,简化装配工艺。简化装配工艺。简化装配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泡沫发生装置及智能马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马桶
,尤其涉及到一种内置泡沫发生装置及智能马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马桶逐渐替代传统式马桶,按摩功能不同强度的水势重复作用于净洗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相关疾病,尤其对便秘患者来说,具有促进通便的作用。
[0003]泡沫盾广泛应用于智能马桶领域,主要功能有防污、防溅、抗菌、除臭等功效。泡沫盾由泡沫剂、水、空气组成,它可以覆盖在马桶水封之后,防溅、防粘、防臭、抑菌效果非常时显,犹如盾牌一样呵护如厕环境与人体健康,因此取名泡沫盾。
[0004]现有泡沫盾系统需形成泡沫需要泡沫储藏器、抽液泵、气泵等设备,因为整体发泡时的压力比较低,致使发泡时间就比较长,要10秒以上;同时因装配需求,液泵比较小,需要液泵先启动,将发泡液吸入泵腔,泵腔内有发泡液后才能很好地工作。在负压0.05MPa时,液泵无法将空气排出,液泵的选型尤为重要,整个系统对液泵的要求较高。同时发泡吸气给气方面采用气泵在做功,使发泡液和水混合成泡沫,过多的功率性设备,增加制造成本的同时,使装配要求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内置泡沫发生装置及智能马桶,运用自身结构保证与气泵相同的吸气效应,减少气泵的安装,采用文丘里现象吸气,保证发泡效果,同时降低对液泵选型需求,简化装配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泡沫发生装置,包括:水液混合组件以及发泡喷头组件;其中,
[0008]所述水液混合组件具有用于将流速激增的水和发泡液交汇混合的震荡腔;
[0009]所述发泡喷头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喷嘴、第二喷嘴以及发泡网;
[0010]所述震荡腔与所述第一喷嘴连通,且所述震荡腔内部的一级混合液体经过所述第一喷嘴后增加旋转流速并产生一级文丘里吸气效应;
[0011]经过所述第一喷嘴的二级混合液体在流经所述第二喷嘴后撞击在所述发泡网上,产生二级文丘里吸气效应后形成泡沫。
[0012]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在震荡腔内部流速压力等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通过震荡腔自身结构可以让液体在震荡腔内形成涡流,利用震荡腔的涡流混液,解决了混液困难的问题。同时利用发泡喷头组件的自身结构,替换气泵的进气功能,充分利用两次文丘里现象,实现自然吸气,达到采用一个液泵,却能满足与其它泡沫盾系统相同的发泡效果。
[00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水液混合组件包括壳体,以及用于将所述发泡液泵入所述震荡腔的液泵机构;其中,
[0014]所述液泵机构和所述震荡腔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结构紧凑,所占安装空间较小。
[00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液泵机构通过吸液管路将所述发泡液泵入所述震荡腔;
[0016]所述水通过输水管路输入所述震荡腔;
[0017]所述发泡液和所述水在所述震荡腔内部相交汇形成涡流。通过两条不同的管路汇集至震荡腔,解决了混液困难的问题。
[00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吸液管路和所述输水管路连接所述震荡腔的连接处均设有窄喉变径。通过设有的窄喉变径,使发泡液和水流速增大进入震荡腔内部,发泡液与水充分混合。
[00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液泵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液泵;
[0020]所述液泵的吸液端以及泵液端均与所述吸液管路密封连接。液泵转接输送发泡液响应更加灵敏。
[002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吸液管路包括:具有两条通路的转接件;
[0022]所述转接件限位装配在所述壳体;
[0023]所述转接件的第一通路与所述液泵的吸液端密封连接;
[0024]所述转接件的第二通路与所述液泵的泵液端密封连接;
[0025]所述吸液管路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装配在所述第二通路和所述震荡腔之间,且所述单向阀与所述震荡腔的连接处设有所述窄喉变径。避免气体回流占用泵腔,降低液泵选型标准。
[002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喷嘴的上方密封连接有封盖,所述震荡腔通过变径管路与所述第一喷嘴的一侧连接;
[0027]所述第一喷嘴卡接连接在所述第二喷嘴的内部;
[0028]所述发泡网卡接连接在所述第二喷嘴的底部。采用卡接结构进行连接,降低连接工艺,装配更加便捷。
[002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级混合液体增加旋转流速具体为:所述L型水道出水口的直径小于所述L型水道的进水口的直径。通过采用L型水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直径差,使一级混合液体经过L型水道时旋转流速增加。
[0030]另外,所述一级混合液体产生一级文丘里吸气效应具体为:所述一级混合液体流经所述L型水道的出水口后,形成具有橄榄型空腔的水柱。一级混合液体带有一定的旋转流速并产生橄榄型空腔用于产生一级文丘里吸气效应。
[003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二级混合液体在流经所述第二喷嘴后撞击在所述发泡网上,产生所述二级文丘里吸气效应后形成泡沫具体为:
[0032]所述第二喷嘴的底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发泡网的变径喷口,所述变径喷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喷嘴以及所述发泡网的直径。高速的二级混合液体流经变径喷口时,引发二级文丘里吸气效应,将大量的气体带入,最终撞击在发泡网上形成泡沫。
[003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马桶,包括智能马桶本体,所述智能马桶上装配有第一方面所述的内置泡沫发生装置。从而使智能马桶本体降低对液泵选型需求,简化装配工艺。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置泡沫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液混合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液混合组件的剖视图;
[0037]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震荡腔的剖视图;
[0038]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泡喷头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9]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头组件的剖视图。
[0040]附图标号:
[0041]水液混合组件

100、上壳体

101、下壳体

102、第一卡接结构

103、吸液管

104、输水管路

105、输液管

106、液泵

107、液泵密封件

108、供电线

109、转接件

110、单向阀密封件

111、单向阀

112、震荡腔

113、第一窄喉变径

114、旋流凸起

115、第二窄喉变径

11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液混合组件以及发泡喷头组件;其中,所述水液混合组件具有用于将流速激增的水和发泡液交汇混合的震荡腔;所述发泡喷头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喷嘴、第二喷嘴以及发泡网;所述震荡腔与所述第一喷嘴连通,且所述震荡腔内部的一级混合液体经过所述第一喷嘴后增加旋转流速并产生一级文丘里吸气效应;经过所述第一喷嘴的二级混合液体在流经所述第二喷嘴后撞击在所述发泡网上,产生二级文丘里吸气效应后形成泡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液混合组件包括壳体,以及用于将所述发泡液泵入所述震荡腔的液泵机构;其中,所述液泵机构和所述震荡腔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泵机构通过吸液管路将所述发泡液泵入所述震荡腔;所述水通过输水管路输入所述震荡腔;所述发泡液和所述水在所述震荡腔内部相交汇形成涡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路和所述输水管路连接所述震荡腔的连接处均设有窄喉变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泵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液泵;所述液泵的吸液端以及泵液端均与所述吸液管路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路包括:具有两条通路的转接件;所述转接件限位装配在所述壳体;所述转接件的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贵红刘瑞刘小祥朱茂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怡和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