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行流换热器
[0001]本公开属于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平行流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平行流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装置,其主要包括扁管组件、集流管组件和翅片组件,集流管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通过扁管组件连通,翅片组件连接在扁管组件的外壁,以对扁管组件内部流通的冷却液进行换热。
[0003]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通常会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尽可能多的布置多个扁管以形成扁管组件。多个扁管之间相互平行且层叠布置。多个扁管中每个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连接,翅片组件位于相邻两个扁管之间。如此布置,可以使得冷却液在扁管组件内部流通,增加了冷却液经过流经扁管的时间,从而增长了翅片组件对冷却液的换热时间,以此提高换热效果。
[0004]然而,上述换热器虽然能够有效增加冷却液流经扁管的时间,但是,在第一集流管的长度一定的前提下,扁管之间的距离较小,使得翅片布置地过于紧密,进而影响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实施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流管组件(1)、扁管组件(2)和翅片组件(3),所述集流管组件(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集流管(11)和第二集流管(12);所述扁管组件(2)包括多个扁管(21),所述多个扁管(21)沿所述第一集流管(1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所述扁管(21)均包括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一集流管(1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12)之间的第一端部连接段(211)、中间连接段(212)和第二端部连接段(213),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段(211)和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段(213)均为直线段,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段(211)和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段(213)分别连接在所述中间连接段(212)的两端,对于任一个所述扁管(21),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段(211)和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段(213)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中间连接段(212)相对所述平面向外凸出,且相邻两个所述中间连接段(212)之间的间距大于与相邻各个所述中间连接段(212)分别对应连接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段(211)之间的间距;所述翅片组件(3)与所述多个扁管(2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段(212)包括第一弯折段(2121)、中间直线段(2122)和第二弯折段(2123),所述中间直线段(21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弯折段(21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弯折段(21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21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段(211)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21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段(213)连接,所述中间直线段(2122)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段(211)和第二端部连接段(213)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2121)与所述中间直线段(2122)之间的形成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丰,王全海,魏晓永,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思众常州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