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摩托车中控嵌入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7518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摩托车中控嵌入式装置,包括智能控制盒,所述智能控制盒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所述智能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一侧的智能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模块,且定位模块一侧的智能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PKE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捏动插杆,使得插杆绕着与铰接座的连接点翻转,拉簧受力被压缩,直至将插杆运动至与支杆平行状态,然后将两组插杆以及支杆一起插入到摩托车上的对应插孔中,接着松开插杆,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插杆复位,继而将插杆卡在插孔中,以便将安装板和智能控制盒安装在摩托车中,操作便捷,嵌入式安装更加牢固,提高了智能控制盒安装的稳固性。装的稳固性。装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摩托车中控嵌入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摩托车
,特别涉及智能摩托车中控嵌入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摩托车包括电动摩托车,主要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运动,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来改变车子的车速,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智能摩托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求智能摩托车自动化加强;
[0003]现有的智能摩托车中控嵌入式装置主要通过智能中控盒对摩托车进行智能控制,但是在使用时,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智能摩托车在行驶时,会产生一定的颠婆,继而产生一定的震动力,即对中控盒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中控盒安装的稳固性,因此,需要根据上述情况,提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摩托车中控嵌入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智能摩托车中控嵌入式装置减震缓冲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摩托车中控嵌入式装置,包括智能控制盒,所述智能控制盒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所述智能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一侧的智能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模块,且定位模块一侧的智能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PKE模块,所述智能控制盒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智能控制盒的背面均匀设置有减震机构,且减震机构的一侧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机构。
[0006]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智能摩托车中控嵌入式装置时,通过插接机构以便对智能控制盒进行便捷的安装,接着通过减震机构可以对智能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力进行减缓,避免智能控制盒被损坏。
[0007]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散热孔在智能控制盒的外侧设置了多组。
[0008]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座,且减震座设置于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减震座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减震支筒,所述减震座一侧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伸缩套筒,且伸缩套筒的外侧缠绕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支筒与伸缩套筒的一端均与智能控制盒的一侧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减震座在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三组,每组设置有两个。减震座设置了多组,从而对震动力进行全面的减缓,减震效果好。
[0010]优选的,所述插接机构包括支杆,且支杆设置于安装板的一侧,所述支杆的两端均安装有铰接座,且铰接座的一侧均安装有插杆,所述支杆和插杆之间连接有拉簧。插杆与拉簧相互配合,从而可以将智能控制盒安装在摩托车中,操作便捷,嵌入式安装更加牢固。
[0011]优选的,所述插杆与铰接座为活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摩托车中控嵌入式装置不仅缓冲效果好,以便加强对智能中控盒的防护,而且便于安装,嵌入式安装,更加稳固;
[0013](1)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力,使得智能控制盒振动,震动力推动伸缩套筒收缩,同时减震弹簧被压缩,对震动力进行减缓,将震动力扩散出去,防止震动力积攒对智能控制盒造成损伤,同时通过减震支筒对震动力进行抵御,以减小震动力对智能控制盒的损伤,加强对智能控制盒的防护,有助于延长智能控制盒的使用寿命;
[0014](2)通过捏动插杆,使得插杆绕着与铰接座的连接点翻转,拉簧受力被压缩,直至将插杆运动至与支杆平行状态,然后将两组插杆以及支杆一起插入到摩托车上的对应插孔中,接着松开插杆,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插杆复位,继而将插杆卡在插孔中,以便将安装板和智能控制盒安装在摩托车中,操作便捷,嵌入式安装更加牢固,提高了智能控制盒安装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智能控制盒;2、连接块;3、蓝牙模块;4、定位模块;5、PKE模块;6、散热孔;7、安装板;8、减震机构;801、减震座;802、减震支筒;803、伸缩套筒;804、减震弹簧;9、插接机构;901、支杆;902、铰接座;903、插杆;904、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智能摩托车中控嵌入式装置,包括智能控制盒1,智能控制盒1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2,智能控制盒1的内部设置有蓝牙模块3,蓝牙模块3一侧的智能控制盒1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模块4,且定位模块4一侧的智能控制盒1的内部设置有PKE模块5,智能控制盒1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散热孔6;
[0024]散热孔6的截面为圆形,散热孔6在智能控制盒1的外侧设置了多组;
[0025]具体的,如图1所示,使用时,散热孔6设置了多组,从而使得智能控制盒1使用时,可以进行通风换气,接着通过蓝牙模块3、定位模块4以及PKE模块5相互配合,从而提高了智能摩托车使用的智能化,自动化,使用更加便捷,功能更加齐全;
[0026]智能控制盒1的背面均匀设置有减震机构8;
[0027]减震机构8包括减震座801,且减震座801设置于安装板7的一侧,减震座801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减震支筒802,减震座801一侧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伸缩套筒803,且伸缩套筒803的外侧缠绕有减震弹簧804,减震支筒802与伸缩套筒803的一端均与智能控制盒1的一侧相连接;
[0028]减震座801在安装板7的一侧设置有三组,每组设置有两个;
[0029]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使用时,伸缩套筒803与减震弹簧804相互配合,对摩托车行驶中形成的震动力进行减缓,以减轻震动力对智能控制盒1的损伤;
[0030]且减震机构8的一侧连接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机构9;
[0031]插接机构9包括支杆901,且支杆901设置于安装板7的一侧,支杆901的两端均安装有铰接座902,且铰接座902的一侧均安装有插杆903,支杆901和插杆903之间连接有拉簧904;
[0032]插杆903与铰接座902为活动连接;
[0033]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摩托车中控嵌入式装置,包括智能控制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盒(1)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2),所述智能控制盒(1)的内部设置有蓝牙模块(3),所述蓝牙模块(3)一侧的智能控制盒(1)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模块(4),且定位模块(4)一侧的智能控制盒(1)的内部设置有PKE模块(5),所述智能控制盒(1)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散热孔(6),所述智能控制盒(1)的背面均匀设置有减震机构(8),且减震机构(8)的一侧连接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摩托车中控嵌入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6)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散热孔(6)在智能控制盒(1)的外侧设置了多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摩托车中控嵌入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8)包括减震座(801),且减震座(801)设置于安装板(7)的一侧,所述减震座(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华胜李安玉陈鸿翔楼利飞胡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智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