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及使用其的家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47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为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及使用其的家用电器,包括外壳、电路板和负离子释放器,所述电路板置于所述外壳内、且通过密封胶层密封,所述负离子释放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负离子释放器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外;所述电路板设有用于进行人体触摸保护的保护电路。通过密封胶层将电路板密封、固定在外壳内,不仅可保护电路板,还能提高结构的稳固性;通过在电路板上设置保护电路,使人体靠近或接触到负离子释放器时,及时控制负离子释放器停止释放负离子,避免给人体带来不适。避免给人体带来不适。避免给人体带来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及使用其的家用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及家用电器
,具体为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及使用其的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0002]负离子发生器是一种生成空气负离子的装置,该装置将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经EMI处理电路及雷击保护电路处理后,通过脉冲式电路,过压限流;高低压隔离等线路升为交流高压,然后通过特殊等级电子材料整流滤波后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尖端,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e

),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存在的电子寿命只有nS级),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负离子释放尖端在工作时会产生静电,当人体靠近或触摸负离子释放尖端时,静电会给人体带来不适,特别是在空气较为干燥的冬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及使用其的家用电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负离子释放尖端在工作时产生的静电会对人体造成不适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外壳、电路板和负离子释放器,所述电路板置于所述外壳内、且通过密封胶层密封,所述负离子释放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负离子释放器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外;所述电路板设有用于进行人体触摸保护的保护电路。
[0005]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外;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指示电路,所述指示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开闭以指示所述负离子释放器的工作状态。电路板上的指示电路还可控制指示灯开闭,以表征负离子释放器的工作状态,方便用户直观地获知负离子释放器是否在释放负离子。
[0006]优选地,所述密封胶层由灌封入所述外壳内的环氧树脂固化后形成。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电绝缘性、耐热性、耐碱性。
[0007]优选地,所述负离子释放器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或所述负离子释放器通过导线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负离子发生器所使用的具体场所选用负离子释放器不同的固定方式,因此使用更加灵活。
[0008]优选地,所述指示灯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或所述指示灯通过导线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负离子发生器所使用的具体场所选用指示灯不同的固定方式,因此使用更加灵活。
[0009]优选地,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安装孔。设置固定部和安装孔,可方便将负离子发生器固定在所需位置上,使用更广泛、更灵活。
[0010]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设有定位柱,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设在所述定位孔内。设置定位孔和定位柱,可对电路板进行定位、限位,方便电路板安装在外壳
内,且安装后能防止电路板偏移。
[0011]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内底面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台,所述电路板抵于所述支撑台上。防止电路板直接与外壳的内底面接触,影响电路板的散热效果。
[0012]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性连接的振荡电路、变压电路、整流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和所述指示电路,所述振荡电路用于产生信号电压,所述变压电路用于电压变换、将低电压变换为高电压,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将所述变压电路输出电压转换为负电压直流电;
[0013]所述振荡电路包括: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晶体管Q1 的基级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压输入负极端、电容C4的一端、晶体管Q1的发射极、电容C2的一端连接且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晶体管Q1的集电极,变压器T1的N1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5的一端,变压器T1的N2一端连接;
[0014]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 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正极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保护电路包括: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晶体管Q2的基极、可控硅Q4的阳极,可控硅Q4 的阴极分别与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连接且接地,晶体管Q5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12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可控硅Q4的控制极连接,晶体管Q5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1 的另一端接地;
[0016]所述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8的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LED2的正极、晶体管Q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LED1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LED2的负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且接地。
[0017]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出家用电器,包括撒花姑娘述的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
[0018]本技术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及使用其的家用电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密封胶层将电路板密封、固定在外壳内,不仅可保护电路板,还能提高结构的稳固性;通过在电路板上设置保护电路,使人体靠近或接触到负离子释放器时,及时控制负离子释放器停止释放负离子,避免给人体带来不适;电路板上的指示电路还可控制指示灯开闭,以表征负离子释放器的工作状态,方便用户直观地获知负离子释放器是否在释放负离子。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负离子发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负离子发生器去除掉密封胶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负离子发生器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外壳的俯视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负离子发生器其他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电路板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0028]图9为本技术电路板实施例二的电路图;
[0029]图10为本技术电路板实施例三的电路图;
[0030]图11为本技术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电风扇上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中:1

外壳、11

定位柱、12

支撑台、2

电路板、21

定位孔、3

负离子释放器、4

指示灯、5

密封胶层、6

固定部、61

安装孔。
[0032]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电路板(2)和负离子释放器(3),所述电路板(2)置于所述外壳(1)内、且通过密封胶层(5)密封,所述负离子释放器(3)与所述电路板(2)电性连接,且所述负离子释放器(3)位于所述密封胶层(5)外;所述电路板(2)设有用于进行人体触摸保护的保护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路板(2)电性连接的指示灯(4),所述指示灯(4)位于所述密封胶层(5)外;所述电路板(2)上还设有指示电路,所述指示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4)开闭以指示所述负离子释放器(3)的工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层(5)由灌封入所述外壳(1)内的环氧树脂固化后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释放器(3)焊接在所述电路板(2)上,或所述负离子释放器(3)通过导线与所述电路板(2)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灯(4)焊接在所述电路板(2)上,或所述指示灯(4)通过导线与所述电路板(2)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固定部(6),所述固定部(6)上开设有安装孔(6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有定位柱(11),所述电路板(2)上开设有定位孔(21),所述定位柱(11)插设在所述定位孔(21)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底面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台(12),所述电路板(2)抵于所述支撑台(12)上。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保护负离子发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明吴育林郭海浪陈伟郑书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凯西欧光健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