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制造用单边双层折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724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服装制造工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服装制造用单边双层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机构具有中空筒状主体,所述筒状主体的后端为入料口,前端为出料口,筒状主体由相连通的折边腔和导料腔组成,所述折边腔内具有折边板,折边板与折边腔的腔壁组成e型空腔,折边腔与导料腔并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待处理物料沿筒状主体后端的入料口送入折边机构,物料的一边在折边腔内进行弯折处理,另一边不进行弯折,且沿导料腔与折边腔内物料同步前进,并经筒状主体前端的出料口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不易打结、入料平整、操作简便等显著的优点。操作简便等显著的优点。操作简便等显著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服装制造用单边双层折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制造工具
,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服装制造用单边双层折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装饰性和实用性,服装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边、襟进行不同的翻折缝制,传统服装加工制造业单纯依靠人工操作,操作繁琐,工人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服装制造用单边双层折边装置。
[0004]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0005]一种单边双层折边装置,具有折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机构具有中空筒状主体,所述筒状主体的后端为入料口,前端为出料口,筒状主体由相连通的折边腔和导料腔组成,所述折边腔内具有折边板,折边板与折边腔的腔壁组成e型空腔,折边腔与导料腔并行设置;其中折边腔的出口位于导料腔出口的后方,还设有折边压扣,折边压扣设置在出料口外侧且位于折边腔出口下方、导料腔出口上方;所述折边压扣由两端分别与出料口外壁焊接的金属丝绕制而成,折边压扣中间形成条形中空槽孔,中空槽孔的宽度为0.5

1.5mm。
[0006]本技术所述导料腔的侧壁上开设沿导料腔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料槽孔,使用时通过镊子和导料槽孔调整布料的弯折比例,以获得所需折边比例。
[0007]本技术所述筒状主体呈锥筒状,后端入料口宽度大于前端出料口宽度,便于入料;所述筒状主体的前端具有扁状输出口,便于输出弯折后的物料;所述导料腔的内壁具有朝向导料槽孔方向凸起的凸出部,凸出部具有弧形外缘,便于配合导料槽孔进行物料调整。
[0008]本技术所述导料腔的前端出口为斜切口,所述折边腔的前端出口也为斜切口,便于出料送入缝纫设备中。
[0009]本技术所述筒状主体的后端还设有导料支架,导料支架呈弓字形,导料支架的末端焊接在筒状主体后端,用于梳理待折边物料,完成持续入料。
[0010]本技术所述筒状主体侧面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开设定位槽孔,定位槽孔内设有定位螺钉,用于与外部缝纫机台进行装配固定。
[0011]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待处理物料切割为条形,然后沿筒状主体后端的入料口送入折边机构,物料的一边在折边腔内进行弯折处理,另一边不进行弯折,且沿导料腔与折边腔内物料同步前进,并经筒状主体前端的出料口输出,输出时,折边腔内经过折边处理的条形物料沿折边压扣的中空槽孔再次弯折,操作者可以通过导料腔外壁上的导料槽孔调整物料的进料长度,通过牵扯出料口前端物料在折边腔以及折边压扣内的弯折比例,调整物
料整体弯折效果。
[0012]本技术实现了单边双层折边处理,工人通过该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此类服装襟、边缝制的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不易打结、入料平整、操作简便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是本技术中折边机构的出料口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筒状主体1、入料口2、出料口3、折边腔4、导料腔5、折边板6、导料槽孔7、折边压扣8、导料支架9、连接部10、定位槽孔11、折边腔的前端出口12、导料腔的前端出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单边双层折边装置,具有折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机构具有中空筒状主体1,所述筒状主体1的后端为入料口2,前端为出料口3,筒状主体1由相连通的折边腔4和导料腔5组成,所述折边腔4内具有折边板6,折边板6与折边腔4的腔壁组成e型空腔,折边腔4与导料腔5并行设置;其中折边腔4的出口位于导料腔5出口的后方,还设有折边压扣8,折边压扣8设置在出料口3外侧且位于折边腔4出口下方、导料腔5出口的上方;所述折边压扣8由两端分别与出料口外壁焊接的金属丝绕制而成,折边压扣8中间形成条形中空槽孔,中空槽孔的宽度为0.5

1.5mm。
[0018]本技术所述导料腔5的侧壁上开设沿导料腔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料槽孔7,使用时通过镊子和导料槽孔调整布料的弯折比例,以获得所需折边比例。
[0019]本技术所述筒状主体1呈锥筒状,后端入料口2宽度大于前端出料口宽度,便于入料;所述筒状主体1的前端具有扁状输出口,便于输出弯折后的物料;所述导料腔的内壁具有朝向导料槽孔7方向凸起的凸出部,凸出部具有弧形外缘,便于配合导料槽孔7进行物料调整。
[0020]本技术所述导料腔的前端出口13为斜切口,所述折边腔的前端出口12也为斜切口,便于出料送入缝纫设备中。
[0021]本技术所述筒状主体1的后端还设有导料支架9,导料支架9呈弓字形,导料支架9的末端焊接在筒状主体1后端,用于梳理待折边物料,完成持续入料。
[0022]本技术所述筒状主体1侧面设有连接部10,连接部10上开设定位槽孔11,定位槽孔11内设有定位螺钉,用于与外部缝纫机台进行装配固定。
[0023]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待处理物料切割为条形,然后沿筒状主体后端的入料口送入折边机构,物料的一边在折边腔内进行弯折处理,另一边不进行弯折,且沿导料腔与折边腔内物料同步前进,并经筒状主体前端的出料口输出,输出时,折边腔内经过折边处理的条形物料沿折边压扣的中空槽孔再次弯折,操作者可以通过导料腔外壁上的导料槽孔调整物料的进料长度,通过牵扯出料口前端物料在折边腔以及折边压扣内的弯折比例,调整物料整体弯折效果。
[0024]本技术实现了单边双层折边处理,工人通过该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此类服装
襟、边缝制的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不易打结、入料平整、操作简便等显著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边双层折边装置,具有折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机构具有中空筒状主体,所述筒状主体的后端为入料口,前端为出料口,筒状主体由相连通的折边腔和导料腔组成,所述折边腔内具有折边板,折边板与折边腔的腔壁组成e型空腔,折边腔与导料腔并行设置;其中折边腔的出口位于导料腔出口的后方,还设有折边压扣,折边压扣设置在出料口外侧且位于折边腔出口下方、导料腔出口上方;所述折边压扣由两端分别与出料口外壁焊接的金属丝绕制而成,折边压扣中间形成条形中空槽孔,中空槽孔的宽度为0.5

1.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边双层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腔的侧壁上开设沿导料腔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料槽孔。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英杰朱洪韬宋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迪尚职业工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