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715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发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发声装置包括壳体和两个双面发声单元,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四个出声孔,每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振动方向可调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两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成相互隔绝的四个声学腔体,两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四个所述声学腔体内;其中,每个所述声学腔体分别与一个所述出声孔连通。通过上述结构,形成了四极子声场,进而保证了发声装置在不同模式下,既可以实现降低漏音,又可以实现增大声音响度。声音响度。声音响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
,具体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如今,智能移动通话设备中的受话器漏音问题时常困扰着消费者。公共场合进行通话时无法避免身边有其他人存在,为了保护隐私,需要降低受话器音量,但与此同时,低响度会使受话器产生的声音的信噪比增大,进而降低了声音信息的可识别度。
[0003]智能穿戴产品(如AR、VR、蓝牙眼镜等),同样存在较为严重的漏音问题,现有产品虽然带有防漏音的设计,但是远远达不到保护隐私的要求。
[0004]此外,自移动通话设备中的双扬声器立体声设计问世后,双扬声器设计受到消费者青睐,用户越来越追逐立体声音效;但受限于空间限制,顶部扬声器的性能逊于底部扬声器,不能达到完美的立体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声装置存在的漏音问题。
[0006]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四个出声孔;
[0008]两个双面发声单元,每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振动方向可调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两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成相互隔绝的四个声学腔体,两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四个所述声学腔体内;
[0009]其中,每个所述声学腔体分别与一个所述出声孔连通。
[0010]根据本技术的发声装置,通过设置将两个双面发声单元置于壳体内形成四个独立的声学腔体,之后通过四个分别与声学腔体连通的出声孔作为声音的辐射口,以形成四极子声场。实际应用时,当发声装置作为受话器使用时,两个双面发声单元振动方向相反,同一双面发声单元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同向振动,形成声四极子,进而能够降低漏音;当发声装置作为扬声器使用时,两个双面发声单元振动方向相同,同一双面发声单元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反向振动,四个辐射源声音相互叠加,增大声音响度。即通过上述结构,保证了发声装置在不同模式下,既可以实现降低漏音,又可以实现增大声音响度。
[0011]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发声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四个所述出声孔至少具有两个出音方向。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四个所述出声孔两两一组,每组所述出声孔的出音方向相同,两组所述出声孔的出音方向相互垂直,或两组所述出声孔的出音方向呈设定夹角。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由两个单面发声单
元组合而成,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分别对应设于所述两单面发声单元,且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位于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相对两侧;或至少一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包括背对设置的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所述第一振膜设于所述第一振动系统,所述第二振膜设于所述第二振动系统。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
[0016]第一半壳,所述第一半壳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数量为两个;
[0017]第二半壳,所述第二半壳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对应设置的第二容纳槽,
[0018]其中,两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夹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之间,且两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二振膜、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围合形成所述四个声学腔体。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分别设有一组出声孔,每组所述出声孔包括两个出声孔,每个所述出声孔分别与一所述声学腔体连通,同组所述出声孔的出音方向相同,异组所述出声孔的出音方向相互垂直或呈设定夹角。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均设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用以止挡所述双面发声单元以形成所述声学腔体。
[0021]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
[00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具有收容腔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两组音孔,所述每组音孔数量为两个且所述两个音孔出音方向相同;所述两组音孔出音方向垂直或呈设定夹角,所述发声装置设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且所述出声孔与所述音孔一一对应设置。
[00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听筒模式和外放模式,在所述听筒模式,两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振动方向相反,同一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同向振动;在所述外放模式,两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振动方向相同,同一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反向振动。
[00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为可穿戴设备。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的发声装置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的发声装置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2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2的爆炸图;
[0030]图5为第一半壳与双面发声单元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图5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第二半壳与双面发声单元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图7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9为具有图1中发声装置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为图9中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0036]图11为图9中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图;
[0037]图12为图11中A

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13为具有图1中发声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4为图13中镜腿一种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5为图13中镜腿一种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1]附图标记说明:
[0042]1‑
发声装置;
[0043]10

壳体,11

第一半壳,12

第二半壳,13

出声孔,14

第一容纳槽,15

第二容纳槽,16

台阶面,17

声学腔体;
[0044]20

双面发声单元;
[004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四个出声孔;两个双面发声单元,每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振动方向可调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两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成相互隔绝的四个声学腔体,两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四个所述声学腔体内;其中,每个所述声学腔体分别与一个所述出声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出声孔至少具有两个出音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出声孔两两一组,每组所述出声孔的出音方向相同,两组所述出声孔的出音方向相互垂直,或两组所述出声孔的出音方向呈设定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由两个单面发声单元组合而成,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分别对应设于所述两单面发声单元,且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位于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相对两侧;或至少一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包括背对设置的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所述第一振膜设于所述第一振动系统,所述第二振膜设于所述第二振动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半壳,所述第一半壳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数量为两个;第二半壳,所述第二半壳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对应设置的第二容纳槽,其中,两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夹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波蔡晓东刘松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