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8693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尤其涉及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其原料包括血液、抗凝剂、PEG溶液和冻干保护液,该质控品复溶后及冻干品,长期稳定性好。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复溶后在室温下稳定,市售质控品在室温下开瓶储存从第七天浓度下降,说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稳定性更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与市售的相比,具有更好的开瓶稳定性,对于医院临床检验科,特别是业务量较小的基层医院,在纤维蛋白原的质控工作中,质控品开瓶后保存更长时间,可以减少浪费,降低检测成本,给工作带来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质控品冻干品在33个月后仍较稳定,有利于商品化生产。有利于商品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尤其涉及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凝血:血液凝固的简称,是血液由液体状态转为凝胶状态的过程,是哺乳动物止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纤维蛋白原:是凝血系统中的“中心”蛋白质,凝血的最后阶段是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的过程。纤维蛋白原也被称为凝血因子I,在止血和伤口愈合中起到关键作用。它是在肝脏中合成的糖蛋白,表观分子量为340,000Da,由两个二聚体组成,其中,每个二聚体由三对不同的由二硫键链接的称为Aα、Bβ和γ多肽链构成。纤维蛋白原在浓度约为1.5mg/ml~4.0mg/ml的条件下于血流中循环。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被激活,并形成栓。纤维蛋白原就通过促进被激活的血小板的交联,而参与到初期止血。
[0004]引发了凝血连锁反应的并行激活。纤维蛋白原作为终点,通过由凝血酶对血纤维蛋白肽A和血纤维蛋白肽B(以较慢的速率)进行的蛋白水解释放,而被转化为纤维蛋白。该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被聚集到双链绞合原纤维。随后,这些原纤维以横向方式排列,使纤维变粗。然后,这些纤维通过FXIIIa交联到纤维蛋白网,其通过被激活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稳定血小板栓,从而获得稳定的凝块。
[0005]纤维蛋白: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称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生成后开始聚合形成交联的纤维蛋白同时在凝血因子XIII的作用下形成不溶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单体和不溶的纤维蛋白统称为纤维蛋白。市场上现存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稳定性较差,易变质,价格昂贵,开瓶稳定性亦差,因此需要开发出新的稳定性好的,不易变质,价格低廉,开瓶稳定性好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质控品稳定性好,不易变质,价格低廉,开瓶稳定性好。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其原料包括血液、抗凝剂、PEG溶液和冻干保护液;
[0008]所述冻干保护液中,包括水、B

400水性消泡剂、烟酰胺、HEPES、蔗糖、月桂酸钠盐、全氟辛酸钠、硫柳汞和NaOH;其中,所述B

400水性消泡剂、烟酰胺、HEPES、蔗糖、月桂酸钠盐、全氟辛酸钠、硫柳汞和NaOH,其质量比为(5~15):(122.14~244.24):(119.2~238.3):(100~200):(0.55~0.111):(0.11~0.218):(2.5~5.0)。用NaOH调节pH至7.3~7.6。
[0009]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纤维蛋白原质控品中,所述冻干保护液包括5g/L~15g/L B

400水性消泡剂、122.14g/L~244.24g/L烟酰胺、119.2g/L~238.3g/L HEPES、100g/L~200g/L蔗糖、0.55g/L~0.111g/L月桂酸钠盐、0.1100g/L~0.2180g/L全氟辛酸钠、2.5g/L~5.0g/L硫柳汞,10M NaOH调节pH值为7.40。
[0010]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冻干保护液其浓度为10g/L B

400水性消泡剂、244.24g/L烟酰胺、238.3g/L HEPES、200g/L蔗糖、0.111g/L月桂酸钠盐、0.2180g/L全氟辛酸钠、5.0g/L硫柳汞和10M NaOH,用10M NaOH调节pH值为7.40。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中,所述血液为猪血液。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中,所述质控品的pH值为7.3~7.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质控品的pH值为7.4。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中,所述抗凝剂为2wt%~5wt%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凝剂是3.8wt%柠檬酸三钠。将加入所述抗凝剂的血液离心30分钟,相对离心力为2000g,小心分离吸取上层血浆。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中,所述PEG溶液为20wt%~50wt%的PEG4000水溶液。一些实施例中,加猪血浆体积的6wt%的30wt%PEG4000溶液,沉淀纤维蛋白原。再加入血浆溶解沉淀。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中,所述PEG溶液加入量为血液体积的4%~12%;所述含有抗凝剂的血液和所述冻干保护液的体积比为(0.75~0.8):(0.2~0.25)。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其原料包括血液、抗凝剂、PEG溶液和冻干保护液;本专利技术所述纤维蛋白原质控品的优势为复溶后稳定性好,冻干品长期稳定性好,冻干品在33个月后仍较稳定,有利于商品化生产。实验中发现,质控品制备过程中,抗凝剂、PEG和冻干保护液的选择对于质控品的品质影响显著。申请人通过对各组分的选择和用量进行优化,最终使各个组分选择合理,浓度得当,相互支持、配合,相互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含有抗凝剂的血液与PEG溶液混合,沉淀纤维蛋白原后,加入含有抗凝剂的血液和所述冻干保护液经冷冻干燥获得纤维蛋白原质控品。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血液与所述抗凝剂混合后经离心分离获得血浆;所述血液与所述抗凝剂的体积比为9:1。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所述离心的条件包括2000g~2500g,离心时间20min~40min。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中,其原料包括血液、抗凝剂、PEG溶液和冻干保护液,该质控品复溶后稳定性,冻干品长期稳定性好。实验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复溶后在室温储存条件下较稳定,市售质控品在室温条件下开瓶储存从第七天开始浓度下降,说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有更好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与市售产品相比,具有更好的开瓶稳定性,对于医院临床检验科,特别是业务量较小的基层医院,在纤维蛋白原的质控工作中,质控品开瓶后保存更长时间,可以减少试剂浪费,降低检测成本,给工作带来方便。专利技术制备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冻干品在33个月后仍较稳定,有利于商品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示本专利技术纤维蛋白原质控品与市售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开瓶稳定性检测结果;
[0022]图2示本专利技术纤维蛋白原质控品与市售品长期稳定性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血液、抗凝剂、PEG溶液和冻干保护液;所述冻干保护液中,包括水、B

400水性消泡剂、烟酰胺、HEPES、蔗糖、月桂酸钠盐、全氟辛酸钠、硫柳汞和NaOH;其中,所述B

400水性消泡剂、烟酰胺、HEPES、蔗糖、月桂酸钠盐、全氟辛酸钠、硫柳汞的质量比为(5~15):(122.14~244.24):(119.2~238.3):(100~200):(0.55~0.111):(0.11~0.218):(2.5~5.0),用NaOH调节pH至7.3~7.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干保护液包括5g/L~15g/L B

400水性消泡剂、122.14g/L~244.24g/L烟酰胺、119.2g/L~238.3g/L HEPES、100g/L~200g/L蔗糖、0.55g/L~0.111g/L月桂酸钠盐、0.1100g/L~0.2180g/L全氟辛酸钠、2.5g/L~5.0g/L硫柳汞,用NaOH调节pH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华王美龙侯冬梅冯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