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橄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691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橄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饮料技术领域。所述的橄榄饮料包括以原料:橄榄汁、蜜桔汁、红茶汤、蔗糖、蜂蜜、微晶壳聚糖、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羧甲基纤维素钠、乳化剂、稳定剂;所述微晶壳聚糖、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的用量比为(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橄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饮料
,具体涉及一种橄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又名青果、青子、白榄、青橄榄等,是卫生部批准的一种既是食品又是药物的药食两用果实。其主要成份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挥发油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机酸、橄榄醇(elemol)等。具有生津利喉、祛痰清肺、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等功能。传统的对橄榄的利用,大多用于生吃或加工成成橄榄和蜜饯橄榄。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以橄榄为主料配制而成的果茶、冲剂等饮料,颇受欢迎,然而这仅仅是初始阶段,其中有些制备工艺的合理性,还值得研究。因此当前对橄榄果保健品的开发,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待于深入研发,以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保健食品市场。
[0003]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橄榄原味果茶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010131415.4)”公开了一种橄榄原味果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步骤如下:(1)按橄榄果浸泡液的配方重量份,将原料混合并粉碎至50

70目;(2)加入果葡糖浆和食用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3)将混合液加热煮沸,温火继续加热,静置,过滤得滤液;(4)将滤液进行浓缩,得橄榄果加工浸泡液,备用。(5)将鲜橄榄果经挑选、清洗、打扁破核;(6)取30%

40%打扁破核的橄榄果,在橄榄果加工浸泡液中浸泡,捞起沥干后进行干燥处理,得橄榄浸泡果;(7)将剩余60%

70%打扁破核的橄榄果进行干燥处理后与浸泡的橄榄果混合并粉碎;(8)最后灭菌包装。该专利的橄榄原味果茶具有生津利喉、祛痰清肺、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等功用,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作用,但是该橄榄饮料存在抗氧化活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橄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在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橄榄原味果茶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010131415.4)”公开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工艺、配方、方法等提高橄榄饮料抗氧化活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橄榄饮料,包括以原料:橄榄汁、蜜桔汁、红茶汤、蔗糖、蜂蜜、微晶壳聚糖、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羧甲基纤维素钠、乳化剂、稳定剂;
[0007]所述微晶壳聚糖、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的用量比为(1

3):(0.8

2.4):(3

4)。
[0008]优选地,所述饮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橄榄汁10

20份、蜜桔汁5

10份、红茶汤8

16份、蔗糖2

4份、蜂蜜2

3份、微晶壳聚糖1

3份、多酚氧化酶0.8

2.4份、维生素C 3

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

2份、乳化剂0.5

0.8份、稳定剂1

2份。
[0009]优选地,所述饮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橄榄汁15份、蜜桔汁8份、红茶汤12份、蔗糖3份、蜂蜜2.5份、微晶壳聚糖2份、多酚氧化酶1.4份、维生素C 3.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乳化剂0.6份、稳定剂1.5份。
[0010]优选地,所述橄榄汁的制备方法为:
[0011](1)将橄榄鲜果清洗后破碎、去除果核,将所得橄榄果肉置于沸水中5

10min进行灭酶处理,再将橄榄果肉破碎为粒度小于60目的果渣;
[0012](2)将果渣加入鲜果质量0.2

0.4倍的去离子水,并调节pH值为6.7

7.2,分别加入鲜果质量0.2

0.5倍的纤维素酶和鲜果质量0.8

1.2倍的果胶酶,在35

38℃下保温进行酶解12

15小时;再置于90℃下灭酶15

20min,经过滤后得到橄榄酶解液,然后将橄榄酶解液经离心分离后弃固形物,即得到橄榄汁。
[0013]优选地,所述蜜桔汁的制备方法为:
[0014]将蜜桔清洗,除蜜桔皮和果核,将蜜桔果肉压榨成汁,使用过滤装置过滤,并对滤液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蜜桔汁。
[0015]优选地,所述红茶汤的制备方法为:
[0016]在干绿茶中加入热水,然后滤去茶渣得到茶汤,将茶汤冷却,再加入茶汤用量0.2

0.5倍的多酚氧化酶和单宁酶进行搅拌发酵,当汤色达到红茶要求且具有浓郁果香和茶香时,停止发酵,得到发酵红茶汁;在将发酵红茶汁依次通过离心分离和微滤膜过滤,得到澄清红茶汤。
[0017]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或单甘油酯。
[0018]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抗坏血酸钠、海藻酸钠、卡拉胶、黄原胶以用量比为4:1:3:0.5的混合物。
[0019]一种橄榄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将橄榄汁、蜜桔汁、红茶汤混合,并加入蔗糖、蜂蜜、微晶壳聚糖、维生素C、羧甲基纤维素钠、乳化剂、稳定剂,搅拌均匀,灭菌包装。
[0021]优选地,所述灭菌采用高温瞬时灭菌。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在橄榄饮料的原料中添加微晶壳聚糖、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橄榄饮料的抗氧化活性,这是因为:微晶壳聚糖是一种碱性氨基多糖化合物,其中的分子链含有氨基和羟基,与维生素C结合可形成聚阳离子电解质,并将饮料中含负电荷的化合物如蛋白质、纤维素、果胶等絮凝沉淀,使饮料的稳定性提高;此外微晶壳聚糖的氨基基团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使底物的羟基不能与活性中心反应,阻断了催化反应,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多酚氧化酶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于红茶加工过程中,目的是激化酶的活性,促使茶多酚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氧化产物,形成红茶红汤。且多酚氧化酶与微晶壳聚糖的氨基基团反应,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维生素C具有非常强的还原性,能够络合多酚氧化酶辅基,可以直接作用于多酚氧化酶,有效防止橄榄饮料氧化变色,提高橄榄饮料的抗氧化性能。
[0024](2)
技术介绍
所引用的专利文献“一种橄榄原味果茶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010131415.4)”,虽然该专利的橄榄原味果茶具有生津利喉、祛痰清肺、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等功用,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作用,但是该橄榄饮料存在抗氧化活性较低的问题。基于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才对该专利技术的组份、用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良,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发现,当制备过程中,添加微晶壳聚糖、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橄榄饮料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微晶壳聚糖的氨基基团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中心结合,对氧自由基有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橄榄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原料:橄榄汁、蜜桔汁、红茶汤、蔗糖、蜂蜜、微晶壳聚糖、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羧甲基纤维素钠、乳化剂、稳定剂;所述微晶壳聚糖、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的用量比为(1

3):(0.8

2.4):(3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橄榄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橄榄汁10

20份、蜜桔汁5

10份、红茶汤8

16份、蔗糖2

4份、蜂蜜2

3份、微晶壳聚糖1

3份、多酚氧化酶0.8

2.4份、维生素C 3

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

2份、乳化剂0.5

0.8份、稳定剂1

2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橄榄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橄榄汁15份、蜜桔汁8份、红茶汤12份、蔗糖3份、蜂蜜2.5份、微晶壳聚糖2份、多酚氧化酶1.4份、维生素C 3.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乳化剂0.6份、稳定剂1.5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橄榄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橄榄汁的制备方法为:(1)将橄榄鲜果清洗后破碎、去除果核,将所得橄榄果肉置于沸水中5

10min进行灭酶处理,再将橄榄果肉破碎为粒度小于60目的果渣;(2)将果渣加入鲜果质量0.2

0.4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振师贺鹏宋海云张涛何铣扬潘贞珍韦哲君汤秀华谭秋锦王文林郑树芳环秀菊潘浩男韦媛荣谭德锦许鹏黄锡云钟剑章周春衡莫庆道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