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74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功放单元电路N1、反相器电路N2、反相器电路N3、反相器电路N4、反相器电路N5,其中电源输入端VCC供给电路正常工作的电压;功放单元电路N1采用型号是SSM3302ACPZ功放单元电路,通过配置外围电路能使功放单元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反相器电路N2、N3、N4、N5均采用型号是2SC2712Y三极管反相器电路,用来控制功放单元N1的控制引脚,从而实现一种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具有可靠性强,体积小的优点,主要应用于喇叭,扬声器等小功率器件的电路。扬声器等小功率器件的电路。扬声器等小功率器件的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尤其涉及一种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十几年来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功率放大电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应用。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是原理上最为基本、应用上最为广泛的功率放大电路,无论哪种类型的喇叭、扬声器小功率器件,总要涉及到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而功率放大电路设计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系统工作的优良性。而传统的模拟功放的工作状态为:A类、B类、AB类,其效率很低,逐渐被D类所取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即主要采用D类音频功放器件来实现功率放大,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电源、功放单元电路、反相器电路N2、反相器电路N3、反相器电路N4、反相器电路N5,电源输入端与功放单元电路N1的33引脚、34引脚、35引脚、36引脚相连接,供给电路正常工作的电压,反相器电路N2、反相器电路N3、反相器电路N4、反相器电路N5与功放单元电路N1的控制引脚相连接。
[0004]所述的反相器电路N2、反相器电路N3、反相器电路N4、反相器电路N5的三极管均采用型号是2SC2712Y三极管反相器电路,反相器电路N2的三极管VT2的3引脚通过上拉电阻R1与5V电压相连接,同时与功放单元电路N1的9引脚相连接,反相器电路N3的三极管VT3的3引脚通过上拉电阻R3与5V电压相连接,同时与功放单元N1的22引脚相连接,反相器电路N4的三极管VT4的3引脚通过上拉电阻R9与5V电压相连接,同时通过电阻R12与功放单元电路N1的21引脚相连接,反相器电路N5的三极管VT5的3引脚通过上拉电阻R16与5V电压相连接,同时通过电阻R8与功放单元电路N1的23引脚相连接。
[0005]所述的功放单元电路N1采用型号是SSM3302ACPZ功放单元电路,功放单元电路N1的11引脚、12引脚为左声道输入引脚,其音频信号通过电容C8、C9与左声道输入引脚相连接,同时功放单元电路N1的9引脚为左声道的使能引脚,通过电阻R5与地相连接,功放单元电路N1的 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为左声道的输出引脚,19引脚、20引脚为右声道输入引脚,功放单元N1的22引脚为右声道的使能引脚,26引脚、27引脚、28引脚、29引脚为右声道的输出引脚;功放单元电路N1的2引脚与3引脚相连接并通过电容C4与1引脚相连接,功放单元电路N1的4引脚与5引脚相连接并通过电容C6与6引脚相连接,功放单元电路N1的22引脚通过电阻R6与地相连接,功放单元电路N1的26引脚与27引脚相连接并通过电容C7与25引脚相连接,28引脚与29引脚相连接并通过电容C5与30引脚相连接,功放单元电路N1的21引脚通过R13与8引脚相连接、通过电阻R14与地相连接、通过电阻R12与反相器电路N4的三极管VT4的3引脚相连接,功放单元电路N1的23引脚通过电阻R8与反相器电路N5的三极管VT5的3引脚相连接,功放单元电路N1的10引脚通过电阻R11与8引脚相连接。
[0006]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可靠性强,体积小的优点。其电路可应用于喇叭,扬声器等小功率器件电路。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09]如图1所示,该电路包括电源、功放单元电路和反相器电路组成。其中电源输入端为VCC,供给电路正常工作的电压,同时在电源处采用电容C1、C2、C3滤波,使输入的电压更平稳,电源输入端与功放单元N1的33引脚、34引脚、35引脚、36引脚相连接,反相器电路采用4个反相器电路,分别为反相器N2、N3、N4、N5,其与功放单元N1的控制引脚相连接。
[0010]反相器电路N2、反相器电路N3、反相器电路N4、反相器电路N5的三极管均采用型号是2SC2712Y三极管反相器电路,反相器电路N2的三极管VT2的3引脚通过上拉电阻R1与5V电压相连接,同时与功放单元电路N1的9引脚相连接,反相器电路N3的三极管VT3的3引脚通过上拉电阻R3与5V电压相连接,同时与功放单元N1的22引脚相连接,反相器电路N4的三极管VT4的3引脚通过上拉电阻R9与5V电压相连接,同时通过电阻R12与功放单元电路N1的21引脚相连接,反相器电路N5的三极管VT5的3引脚通过上拉电阻R16与5V电压相连接,同时通过电阻R8与功放单元电路N1的23引脚相连接。
[0011]功放单元电路N1采用型号是SSM3302ACPZ功放单元电路,功放单元电路N1的11引脚、12引脚为左声道输入引脚,其音频信号通过电容C8、C9与11引脚、12引脚相连接,功放单元电路N1的9引脚为左声道的使能引脚与反相器电路N2的三极管VT2的3引脚相连接、同时通过电阻R5与地相连接,功放单元电路N1的 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为左声道的输出引脚,19引脚、20引脚为右声道输入引脚,功放单元N1的22引脚为右声道的使能引脚与反相器电路N3的三极管VT3的3引脚相连接、同时通过电阻R6与地相连接,26引脚、27引脚、28引脚、29引脚为右声道的输出引脚;功放单元电路N1的2引脚与3引脚相连接并通过电容C4与1引脚相连接,功放单元电路N1的4引脚与5引脚相连接并通过电容C6与6引脚相连接,26引脚与27引脚相连接并通过电容C7与25引脚相连接,28引脚与29引脚相连接并通过电容C5与30引脚相连接,功放单元电路N1的21引脚通过R13与8引脚相连接、通过电阻R14与地相连接、通过电阻R12与反相器电路N4的三极管VT4的3引脚相连接,功放单元电路N1的23引脚通过电阻R8与反相器电路N5的三极管VT5的3引脚相连接,功放单元电路N1的10引脚通过电阻R11与8引脚相连接。
[0012]原理
[0013]功放单元电路N1的9引脚为左声道的使能引脚,通过反相器电路N2来控制功放单元电路N1的9引脚,反相器电路N2的三极管VT2的1引脚为基极,通过外部的控制单元如单片机、DSP等,控制1引脚为高电平时,其三极管VT2的3引脚集电极与2引脚发射极的回路被导通,此时其功放单元电路N1的9引脚为低电平,功放单元电路N1的左声道处于关闭状态;反相器电路N2的三极管VT2的1引脚基极为低电平时,其三极管VT2的3引脚集电极与2引脚发射极的回路没被导通,此时功放单元电路N1的9引脚为高电平,功放单元N1的左声道处于打
开状态,当功放单元电路N1的9引脚通过电阻R5接地,使功放单元电路N1的左声道默认处于关闭状态;输出电路中的电感L2、L3、BD1、BD2,电容C12、C13、C14、C15、C16用于滤除音频输出回路的噪声;同理,反相器电路N3控制功放单元电路N1的22引脚,22引脚为低电平关断右声道,22引脚为高电平打开右声道,功放单元电路N1的22引脚通过电阻R6接地,使功放单元电路N1的右声道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电源、功放单元电路、反相器电路N2、反相器电路N3、反相器电路N4、反相器电路N5,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端与功放单元电路N1的33引脚、34引脚、35引脚、36引脚相连接,供给电路正常工作的电压,反相器电路N2、反相器电路N3、反相器电路N4、反相器电路N5与功放单元电路N1的控制引脚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相器电路N2、反相器电路N3、反相器电路N4、反相器电路N5的三极管均采用型号是2SC2712Y三极管反相器电路,反相器电路N2的三极管VT2的3引脚通过上拉电阻R1与5V电压相连接,同时与功放单元电路N1的9引脚相连接,反相器电路N3的三极管VT3的3引脚通过上拉电阻R3与5V电压相连接,同时与功放单元N1的22引脚相连接,反相器电路N4的三极管VT4的3引脚通过上拉电阻R9与5V电压相连接,同时通过电阻R12与功放单元电路N1的21引脚相连接,反相器电路N5的三极管VT5的3引脚通过上拉电阻R16与5V电压相连接,同时通过电阻R8与功放单元电路N1的23引脚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放单元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腾腾王远张财元武泽东展晓洁张海涛汪轩向浩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七一二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