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安装用临时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68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安装用临时固定架,包括主杆、延伸杆、底杆、撑杆、若干个副杆,所述主杆呈U型的杆状结构,且前后壁上各设置的条形通孔为一号滑孔,所述主杆的底端与底杆的左端铰接,所述主杆的顶端通过一号螺栓与延伸杆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杆上设置的条形通孔为二号滑孔,所述延伸杆设置在主杆的间隙中,且底端通过二号螺栓与主杆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杆的顶端设置一个支板;所述撑杆的右端与底杆的右端铰接、左端部位插入到主杆的间隙中且通过三号螺栓与主杆滑动连接;每个副杆的左端部位插入到主杆的间隙中并通过一个四号螺栓与主杆滑动连接、右端设置一个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调节,可支撑在墙体的不同部位。部位。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安装用临时固定架


[0001]本技术涉及固定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安装用临时固定架。

技术介绍

[0002]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在装配墙体时,一般会采用临时的固定架支撑墙体。
[0003]现有技术的固定架通常是倾斜的支杆,支杆一端固定在墙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然而其支撑点只有一个,不适合支撑垂直组装的墙体。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安装用临时固定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安装用临时固定架,包括主杆、延伸杆、底杆、撑杆、若干个副杆,所述主杆呈U 型的杆状结构,且前后壁上各设置的条形通孔为一号滑孔,所述主杆的底端与底杆的左端铰接,所述主杆的顶端通过一号螺栓与延伸杆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杆上设置的条形通孔为二号滑孔,所述延伸杆设置在主杆的间隙中,且底端通过二号螺栓与主杆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杆的顶端设置一个支板;所述撑杆的右端与底杆的右端铰接、左端部位插入到主杆的间隙中且通过三号螺栓与主杆滑动连接;每个副杆的左端部位插入到主杆的间隙中并通过一个四号螺栓与主杆滑动连接、右端设置一个支板。
[0005]优选的:所述一号螺栓穿过主杆的顶部和二号滑孔后与一个螺母螺接。
[0006]优选的:所述二号螺栓穿过一号滑孔和延伸杆的底部后与一个螺母螺接。
[0007]优选的:所述三号螺栓穿过一号滑孔和撑杆的左端部位后与一个螺母螺接。
[0008]优选的:所述四号螺栓穿过一号滑孔和副杆的左端部位后与一个螺母螺接。
[0009]优选的:所述支板的结构包括主板和副板,所述主板上均匀的设置的四个斜孔为推孔,所述主板的左侧壁与延伸杆或副杆的顶端铰接;所述副板的右侧壁上均匀的设置有四个滑槽,每个滑槽的左侧壁设置的条形通孔为三号滑孔,每个滑槽中各设置一个延伸板,每个延伸板的内侧端的中心通孔中固定一个移动柱,每个移动柱各穿过一个三号滑孔后插入到一个推孔中,所述副板设置在主板的右侧面上,且中心部位与主板的中心部位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每个滑槽的两边设置有一个凸起的限位条,每个延伸板的两边各设置的条型凹槽为限位槽,每个限位条各滑动连接在一个限位槽中。
[0011]优选的:所述主板上均匀的设置的四个弧形孔为定位孔,所述副板上均匀的设置
的四个圆形通孔为二号固定孔,每个二号固定孔各与一个定位孔对齐。
[0012]优选的:每个延伸板的外侧端部位设置的通孔为一号固定孔。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本技术通过撑杆支撑在底杆和主杆之间,将主杆呈不同的角度支撑;通过延伸杆可延长主杆,支撑较高的墙体;通过副杆可支撑在墙体的中部和下部,避免垂直组合墙体底部无支撑后倒塌。
[0015]2、本技术设置支板,通过转动副板,使得推孔相对于滑孔转动后,向外侧推动移动柱,使得移动柱将延伸板退出滑槽,从而增大支板的支撑半径。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安装用临时固定架的主视图;
[001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安装用临时固定架的主板的右视图;
[001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安装用临时固定架的副板的右视图。
[0019]图中:主杆10、一号滑孔11、延伸杆12、二号滑孔13、一号螺栓14、二号螺栓15、底杆16、撑杆17、三号螺栓18、副杆19、四号螺栓20、主板 21、推孔22、定位孔23、副板24、滑槽25、限位条26、延伸板27、移动柱 28、一号固定孔29、二号固定孔30、三号滑孔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安装用临时固定架,包括主杆10、延伸杆12、底杆16、撑杆17、若干个副杆19,所述主杆10呈U型的杆状结构,且前后壁上各设置的条形通孔为一号滑孔11,所述主杆10的底端与底杆16的左端铰接,所述主杆10的顶端通过一号螺栓14 与延伸杆12滑动连接,所述主杆10用于支撑上部墙体;所述延伸杆12上设置的条形通孔为二号滑孔13,所述延伸杆12设置在主杆10的间隙中,且底端通过二号螺栓15与主杆10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杆12的顶端设置一个支板,所述延伸杆12增加主杆10长度;所述撑杆17的右端与底杆16的右端铰接、左端部位插入到主杆10的间隙中且通过三号螺栓18与主杆10滑动连接,所述撑杆17用于支撑倾斜的主杆10;每个副杆19的左端部位插入到主杆10的间隙中并通过一个四号螺栓20与主杆10滑动连接、右端设置一个支板,所述副杆19用于支撑下部墙体。
[0023]所述一号螺栓14穿过主杆10的顶部和二号滑孔13后与一个螺母螺接,使得主杆10顶部与延伸杆12滑动连接。
[0024]所述二号螺栓15穿过一号滑孔11和延伸杆12的底部后与一个螺母螺接,当螺母螺
紧后使得延伸杆12与支杆10固定。
[0025]所述三号螺栓18穿过一号滑孔11和撑杆17的左端部位后与一个螺母螺接,当螺母螺进后使得撑杆17与主杆10固定。
[0026]所述四号螺栓20穿过一号滑孔11和副杆19的左端部位后与一个螺母螺接,当螺母螺进后使得副杆19与支杆10固定。
[0027]所述支板的结构包括主板21和副板24,所述主板21上均匀的设置的四个斜孔为推孔22,所述推孔22用于推动移动柱28移动,所述主板21的左侧壁与延伸杆12或副杆19的顶端铰接;所述副板24的右侧壁上均匀的设置有四个滑槽25,每个滑槽25的左侧壁设置的条形通孔为三号滑孔31,每个滑槽25中各设置一个延伸板27,每个延伸板27的内侧端的中心通孔中固定一个移动柱28,每个移动柱28各穿过一个三号滑孔31后插入到一个推孔22中,所述延伸板27用于增加副板24的半径,所述副板24设置在主板21的右侧面上,且中心部位与主板21的中心部位转动连接。
[0028]每个滑槽25的两边设置有一个凸起的限位条26,每个延伸板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安装用临时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10)、延伸杆(12)、底杆(16)、撑杆(17)、若干个副杆(19),所述主杆(10)呈U型的杆状结构,且前后壁上各设置的条形通孔为一号滑孔(11),所述主杆(10)的底端与底杆(16)的左端铰接,所述主杆(10)的顶端通过一号螺栓(14)与延伸杆(12)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杆(12)上设置的条形通孔为二号滑孔(13),所述延伸杆(12)设置在主杆(10)的间隙中,且底端通过二号螺栓(15)与主杆(10)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杆(12)的顶端设置一个支板;所述撑杆(17)的右端与底杆(16)的右端铰接、左端部位插入到主杆(10)的间隙中且通过三号螺栓(18)与主杆(10)滑动连接;每个副杆(19)的左端部位插入到主杆(10)的间隙中并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彤阳王晓岷张青峰周亚东董其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