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降噪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643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级降噪调节阀,包括阀体、降噪阀座、降噪套筒、阀芯和上阀盖;阀体内设降噪阀座和降噪套筒,降噪阀座由降噪外座和降噪内座组成;降噪套筒由降噪外筒和降噪内筒组成;阀体的进口流道通过降噪外座节流孔、降噪内座节流孔与降噪内座中的开口向上的腔体相通,降噪套筒通过降噪外筒节流孔、降噪内筒节流孔与阀体的出口流道相通;阀芯底端穿过降噪套筒并与降噪内座中的开口向上的腔体插接;阀芯中上部与上阀盖套接,上阀盖底侧与阀体顶侧相连;降噪外座与降噪内座之间形成第一缓冲空间;降噪内座的腔体与阀芯的底侧形成第二缓冲空间;阀芯中部空间与降噪内筒之间形成第三缓冲空间;降噪内筒与降噪外筒之间形成第四缓冲空间。四缓冲空间。四缓冲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降噪调节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降噪调节阀。

技术介绍

[0002]在能源化工、供压供气行业中,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管道供应的进步,高压差、强气蚀、多震动的工况出现的概率越来越多,使得高压降噪调节阀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高压差、抗气蚀的场合。
[0003]对于高压的气体或液体介质,仅依靠单级降噪并辅以降噪板的方式并不能有效的完成重要的减压减噪任务,当阀后压力低于介质的饱和蒸汽压的情况下,会发生闪蒸,极大的损坏阀内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级降噪阀芯,其可以将介质分散为若干小股射流,各射流互相交错,使得能量被相互抵消,配合蜿蜒往复的流道,减小对阀内件的冲蚀损坏,降低了气体冲击的噪声,增强了降噪减速的效果,提高调节阀使用寿命。
[0005]技术方案:一种多级降噪调节阀,包括阀体、降噪阀座、降噪套筒、阀芯和上阀盖;
[0006]所述阀体内安装有所述降噪阀座和降噪套筒,其中:
[0007]所述降噪阀座由降噪外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降噪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降噪阀座、降噪套筒、阀芯和上阀盖;所述阀体内安装有所述降噪阀座和降噪套筒,其中:所述降噪阀座由降噪外座和降噪内座组成,所述降噪外座的侧壁设有多个降噪外座节流孔,所述降噪内座的侧壁设有多个降噪内座节流孔,所述降噪外座焊设于所述降噪内座外侧,所述降噪内座设有开口向上的腔体;所述降噪套筒由降噪外筒和降噪内筒组成,所述降噪外筒的侧壁设有多个降噪外筒节流孔,所述降噪内筒的侧壁设有多个降噪内筒节流孔,所述降噪外筒焊设于所述降噪内筒外侧,所述降噪套筒的底侧与所述降噪阀座的顶侧相连,且所述降噪内筒的内腔与所述降噪内座的开口向上的腔体相连通;所述阀体的进口流道通过降噪外座节流孔、降噪内座节流孔与所述降噪内座中的开口向上的腔体相连通,所述降噪套筒通过降噪外筒节流孔、降噪内筒节流孔与所述阀体的出口流道相连通;所述阀芯的底端穿过降噪套筒,并与所述降噪内座中的开口向上的腔体插接;所述阀芯的中上部与所述上阀盖套接,所述上阀盖的底侧与所述阀体的顶侧相连;所述降噪外座与所述降噪内座之间形成第一缓冲空间;所述降噪内座的腔体与所述阀芯的底侧形成第二缓冲空间;所述阀芯中部空间与所述降噪内筒之间形成第三缓冲空间;所述降噪内筒与所述降噪外筒之间形成第四缓冲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岚母文豪付豪
申请(专利权)人:艾坦姆流体控制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