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物镜镜头与眼睛间距的检测系统、OCT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616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确定物镜镜头与眼睛间距的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图标、第二图标、图像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一图标在被测人眼成像形成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标在被测人眼成像形成的第二图像,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图标和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标和第二图像,结合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得出第一角膜曲率和第二角膜曲率,当第一角膜曲率等于第二角膜曲率时,此时第一图标所在的位置判定为物镜镜头的初始工作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可自动确定物镜镜头与待测眼睛间距的OCT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仅通过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以及图像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即可实现初始眼位判定,能够有效地提高眼科检查的效率。提高眼科检查的效率。提高眼科检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定物镜镜头与眼睛间距的检测系统、OCT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眼科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确定物镜镜头与眼睛间距的检测系统、OCT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眼部检查时,通常采用常见的眼科检查设备如眼底相机、裂隙灯、OCT设备等进行检查,这些眼科检查设备采用镜头对眼睛进行成像,以观测眼睛组织和结构,由于人眼结构的差别,在进行眼部检查之前需要调整眼科检查设备到眼睛的距离,即调焦,以得到质量良好的图像。而传统的眼位判定方法通常为手动调焦操作,手动调焦的方式复杂,对人的依赖度高,比较耗时。为了便于操作和节省时间,现有的眼位判定设备具有自动调焦功能,如利用双目成像测距、三点定位法,这些方法都能够初步判定出镜头到眼睛的工作距离,然而,现有的自动调焦的眼部判定设备通常需要配置两台相机,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定物镜镜头与眼睛间距的检测系统、OCT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确定物镜镜头与待测眼睛间距的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图标、第二图标、图像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图标、所述第二图标和所述物镜镜头共轴设置,所述第一图标与所述第二图标间距固定,且可同步移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0005]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图标和所述第二图标在不同位置时,第一图标在被测人眼的角膜成像形成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标在被测人眼的角膜成像形成的第二图像,并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0006]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图标和第一图像,结合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得出第一角膜曲率;
[0007]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图标和第二图像,结合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得出第二角膜曲率;
[0008]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将第一角膜曲率和第二角膜曲率进行比对,当第一角膜曲率等于第二角膜曲率时,此时所述第一图标所在的位置判定为所述物镜镜头的初始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图标与被测人眼的间距则是所述物镜镜头的初始工作距离。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角膜曲率满足以下公式:
[0010][0011]其中,R1为第一角膜曲率,x1为被测人眼的角膜离第一图像的距离,r1′
为第一图像的直径,r1为第一图标的直径,D0为第一图标与被测人眼的角膜的间距;
[0012]所述第二角膜曲率满足以下公式:
[0013][0014]其中,R2为第二角膜曲率,x2为第二图像与被测人眼的角膜之间的距离,r2′
为第二图像的直径,r2为第二图标的直径,(D0+Δd)为第二图标与被测人眼的角膜的间距。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图标的直径r1满足:r1≥25mm;
[0016]所述第二图标的直径r2满足:r2≥25mm;
[0017]所述第一图标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图像的直径的比值满足:
[0018]所述第二图标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图像的直径的比值满足: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图标与被测人眼的角膜的间距D0满足:100mm≥D0≥50mm,所述第二图标与所述第一图标的间距Δd满足:1mm≤Δd≤6mm。
[0020]一种自动确定物镜镜头到待测眼睛间距的OCT系统,所述OCT系统包括光源模块、光纤耦合器、参考臂模块、样品臂模块、干涉信号接收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光源模块用于发射激光至光纤耦合器;所述光纤耦合器用于接收所述激光并分解为样品光和参考光,所述样品光入射至所述样品臂模块,所述参考光入射至所述参考臂模块;所述参考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参考光并将其反射返回所述光纤耦合器;所述样品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样品光并将所述样品光聚焦至被测人眼,被测人眼反射散射光至所述光纤耦合器,所述散射光与所述参考臂模块反射的光于所述光纤耦合器处发生干涉,产生干涉光;所述干涉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干涉光并将其转化为干涉电信号;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接收到的干涉电信号转化为图像信息并存储所述图像信息;
[0021]所述OCT系统还包括:第一图标、第二图标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第一图标、所述第二图标和所述物镜镜头共轴设置,所述第一图标与所述第二图标间距固定,且可同步移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连接;
[0022]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图标和所述第二图标在不同位置时,第一图标在被测人眼的角膜成像形成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标在被测人眼的角膜成像形成的第二图像,并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传输至数据处理装置;
[0023]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第一图标和第一图像,结合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得出第一角膜曲率;
[0024]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根据第二图标和第二图像,结合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得出第二角膜曲率;
[0025]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将第一角膜曲率和第二角膜曲率进行比对,当第一角膜曲率等于第二角膜曲率时,此时所述第一图标所在的位置判定为所述物镜镜头的初始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图标与被测人眼的间距则是所述物镜镜头的初始工作距离。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半透半反镜,所述半透半反镜与所述物镜镜头共轴,所述半透半反镜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位于同一垂直面,经被测人眼的角膜反射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通过所述半透半反镜传输至所述图像采集模块。
[0027]一种确定物镜镜头与待测眼睛间距的检测方法,应用于所述的一种确定物镜镜头与待测眼睛间距的检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00,在物镜镜头与被测人眼之间,设置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第一图标、第二图标和物镜镜头共轴设置,第一图标与第二图标间距固定,且可同步移动,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分别投射至被测人眼的角膜中成像;
[0029]S200,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同步移动至不同位置,第一图标在被测人眼的角膜成像形成第一图像,第二图标在被测人眼的角膜成像形成第二图像,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
[0030]S300,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图标和第一图像,结合第一相似三角形公式和第二相似三角形公式,计算得到第一角膜曲率R1,并根据第二图标和第二图像,结合第三相似三角形公式和第四相似三角形公式,计算得到第二角膜曲率R2;
[0031]S400,数据处理模块判断第一角膜曲率R1是否等于第二角膜曲率R2;
[0032]如果是,则执行S410;
[0033]S410,判定此时第一图标所在的位置为物镜镜头的初始工作位置。
[003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S300中,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图标和第一图像,结合第一相似三角形公式和第二相似三角形公式,计算得到第一角膜曲率R1,具体包括:
[0035]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物镜镜头与待测眼睛间距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图标、第二图标、图像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图标、所述第二图标和所述物镜镜头共轴设置,所述第一图标与所述第二图标间距固定,且可同步移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图标和所述第二图标在不同位置时,第一图标在被测人眼的角膜成像形成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标在被测人眼的角膜成像形成的第二图像,并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图标和第一图像,结合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得出第一角膜曲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图标和第二图像,结合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得出第二角膜曲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将第一角膜曲率和第二角膜曲率进行比对,当第一角膜曲率等于第二角膜曲率时,此时所述第一图标所在的位置判定为所述物镜镜头的初始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图标与被测人眼的间距则是所述物镜镜头的初始工作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物镜镜头与待测眼睛间距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膜曲率满足以下公式:其中,R1为第一角膜曲率,x1为被测人眼的角膜离第一图像的距离,r1′
为第一图像的直径,r1为第一图标的直径,D0为第一图标与被测人眼的角膜的间距;所述第二角膜曲率满足以下公式:其中,R2为第二角膜曲率,x2为第二图像与被测人眼的角膜之间的距离,r2′
为第二图像的直径,r2为第二图标的直径,(D0+Δd)为第二图标与被测人眼的角膜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确定物镜镜头与待测眼睛间距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标的直径r1满足:r1≥25mm;所述第二图标的直径r2满足:r2≥25mm;所述第一图标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图像的直径的比值满足:所述第二图标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图像的直径的比值满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确定物镜镜头与待测眼睛间距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标与被测人眼的角膜的间距D0满足:100mm≥D0≥50mm,所述第二图标与所述第一图标的间距Δd满足:1mm≤Δd≤6mm。5.一种可自动确定物镜镜头到待测眼睛间距的OCT系统,所述OCT系统包括光源模块、光纤耦合器、参考臂模块、样品臂模块、干涉信号接收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光源模块用于发射激光至光纤耦合器;所述光纤耦合器用于接收所述激光并分解为样品光和参考
光,所述样品光入射至所述样品臂模块,所述参考光入射至所述参考臂模块;所述参考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参考光并将其反射返回所述光纤耦合器;所述样品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样品光并将所述样品光聚焦至被测人眼,被测人眼反射散射光至所述光纤耦合器,所述散射光与所述参考臂模块反射的光于所述光纤耦合器处发生干涉,产生干涉光;所述干涉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干涉光并将其转化为干涉电信号;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接收到的干涉电信号转化为图像信息并存储所述图像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OCT系统还包括:第一图标、第二图标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第一图标、所述第二图标和所述物镜镜头共轴设置,所述第一图标与所述第二图标间距固定,且可同步移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图标和所述第二图标在不同位置时,第一图标在被测人眼的角膜成像形成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标在被测人眼的角膜成像形成的第二图像,并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传输至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第一图标和第一图像,结合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得出第一角膜曲率;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根据第二图标和第二图像,结合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得出第二角膜曲率;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将第一角膜曲率和第二角膜曲率进行比对,当第一角膜曲率等于第二角膜曲率时,此时所述第一图标所在的位置判定为所述物镜镜头的初始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图标与被测人眼的间距则是所述物镜镜头的初始工作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确定物镜镜头到待测眼睛间距的OCT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透半反镜,所述半透半反镜与所述物镜镜头共轴,所述半透半反镜与所述图像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欣荣贺珂吴小翠安林秦嘉
申请(专利权)人:唯仁医疗佛山有限公司唯智医疗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