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584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机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电子照相机可将拍摄数据传送到外部装置。所述电子照相机包括:操作单元,用于指示拍摄准备操作或拍摄操作;连接单元,用于建立与外部装置的逻辑连接;以及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使得当通过操作单元开始拍摄准备操作或拍摄操作时,连接单元建立与外部装置的逻辑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将拍摄数据(shot data)传送到外部装 置的电子照相才几。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使被摄体的光学图像数字化并且存储数字化图像 的数字照相机已经得到商业上的实际推广。这种数字照相机可 以将拍摄数据记录到可拆卸记录介质上。此外,如03190651号 日本专利所述,设置有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 IEEE14或 者局域网(LAN)等用于外部连接的接口的照相机可以将拍摄数 据传送到与该照相机连接的外部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此外,存在各种类型的上述可拆卸记录介质。例如,存在 微型硬盘(MicroDrive⑧)或硬盘等作为内部机构装入的并且执 行转动操作的记录介质。在这种记录介质中,当发出记录指令 后,开始转动,并且当转速达到预定速度时,将数据实际写到 该记录介质上。在数据被传送到外部装置之前,必须根据基于各种连接接 口规定的过程,预先建立逻辑连接。如果装置处于逻辑连接状 态,那么始终可将数据传送到外部装置。为了建立逻辑连接, 在时间长的情况下需要例如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如上所述,为了在执行转动操作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 与其它记录介质相比,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初始化操作。此 外,由于转动操作消耗较大的功率,因而从功率消耗的观点来 看,如果记录介质经常转动则是不利的。此外,为了将数据高速传送到外部装置,需要将装置设置 为逻辑连接状态。然而,因为逻辑连接状态增加功率消耗,所 以总是保持逻辑连接状态又会造成效率低下。因此,存在如下 两种情况停止对外部装置的一部分电力供给,即,装置模式进入所谓的省电模式;或者停止对外部装置的全部电力供给。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开始下一次的记录或者传送,必须再次 建立逻辑连接。因而,传送效率由于连接时间而降低,并且在 需要高速下的传送效率的系统中,传送效率的降低会成为严重 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一 个方面,可将拍摄数据传送到外部装置的 电子照相机包括操作单元,用于指示拍摄准备操作或拍摄操 作;连接单元,用于建立与外部装置的逻辑连接;以及控制单 元,用于进行控制,使得当通过所述操作单元开始所述拍摄准 备操作或所述拍摄操作时,所述连接单元建立与所述外部装置 的逻辑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方面,用于控制可将拍摄数据传送到外 部装置的电子照相机的方法包括指示执行拍摄准备操作或拍 摄操作;以及当根据所述指示开始所述拍摄准备操作或所述拍 摄操作时,建立与外部装置的逻辑连接。从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 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 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 专利技术的原理。图l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机的示例性 结构的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的示例性拍摄序列的流程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的拍摄序列中将数据记 录到记录介质中的示例性准备序列的流程图;以及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的拍摄序列中将数据传 送到外部装置的示例性准备序列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 和方面。第一典型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 一 典型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机的示 例性结构的图。图像传感设备100可以将拍摄数据传送到外部装 置。应当注意,尽管在本实施例中以电子照相机为例进行说明, 但并不限于此,图像传感设备还适用于数字摄像机、扫描仪以 及具有图像传感单元的装置等。附图标记10表示摄影镜头,附 图标记12表示具有光圏功能的快门。图像传感器14将光学图像 转换为电信号,A/D转换器16将图像传感器14的模拟信号转换 为数字信号。时序发生电路18向图像传感器14、 A/D转换器16和D/A转换 器26提供时钟信号或控制信号。时序发生电路18受到存储器控 制电路22和系统控制电路50的控制。图像处理电路20对从A/D转换器16或存储器控制电路22发 送的数据执行预定的像素插值处理或颜色转换处理。图像处理电路20还利用拍摄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的算术运算。基于图像处理电路20获得的运算结果,系统控制电路50执行处理以控制曝光控制单元40和测距(range finding)控制单元42,即执行根据 通过镜头(TTL, through the lens)系统的自动调焦(AF, auto focus) 处理、自动曝光(AE, auto exposure)处理和通过电子闪光灯(EF, electronic flash)预发光的自动亮度控制处理。此外,使用拍摄 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电路20还执行预定的算术运算,并且基 于运算结果,执行根据TTL系统的自动白平衡(AWB, auto white balance)处理。存储器控制电路22控制A/D转换器16、时序发生电路18、 图像处理电路20、图像显示存储器24、 D/A转换器26、存储器 30和压缩/解压缩电路32。从A/D转换器16输出的图像数据通过 图像处理电路20和存储器控制电路22,或者直接通过存储器控 制电路22被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或存储器30中。图像显示单元28由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形 成。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显示图像数据通过D/A转换器26 由图像显示单元28进行显示。通过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顺序显 示拍摄的图像数据,可以实现电子取景器功能。图像显示单元 28可响应于来自系统控制电路50的指令而打开或关闭显示器。 当显示器关闭时,可以大大减少图像传感设备100的功率消耗。可拆卸存储器30存储捕获的静止图像或捕获的运动图像, 其容量大到足以存储预定数量的静止图像和在预定时间段内捕 获的运动图像。因而,在多个静止图像的连续拍摄或全景拍摄 中,可将大量图像高速写入存储器30。存储器30还可以用作系 统控制电路50的工作区域。压缩/解压缩电路32通过自适应离散余弦变换(ADCT, adaptiv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等只于图 <象#:才居进4亍压缩或角年 压缩。压缩/解压缩电路3 2可以读取存储在存储器3 0中的图像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压缩或解压缩、并且将处理过的图像数据 写入存储器30中。曝光控制单元40控制具有光圈功能的快门12,并且还与闪 光灯48协作,执行闪光亮度控制功能。测距控制单元42控制摄 影镜头10的调焦。变焦控制单元44控制摄影镜头10的变焦。挡 板控制单元4 6控制用作挡板的保护单元10 2的动作。闪光灯48还具有投射AF辅助光的功能和闪光光量控制的 功能。根据TTL系统,控制曝光控制单元40和测距控制单元42。 系统控制电路50基于通过图像处理电路20计算拍摄的图像数据 而获得的计算结果,对曝光控制单元40和测距控制单元42进行 控制。系统控制电路5 0控制整个图像传感设备10 0 。存储器5 2存储 在系统控制电路5 0的运行中用到的常量、变量和程序。液晶显示装置54用作响应于系统控制电路50中程序的执行 而使用字符、图像或语音显示运行状态或消息的显示单元。在 图像传感设备100的操作单元的附近用户可容易地观察显示的 适当位置处,布置单个或多个显示单元。显示单元54包括,例 如,液晶显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将拍摄数据传送到外部装置的电子照相机,该电子照相机包括:    操作单元,用于指示拍摄准备操作或拍摄操作;    连接单元,用于建立与外部装置的逻辑连接;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使得当通过所述操作单元开始所述拍摄准备操作或所述拍摄操作时,所述连接单元建立与所述外部装置的逻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12-1 2006-3256671.一种可将拍摄数据传送到外部装置的电子照相机,该电子照相机包括操作单元,用于指示拍摄准备操作或拍摄操作;连接单元,用于建立与外部装置的逻辑连接;以及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使得当通过所述操作单元开始所述拍摄准备操作或所述拍摄操作时,所述连接单元建立与所述外部装置的逻辑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对外部装置的供电的开始, 其中,当通过所述操作单元开始所述拍摄准备操作或所述 拍摄操作时,所述连接单元在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开始对所述外 部装置供电后,建立与所述外部装置的逻辑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单元,用于当通过所述操作单元开始所述拍摄准备操 作或所述拍摄操作时,指示对于外部装置重新开始供电或从省 电模式返回。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在与 外部装置建立了逻辑连接之后,所述控制单元开始进行根据通 过所述操作单元输入的操作的拍摄。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响应 于将所述拍摄数据传送到所述外部装置的完成,用于与所述外 部装置进行通信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野崇志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