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及绝缘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575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及绝缘子,包括第一抱箍、第二抱箍、连接组件,第一抱箍的一端与第二抱箍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件、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第一防护本体与第二防护本体的结构相同,第一防护本体与第二防护本体对称设置在固定件的上端,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抱箍、第二抱箍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固定件形成环形套环,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通过站位、发声驱逐鸟类在绝缘子本体、连接组件的站立,进而避免鸟类在绝缘子本体上引发的安全事故;且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对称设置在固定件的上部,以用于通过声音的气流形成防雨罩,阻挡雨水腐蚀导线及紧固的螺栓。雨水腐蚀导线及紧固的螺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及绝缘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绝缘子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及绝缘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0Kv输电线路的绝缘子固定方法已经使用几十年,传统固定方法是用镀锌8号铁丝把绝缘子与导线绑扎六圈;它包括顶扎法、颈扎法和终扎法三种;绑扎左三圈右三圈,最后扎成小辫子压平,工序繁琐,用时长,绑扎牢固程度差,遇到大风或者杆塔贴附件横担上承载力过大,容易造成扎线绷断时有发生,造成导线落到横担上引起大面积停电。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520943321.5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维护绝缘子导线固定夹,包括抱箍、线夹,所述线夹固定在抱箍上,所述抱箍用于固定在绝缘子顶端,线夹用于把导线夹紧;又通过变形形成了两种结构,分别为横担式免维护绝缘子导线固定夹和支柱式免维护绝缘子导线固定夹。该技术虽然将导线牢固的固定在瓷瓶上,且又防止了瓷瓶因摩擦而损坏 但是导线及固定线夹的螺栓始终裸露在外面,长期在雨水的腐蚀下,导线及螺栓容易被雨水腐蚀坏,且虽然线夹将导线紧固在绝缘子上,但是线夹位于绝缘子凹槽的外部,为飞禽类提供落点位置,导致输电线路因鸟害引起绝缘子空气击穿的事故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能固定导线,又能防雨、驱鸟的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
[0005]还提供了一种绝缘子。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包括第一抱箍、第二抱箍、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抱箍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抱箍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件、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所述第一防护本体与所述第二防护本体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防护本体与所述第二防护本体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上端,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抱箍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抱箍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固定件形成环形套环,所述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用于物理驱鸟,且所述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用于通过声音形成防雨罩,阻挡雨水腐蚀导线。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的一端均开设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端部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第一防护本体的另一端开设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开设出气口,所述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通过第一腔体的小开口贯通,所述第二腔体的出气口与第一腔体的开口相互垂直。
[0008]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站位部,所述站位部包括安装座、驱鸟刺,所述安装座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的顶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驱鸟刺转
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驱鸟刺包括转动部及数个针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部与所述针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针部的数目为3

5根。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抱箍包括第一环抱部、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一环抱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抱箍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环抱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对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对接部内设置第一容置槽。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抱箍包括第二环抱部、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环抱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抱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环抱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对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对接部内设置第二容置槽。
[0013]优选地,所述固定件设置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三容置槽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第二容置槽形成导线容置空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扣合。
[0014]一种绝缘子,包括如上所述的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还包括:绝缘子本体,所述绝缘子本体设置数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固定件形成环形套环套接在所述第一凹槽上,所述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用于通过发声检测防护组件与绝缘子本体之间是否形成测量信号。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腔体由所述第一防护本体的外侧壁与所述绝缘子本体的第一凹槽的上表面构成,所述出气口由第一腔体的底壁、第二腔体、绝缘子本体的第一凹槽的外沿构成。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第一抱箍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抱箍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抱箍的另一端、第二抱箍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用于将导线夹紧固定,所述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固定件形成环形套环,套设在绝缘子本体上,所述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用于物理驱鸟,通过站位、发声驱逐鸟类在绝缘子本体、固定件、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的站立,进而避免鸟类在绝缘子本体上引发的安全事故;且所述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对称设置在固定件的上部,以用于通过声音的气流形成防雨罩,阻挡雨水腐蚀导线及紧固的螺栓。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及绝缘子的立体图。
[0018]图2是连接组件剖视图。
[0019]图3是连接组件立体图。
[0020]图4是第一抱箍的立体图。
[0021]图5是第二抱箍的立体图。
[0022]图6是绝缘子的立体图。
[0023]图7是图6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中: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及绝缘子10、绝缘子20、第一抱箍100、第一环抱部110、第一对接部120、第一容置槽121、第一固定槽122、第一连接部130、第一连接槽131、第二抱箍200、第二环抱部210、第二对接部220、第二容置槽221、第二固定槽222、第二连接部230、
第二连接槽231、连接组件300、固定件310、第三容置槽311、第三固定槽312、第一防护本体320、第一腔体321、第二腔体322、出气口323、第二防护本体330、站位部340、安装座341、驱鸟刺342、转动部3421、针部3422、绝缘子本体400、第一凹槽4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26]请参看图1,一种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10,包括第一抱箍100、第二抱箍200、连接组件300,所述第一抱箍10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抱箍20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300包括固定件310、第一防护本体320、第二防护本体330,所述第一防护本体320与所述第二防护本体330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防护本体320与所述第二防护本体330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310的上端,所述固定件3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抱箍10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抱箍20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抱箍100、第二抱箍200、固定件310形成环形套环,所述第一防护本体320、第二防护本体330用于物理驱鸟,且所述第一防护本体320、第二防护本体330用于通过声音形成防雨罩,阻挡雨水腐蚀导线。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第一抱箍10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抱箍20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抱箍、第二抱箍、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抱箍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抱箍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件、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所述第一防护本体与所述第二防护本体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防护本体与所述第二防护本体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上端,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抱箍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抱箍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固定件形成环形套环,所述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用于物理驱鸟,且所述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用于通过声音形成防雨罩,阻挡雨水腐蚀导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的一端均开设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端部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第一防护本体的另一端开设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开设出气口,所述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通过第一腔体的小开口贯通,所述第二腔体的出气口与第一腔体的开口相互垂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站位部,所述站位部包括安装座、驱鸟刺,所述安装座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防护本体、第二防护本体的顶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驱鸟刺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鸟刺包括转动部及数个针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部与所述针部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固定及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培东雷宁刘二鹏郭志峰马宝龙杨鸣龙马向林陈重阳周劲鹏杨波周宇吕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银川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