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566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恒压气泵、加压水箱、进水盒、出水盒、限位机构和蓄水水箱;进水盒和出水盒相对设于待测试的混凝土试件两侧,限位机构用于对进水盒、混凝土试件和出水盒进行固定限位;加压水箱连接进水盒,蓄水水箱连接出水盒,蓄水水箱通过回流管连接加压水箱;恒压气泵连接加压水箱或蓄水水箱。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指定时间内加压水箱和蓄水水箱的水头差或者加压水箱和蓄水水箱达到指定水头差所需的时间为性能评价参数,通过测定所述性能评价参数数值,计算后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单次试验时间短,试验效率高,测试结果准确可靠,每次试验后无需补水,节约水资源。源。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材料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向远海化、深海化发展。由于深海压力大,海水侵蚀性强,目前深海混凝土开始出现一些病害。对于海底沉管等设施,倘若混凝土出现裂缝进而引发渗漏,后果将不堪设想。由此,我们需要在混凝土表面出现微型裂缝时对其进行修复,防止裂缝进一步发展。而研发出一种能模拟深海环境,测试混凝土修复前后渗透性能的装置及方法就显得尤为迫切。
[0003]目前,测试混凝土试件渗透性能的装置及方法很多,但是均存在很多弊端,导致测试效率低或者测试结果不准确。如:(1)因为在渗透的过程中,两个水槽之间的水头差会趋于零,导致渗流速度会越来越小,每次试验的周期长、试验效率低,无法满足短时间内测试多个混凝土试件的要求;(2)现有装置没有控制加压水槽和蓄水水槽气压不变的设备,使得目前的测试方法对渗透性能参数的测量有较大误差,进一步导致对试件渗透性能评估有较大偏差;(3)现有方法是通过获得渗流速度以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的渗透性能,公式复杂,计算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的装置及方法,单次试验时间短,试验效率高,测试结果准确可靠,每次试验后无需补水,节约水资源。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的装置,包括恒压气泵、加压水箱、进水盒、出水盒、限位机构和蓄水水箱;
[0007]所述进水盒和出水盒相对设于待测试的混凝土试件两侧,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对进水盒、混凝土试件和出水盒进行固定限位;
[0008]所述加压水箱连接进水盒,所述蓄水水箱连接出水盒,所述蓄水水箱通过回流管连接加压水箱;
[0009]所述恒压气泵连接加压水箱或蓄水水箱。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盒和出水盒均为一侧面开口的盒体且开口侧边缘设有密封胶圈。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导轨和螺纹杆,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对设置,所述导轨滑动式贯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螺纹杆贯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螺纹杆外部套有用于调节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位置的锁定螺母。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加压水箱的顶部设有气压表和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有第一气阀,所述加压水箱上设有第一透明标尺。
[0013]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水箱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设有第二气阀,所述蓄水水箱上设有第二透明标尺。
[0014]进一步的,所述加压水箱的底部通过进水管连接进水盒,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流速传感器,所述加压水箱与进水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水阀,所述加压水箱与回流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回流阀。
[0015]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水箱的底部通过出水管连接出水盒,所述蓄水水箱与出水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水阀,所述蓄水水箱与回流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回流阀。
[0016]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采用第一方面所述装置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将进水盒和出水盒放置于开裂的混凝土试件两侧,保证进水盒和出水盒完全覆盖裂缝,然后通过限位机构固定进水盒、混凝土试件和出水盒;
[0018]关闭回流管,恒压气泵连接加压水箱,根据混凝土试件水下服役深度计算渗流压力,并将恒压气泵的气压设定为渗流压力;
[0019]打开加压水箱,使加压水箱内的水经过进水盒、开裂的混凝土试件和出水盒后进入蓄水水箱,以指定时间内加压水箱和蓄水水箱的水头差或者加压水箱和蓄水水箱达到指定水头差所需的时间为性能评价参数,记录性能评价参数数值;
[0020]记录完成后,打开回流管,恒压气泵连接蓄水水箱,使蓄水水箱内的水经过回流管进入加压水箱,直至加压水箱和蓄水水箱恢复原水头高度;
[0021]对开裂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采用前述方法对混凝土试件修复后的开裂区以及未开裂区进行测试,记录性能评价参数数值;
[0022]基于所测得的性能评价参数数值对开裂的混凝土试件的修复效果进行定量评价。
[0023]进一步的,所述性能评价参数为指定时间内加压水箱和蓄水水箱的水头差,基于该性能评价参数进行定量评价的计算公式为:
[0024][0025]式中,x
t
为固定时间t计算得到的修复指数,Δh1、Δh2和Δh3分别为混凝土试件的开裂区、修复后的开裂区和未开裂区在指定时间t内测得到的加压水箱和蓄水水箱的水头差。
[0026]进一步的,所述性能评价参数为加压水箱和蓄水水箱达到指定水头差所需的时间,基于该性能评价参数进行定量评价的计算公式为:
[0027][0028]式中,x
h
为固定水头差h计算得到的修复指数,Δt1、Δt2和Δt3分别为混凝土试件的开裂区、修复后的开裂区和未开裂区在加压水箱和蓄水水箱达到指定水头差h时所需的时间。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1)本专利技术以恒压气泵连接加压水箱,根据混凝土试件水下服役深度计算渗流压力,并将恒压气泵的气压设定为渗流压力,可以模拟深海环境,维持加压水箱的气压不变,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避免了因加压水箱和蓄水水箱水头差渐小而导致的渗流速度减小,有助于提高试验效率、缩短试验时间;
[0031](2)本专利技术以指定时间内加压水箱和蓄水水箱的水头差或者加压水箱和蓄水水箱达到指定水头差所需的时间为性能评价参数,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的渗透性能,无需繁琐的公式计算,避免了混凝土原材料长时间服役后材料本身性能劣化带来的渗透性能下降的影响,克服了传统方法仅使用渗流速度评价渗流性能的误差;
[0032](3)本专利技术的蓄水水箱通过回流管连接加压水箱,性能评价参数数值记录完成后,打开回流管,恒压气泵连接蓄水水箱,使蓄水水箱内的水经过回流管进入加压水箱,直至加压水箱和蓄水水箱恢复原水头高度,实现试验用水的循环使用,每次试验后无需向加压水箱注水,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装置未安装混凝土试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标记为:1、恒压气泵;2、加压水箱;3、蓄水水箱;4、限位机构;401、第一限位板;402、第二限位板;403、螺纹杆;404、锁定螺母;405、导轨;5、混凝土试件;6、进水盒;7、出水盒;8、第一气阀;9、气压表;10、第一透明标尺;11、回流管;12、第一回流阀;13、第二回流阀;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压气泵、加压水箱、进水盒、出水盒、限位机构和蓄水水箱;所述进水盒和出水盒相对设于待测试的混凝土试件两侧,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对进水盒、混凝土试件和出水盒进行固定限位;所述加压水箱连接进水盒,所述蓄水水箱连接出水盒,所述蓄水水箱通过回流管连接加压水箱;所述恒压气泵连接加压水箱或蓄水水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盒和出水盒均为一侧面开口的盒体且开口侧边缘设有密封胶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导轨和螺纹杆,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对设置,所述导轨滑动式贯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螺纹杆贯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螺纹杆外部套有用于调节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位置的锁定螺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水箱的顶部设有气压表和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有第一气阀,所述加压水箱上设有第一透明标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水箱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设有第二气阀,所述蓄水水箱上设有第二透明标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水箱的底部通过进水管连接进水盒,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流速传感器,所述加压水箱与进水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水阀,所述加压水箱与回流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回流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评价开裂混凝土修复后渗透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水箱的底部通过出水管连接出水盒,所述蓄水水箱与出水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水阀,所述蓄水水箱与回流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回流阀。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征李贵祥肖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九通衢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