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发光均匀性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5577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改善发光均匀性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子制造技术领域。该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外延层、绝缘层、透明导电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衬底、所述外延层和所述绝缘层依次层叠,所述绝缘层具有露出所述外延层的过孔,所述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且通过所述过孔延伸至所述外延层的表面;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过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外,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外延层的表面,且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绝缘。本公开实施例能改善发光区域缩小后,因电极吸光而影响发光效率的问题。响发光效率的问题。响发光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善发光均匀性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光电子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改善发光均匀性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光二极管(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芯片通常包括:衬底、外延层、透明导电层和电极。衬底、外延层和透明导电层依次层叠,电极位于透明导电层的表面,电极通过透明导电层与外延层的半导体层电性连接。电极通电后透明导电层将电流扩展至外延层表面的各区域,以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因此,外延层上透明导电层所在区域通常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区域。
[0003]相关技术中,透明导电层通常为覆盖在外延层表面的一整层膜层结构,在大电流下,发光区域的各位置能保持亮度一致,而在小电流的情况下,发光区域的不同位置会出现亮度差异。为了改善发光区域的发光均匀性,通常会缩小透明导电层的面积,以缩小发光区域的面积。
[0004]然而,电极是搭接在透明导电层表面上的,电极会遮挡部分透明导电层,且电极会吸光。因此,缩小透明导电层的面积后,会影响发光二级管的发光效率。<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10)、外延层(20)、绝缘层(30)、透明导电层(40)、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所述衬底(10)、所述外延层(20)和所述绝缘层(30)依次层叠,所述绝缘层(30)具有露出所述外延层(20)的过孔(33),所述透明导电层(40)位于所述绝缘层(30)远离所述衬底(10)的表面,且通过所述过孔(33)与所述外延层(20)相连;所述第一电极(51)位于所述透明导电层(40)远离所述衬底(10)的表面,所述第一电极(51)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过孔(33)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之外,所述第二电极(52)位于所述外延层(20)的表面,且与所述透明导电层(40)绝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33)位于所述第一电极(51)和所述第二电极(5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33)为锥孔,所述过孔(33)尺寸较大的一端远离所述衬底(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33)的孔壁与所述绝缘层(30)远离所述衬底(10)的表面的夹角为10
°
至60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30)包括依次层叠的至少两层子层,在层叠方向上,各个所述子层的材料在相同刻蚀液中的刻蚀速率依次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30)包括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哲高艳龙秦双娇尹灵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