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播系统中的数据发送、传输方法、发射系统和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5322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广播系统中的数据发送、传输方法、发射系统和终端;所述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发射系统将流模式数据封装为流模式数据包后,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将文件模式数据转换为网页文件后封装为实时传输协议RTP包,然后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最后将所述分组包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线终端;所述流模式数据是以数据流方式呈现给用户的数据;文件模式数据是以文件方式呈现给用户的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简便易行统一的方式,实现广播系统中各类数据的传输,降低了流媒体数据及数据服务传输技术的复杂度,使终端可以利用标准播放器和现有的浏览器;兼容多种数据,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可扩展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广播系统中的数据发送、传输 方法、发射系统和终端。
技术介绍
现有广播系统中,对于音视频数据通常采用复用方式传输广播信道帧 由多个复用帧构成,每一复用帧又由复用帧头、 一个或多个复用子帧和填充 组成。如图l所示,每一复用子帧又由子帧头、视频段、音频段和数据段组 成,其中,在子帧头中又包含一些控制信息及保留位。通常,l个复用子帧 是1套视音频节目的1秒数据码流,其中,视频码流大小为384kbit,音频 码流大小为64kbit。基于现有的复用帧结构,对于流J 某体数据通常需要进行拆封重装,对流 媒体数据包的标准格式进行改造。例如,对于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格式的流媒体处理方式中,通常需要拆掉原有RTP封装 格式,重新组装成现有复用帧净荷,其中,复用块与RTP包进行对应,负 载头格式存在转换关系。对于其它格式的音一见频数据,例如WINDOWS流 媒体wmv、或asf等格式的流媒体数据,同样需要进行改造后,再进行封装 纟且帧,而处理方式则不尽;fe同。在广播系统中对流媒体业务数据进行传输时,对各种标准的流媒体数据 需要进行改造,破坏固有的数据格式, 一方面,在广播发射端额外增加了处 理过程;另一方面,在接收端还需要对流媒体数据进行重装还原,同时还会 增加了处理时间、给终端造成额外负担,增加终端本身的技术复杂度。例如,在现有技术中,采用H264的视频编码和AAC的音频编码,将 每一秒钟的音视频数据进行打包,在包头信息中加入H264帧及AAC帧在 整个包中的相对位置和相对时间等信息。通过CRC对包头信息进行保护。 其主要问题在于,如果包头的数据出现CRC错误,则丢掉整个包的音视频 数据,并且其复用标准中只规定了所允许传播的音视频格式,缺乏可扩展性, 不能适用多种音视频格式的流媒体数据。同时,基于图l所示的复用帧,由于每个复用子帧数据包过大,仅在各 音频、视频、数据段头设计了 CRC校验,对视音频的净荷部分的没有保护, 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或丢包后,会影响整个数据包的解码,出现严重马 赛克效应,影响正常收视体验。如果包头出错,需要丟掉整个视频段、音频段。另外,在现有广播系统中,对于数据服务,例如电子节目指南ESG等, 每一项数据服务都需要一个单独的标准来进行支持和保障,终端厂商需要针 对每一项数据服务的标准开发对应的软硬件。无论的数据服务标准的制定还 是终端厂商为某项数据服务的开发,都消耗了宝贵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资源。 这样的模式制约了新的数据服务的推出和应用。因此,随着广播系统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不断演进,需要一种兼容性 更高、扩展性更好、简便统一的数据传输技术,以适用多种流媒体数据及数 据服务的广播传输,使得广播系统中数据传输质量更高、确保数据正确及高 效,更具通用性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移动多々某体广播系统的演进 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广播系统中的数据发送、传输方 法、发射系统和终端,以简便易行统一的方式,实现广播系统中各类数据的 传输,以便降低流媒体数据及数据服务传输技术的复杂度;兼容包括授权信 息在内的多种数据,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可扩展能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一种广播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方 法,包括发射系统将流模式数据封装为流模式数据包后,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 包;将文件模式数据转换为网页文件后封装为实时传输协议RTP包,然后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最后将所述分组包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线终 端;所述流模式数据是以数据流方式呈现给用户的数据;文件模式数据是以 文件方式呈现给用户的数据。进一步的,所述分组头至少包括业务ID,用于标识本分组包中数据净荷所属的业务;业务类型,用于指示本分组包中数据净荷的类型。进一步的,所述分组头还包括起始码,用于指示该分组包的起始位;长度信息,用于指示本分组包中数据净荷的长度;目标端口 ,用于指示该分组包所属的流数据所对应的端口号。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发送方法还包括当封装流模式数据包或RTP包时,若数据长度超过最大传输单元长度, 则将其分段,将各数据分段分别封装为数据包。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还包括发射系统将所述网页文件组建成网站,并提取网站的文件结构信息;然 后将该文件结构信息封装成RTP包,并进一步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后 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线终端。进一步的,发射系统为所述网页文件加上网页文件标识;所述文件结构 信息为索引表,所述索引表包含网页文件标识和网页文件相对路径;当所述网页文件相对路径或网页文件标识发生改变,或新增或删除网页 文件时,发射系统更新相应的索引表,索引表版本改变;当网页文件内容改 变时,其文件版本改变。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还包括发射系统将各数据服务内容对应的网页文件各自建立 一子网站,将所有 子网站按一定结构组织为门户网站;发射系统分别提取各子网站的文件结构信息,及门户网站中各子网站的组成结构信息组成业务调度信息;然后将该文件结构信息及业务调度信息封 装成RTP包,并进一步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后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 线终端。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还包括所述文件结构信息为索引表,所述索引表包含网页文件标识和网页文件 相对路径;所述业务调度信息包含各索引表标识和其相对路径;发射系统为所述网页文件和索引表加上标识;当所述网页文件相对路径或网页文件标识发生改变,或新增或删除网页 文件时,发射系统更新相应的索引表,索引表版本改变;当网页文件内容改 变时,其文件版本改变;当子网站相对路径或索引表标识发生改变,或新增 或删除子网站时,发射系统更新所述业务调度信息,业务调度信息版本改变。进一步的,将分组包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线终端是指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分组包构成一个数据单元,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 据单元加上数据段头构成一个数据段,将该数据段加上子帧头构成复用子帧;将该复用子帧进一步封装为广播信道帧后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线终 端;所述数据段头包括数据单元数、各数据单元的参数及循环校验码;数据 单元的参数包括数据单元长度和数据单元类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广播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A、 发射系统将流模式数据封装为流模式数据包后,加上分组头封装为 分组包;将文件模式数据转换为网页文件后封装为实时传输协议RTP包, 然后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最后将所述分组包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线 终端;所述流模式数据是以数据流方式呈现给用户的数据;文件模式数据是以 文件方式呈现给用户的数据;B、 无线终端接收广播数据后,从中提取出分组包,并根据分组头里的 信息提取出所述分组包里的数据进行相应处理。进一步的,步骤A中,所加的分组头至少包括业务ID,用于标识本分组包中数据净荷所属的业务;业务类型,用于指示本分组包中数据净荷的类型;所述文件模式数据包括流模式数据服务的解释程序;步骤B中,终端根据所述分组头信息里的业务类型判断所述分组包的 数据净荷的数据类型,对流媒体数据包进行播放;将文件模式数据保存在本 地供访问;如果为流模式数据服务,在需要显示其内容时加载对应的解释程 序进行读取并按照不同的业务类型进行播放。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广播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系统将流模式数据封装为流模式数据包后,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将文件模式数据转换为网页文件后封装为实时传输协议RTP包,然后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最后将所述分组包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线终端;所述流模式数据是以数据流方式呈现给用户的数据;文件模式数据是以文件方式呈现给用户的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播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系统将流模式数据封装为流模式数据包后,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将文件模式数据转换为网页文件后封装为实时传输协议RTP包,然后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最后将所述分组包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线终端;所述流模式数据是以数据流方式呈现给用户的数据;文件模式数据是以文件方式呈现给用户的数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头至少 包括业务ID,用于标识本分组包中数据净荷所属的业务; 业务类型,用于指示本分组包中数据净荷的类型。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头还包括起始码,用于指示该分组包的起始位;长度信息,用于指示本分组包中数据净荷的长度;目标端口 ,用于指示该分组包所属的流数据所对应的端口号。4、 如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封装流模式数据包或RTP包时,若数据长度超过最大传输单元长度, 则将其分段,将各数据分段分别封装为数据包。5、 如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系统将所述网页文件组建成网站,并提取网站的文件结构信息;然 后将该文件结构信息封装成RTP包,并进一步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后 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线终端。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系统为所述网页文件加上网页文件标识;所述文件结构信息为索引 表,所述索引表包含网页文件标识和网页文件相对路径;当所述网页文件相对路径或网页文件标识发生改变,或新增或删除网页 文件时,发射系统更新相应的索引表,索引表版本改变;当网页文件内容改 变时,其文件版本改变。7、 如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系统将各数据服务内容对应的网页文件各自建立一子网站,将所有 子网站按一定结构组织为门户网站;发射系统分别提取各子网站的文件结构信息,及门户网站中各子网站的 组成结构信息组成业务调度信息;然后将该文件结构信息及业务调度信息封 装成RTP包,并进一步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后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 线终端。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文件结构信息为索引表,所述索引表包含网页文件标识和网页文件 相对路径;所述业务调度信息包含各索引表标识和其相对路径;发射系统为所述网页文件和索可1表加上标识;当所述网页文件相对路径或网页文件标识发生改变,或新增或删除网页 文件时,发射系统更新相应的索引表,索引表版本改变;当网页文件内容改 变时,其文件版本改变;当子网站相对路径或索引表标识发生改变,或新增 或删除子网站时,发射系统更新所述业务调度信息,业务调度信息版本改变。9、 如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分 组包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线终端是指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分组包构成一个数据单元,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 据单元加上数据段头构成一个数据段,将该数据段加上子帧头构成复用子帧;将该复用子帧进一步封装为广播信道帧后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线终 端;所述数据段头包括数据单元数、各数据单元的参数及循环校验码;数据 单元的参数包括数据单元长度和数据单元类型。10、 一种广播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 发射系统将流模式数据封装为流模式数据包后,加上分组头封装为 分组包;将文件模式数据转换为网页文件后封装为实时传输协议RTP包, 然后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最后将所述分组包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线 终端;所述流模式数据是以数据流方式呈现给用户的数据;文件模式数据是以 文件方式呈现给用户的数据;B、 无线终端接收广播数据后,从中提取出分组包,并根据分组头里的 信息提取出所述分组包里的数据进行相应处理。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 加的分组头至少包括业务ID,用于标识本分组包中数据净荷所属的业务;业务类型,用于指示本分组包中数据净荷的类型;所述文件模式数据包括流模式数据服务的解释程序;步骤B中,终端4艮据所述分组头信息里的业务类型判断所述分组包的 数据净荷的数据类型,对流媒体数据包进行播放;将文件模式数据保存在本 地供访问;如果为流模式数据服务,在需要显示其内容时加载对应的解释程 序进行读取并按照不同的业务类型进行播放。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播 放流J 某体数据包是指将所述流J 某体数据包构造为IP包并发送到本终端里 的TCP/IP层,然后透过TCP/IP层获取用户数据才艮协议UDP包并用相应的 标准流媒体播放软件进行播放。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加 的分组头还包括起始码,用于指示该分组包的起始位;长度信息,用于指示本分组包中数据净荷的长度;目标端口 ,用于指示该分组包所属的流数据所对应的端口号;步骤B中,所述的终端构造IP包是指将所述流媒体数据包按UDP协议封包后再按IP协议封包,其中目标端 口与接收的分组包的分组头信息里的目标端口 一致。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终端透 过TCP/IP层获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包并用相应的标准流媒体播放软件进 行播放是指终端里保存有收发双方约定的目标端口与流i某体播放软件的对应关系, 终端透过TCP/IP层获取到所述IP包里的UDP包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 使用UDP包头中目标端口所对应的标准流媒体播放软件来播放UDP包中的 流媒体数据。15、 如权利要求10到1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A中还包括当封装流模式数据包或RTP包时,若数据长度超过最大传输单元长度, 则将其分段,将各数据分段分别封装为数据包;步骤B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是进行过分段的,则接收后终端将数据分 段还原为数据。16、 如权利要求10到1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A中还包括发射系统将所述网页文件组建成网站,并提取网站的文件结构信息;然 后将该文件结构信息封装成RTP包,并进一步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后 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线终端;步骤B中,如果终端从分组包里提取出的数据为网页文件,则将其保存 在本地;终端通过访问本地保存的网页文件获取所述数据服务内容;如果终 端从分组包里提取出的数据为文件结构信息,则将其保存在本地,并根据该 文件结构信息将相关的网页文件在本地组建成和广播系统发送端相同的网 站。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还包括发射系统为所述网页文件加上网页文件标识;所述文件结构信息为索引 表,所述索引表包含网页文件标识和网页文件相对路径;当所述网页文件相对路径或网页文件标识发生改变,或新增或删除网页 文件时,发射系统更新相应的索引表,索引表版本改变;当网页文件内容改 变时,其文件版本改变;步骤B中,根据该索引表将相关的网页文件在本地组建成和广播系统发 送端相同的网站是指根据所述网页文件中的网页文件标识在本地保存的索 引表中查找对应的文件相对路径,并按照该相对路径保存该网页文件;步骤B还包括终端保存网页文件时同时保存其对应的文件版本;当终端接收所述网页 文件时,比4交该网页文件的文件版本与本地同 一 网页文件标识的网页文件的 文件版本,当接收到的网页文件的文件版本高于本地的文件版本时,使用接 收到网页文件替换本地网页文件;如果所接收到的网页文件的文件版本与本 地同 一 网页文件标识的网页文件的文件版本相同时,则不保存所接收到的网 页文件,保留本地的网页文件;终端保存索引表的同时保存其对应的版本;接收所述索引表时,比较其 索引表版本和本地保存的索引表信息中的索引表版本,当接收到的索引表版 本高于本地的同一网站的索引表版本时,终端用接收到的索引表替换本地的 同 一 网站的索引表,并删除本地所保存的该索引表对应网站的所有网页文 件;如果版本相同,则不保存接收到的索引表。18、 如权利要求10到1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A中还包括发射系统将各数据服务内容对应的网页文件各自建立一子网站,将所有 子网站:接一定结构组织为门户网站;发射系统分别提取各子网站的文件结构信息,及门户网站中各子网站的 组成结构信息组成业务调度信息;然后将该文件结构信息及业务调度信息封 装成RTP包,并进一步加上分组头封装为分组包后通过广播网络传输给无 线终端;步骤B中,如果终端从分组包里提取出的数据为网页文件,则将其保存 在本地;终端通过访问本地保存的网页文件获取所述数据服务内容;如果终 端从分组包里提取出的数据为文件结构信息,则将其保存在本地,并根据该 文件结构信息将相关的网页文件在本地组建成和广播系统发送端相同的子 网站;如果终端从分组包里提取出的数据为业务调度信息,则终端将其保存 在本地,并根据该业务调度信息将相关的子网站在本地组建成和广播系统发 送端相同的门户网站。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还包括所述文件结构信息为索引表,所述索引表包含网页文件标识和网页文件 相对路径;所述业务调度信息包含各索引表标识和其相对路径;发射系统为所述网页文件和索引表加上标识;当所述网页文件相对路径或网页文件标识发生改变,或新增或删除网页 文件时,发射系统更新相应的索引表,索引表版本改变;当网页文件内容改 变时,其文件版本改变;当子网站相对路径或索引表标识发生改变,或新增 或删除子网站时,发射系统更新所述业务调度信息,业务调度信息版本改变;步骤B中,根据该索引表将相关的网页文件在本地组建成和广播系统发 送端相同的网站是指根据所述网页文件中的网页文件标识在本地保存的索 引表中查找对应的文件相对路径,并按照该相对路径保存该网页文件;步骤B中,根据该业务调度信息将相关的子网站在本地组建成和广播系 统发送端相同的门户网站是指根据所述索引表的标识在本地保存的业务调 度信息中查找对应的相对路径,并按照该相对路径保存该索引表对应的网 站;步骤B还包括终端保存网页文件时同时保存其对应的文件版本;当终端接收所述网页 文件时,比较该网页文件的文件版本与本地同一网页文件标识的网页文件的 文件版本,当接收到的网页文件的文件版本高于本地的文件版本时,使用接收到网页文件替换本地网页文件;如果所接收到的网页文件的文件版本与本 地同 一 网页文件标识的网页文件的文件版本相同时,则不保存所接收到的网 页文件,保留本地的网页文件;终端保存索引表的同时保存其对应的版本;接收所述索引表时,比较其 索引表版本和本地保存的索引表信息中的索引表版本,当接收到的索引表版 本高于本地的同一网站的索引表版本时,终端用接收到的索引表替换本地的 同一网站的索引表,并删除本地所保存的该索引表对应网站的所有网页文 件;如果版本相同,则不保存接收到的索引表;终端保存业务调度信息的同时保存其对应的版本;接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王西强郭洛玮吕义柱邹畅捷肖兵杨君云孙家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