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混物料出料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525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混物料出料过滤系统,包括主入料管线,主入料管线的一端与混合罐连接,主入料管线的另一端与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的进料端连接,第一管线和第二管线并列布置,第一管线和第二管线的出料端与泵入口管线连接,泵入口管线的另一端与离心泵的进料口连接,离心泵的出料口连接有泵出口管线,泵出口管线与下一工序的发酵设备连接;第一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过滤器和第三阀门;第二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过滤器和第四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并列布置第一管线和第二管线,两条管线一备一用,每条管线上均设置有过滤器,通过过滤器对原料进行过滤,减少离心泵堵塞及检修清理次数,提高出料的连续性及出料效率。性及出料效率。性及出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混物料出料过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天然气及有机肥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预混物料出料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煤基生物天然气联产有机肥技术”是以煤基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生物、化学和工程手段对煤基物质进行结构转变、激活和促进微生物活性进而生产生物天然气和有机肥。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但可以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再生利用,缓解由能源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可以为我国天然气的生产提供一种绿色新兴源头,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0003]在实施“煤基生物天然气联产有机肥技术”规模化、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前段物料制备工序尤为重要,由于原料特性,原料含有部分结块物(主要堵塞原因)和杂物(如石块、丝状物、木板、砖块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原料与水混合均匀后,需由离心式出料泵输送至发酵反应罐进行发酵,原料中的结块物、石块、杂物等若不去除将堵塞离心泵,导致出料不能连续,影响出料效率及生产稳定。而传统的过滤器如Y型过滤器、提篮式过滤器、滤网等均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在此情况下,迫切需要开发制作一款新型过滤系统,以满足这种生产模式下连续出料及稳定运行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混物料出料过滤系统,解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原料中的结块物、石块、杂物等若不去除将堵塞离心泵,导致出料不能连续,影响出料效率及生产稳定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预混物料出料过滤系统,包括主入料管线,所述主入料管线的一端与混合罐连接,所述主入料管线的另一端与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一管线和所述第二管线并列布置,所述第一管线和所述第二管线的出料端与泵入口管线连接,所述泵入口管线的另一端与离心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离心泵的出料口连接有泵出口管线,所述泵出口管线与下一工序的发酵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过滤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二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过滤器和第四阀门。
[0007]进一步的,所述泵出口管线上连接有第一反洗管线,所述第一反洗管线的出料端连接有第二反洗管线和第三反洗管线,所述第二反洗管线和所述第三反洗管线并列布置,所述第二反洗管线与所述第一管线连接,所述第三反洗管线与所述第二管线连接。
[0008]再进一步的,所述泵出口管线上设置有第八阀门,所述第一反洗管线的进料端连接在所述第八阀门和所述离心泵之间。
[0009]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反洗管线的出料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三阀门之间;所述第三反洗管线的出料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过滤器和所述第四阀门之间。
[0010]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洗管线上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二反洗管线上设置有
第六阀门,所述第三反洗管线上设置有第七阀门。
[0011]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有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筒体的侧面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筒体的顶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上法兰的底面连接有过滤组件。
[0012]再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骨架和滤网,所述骨架连接在所述上法兰的底面,所述滤网套设在所述骨架的外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一种预混物料出料过滤系统,设置有并列布置第一管线和第二管线,两条管线上均设置有过滤器,两条管线一备一用,日常出料时只开一条线,另一条备用,当一条管线堵塞时切换另一条管线,提高了出料的连续性及出料效率;在使用时,以煤基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过滤器对原料进行过滤,减少离心泵堵塞及检修清理次数,通过日常观察压差、在线切换,定期清理即可进行清堵,提高了出料的连续性及出料效率,避免不必要的原料浪费、等待浪费及人工成本,提高了物料的制备输送效率,为下一工序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预混物料出料过滤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一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混合罐;2、第一阀门;3、第一过滤器;4、第三阀门;5、离心泵;6、第二阀门;7、第二过滤器;8、第四阀门;9、第五阀门;10、第六阀门;11、第七阀门;12、主入料管线;13、第一管线;14、第二管线;15、泵入口管线;16、泵出口管线;17、第一反洗管线;18、第二反洗管线;19、第三反洗管线;20、第八阀门;301、筒体;302、上法兰;303、下法兰;304、进料管;305、出料管;306、过滤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如图1

2所示,一种预混物料出料过滤系统,包括主入料管线12,所述主入料管线12的一端与混合罐1连接,所述主入料管线12的另一端与第一管线13、第二管线14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一管线13和所述第二管线14并列布置,所述第一管线13和所述第二管线14的
出料端与泵入口管线15连接,所述泵入口管线15的另一端与离心泵5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离心泵5的出料口连接有泵出口管线16,所述泵出口管线16与下一工序的发酵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管线13上依次安装有第一阀门2、第一过滤器3和第三阀门4;所述第二管线14上依次安装有第二阀门6、第二过滤器7和第四阀门8。
[0022]具体来说,所述泵出口管线16上连接有第一反洗管线17,所述第一反洗管线17的出料端连接有第二反洗管线18和第三反洗管线19,所述第二反洗管线18和所述第三反洗管线19并列布置,所述第二反洗管线18与所述第一管线13连接,所述第三反洗管线19与所述第二管线14连接;所述第二反洗管线18的出料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过滤器3和所述第三阀门4之间;所述第三反洗管线19的出料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过滤器7和所述第四阀门8之间;所述泵出口管线16上设置有第八阀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混物料出料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入料管线,所述主入料管线的一端与混合罐连接,所述主入料管线的另一端与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一管线和所述第二管线并列布置,所述第一管线和所述第二管线的出料端与泵入口管线连接,所述泵入口管线的另一端与离心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离心泵的出料口连接有泵出口管线,所述泵出口管线与下一工序的发酵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过滤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二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过滤器和第四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混物料出料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出口管线上连接有第一反洗管线,所述第一反洗管线的出料端连接有第二反洗管线和第三反洗管线,所述第二反洗管线和所述第三反洗管线并列布置,所述第二反洗管线与所述第一管线连接,所述第三反洗管线与所述第二管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混物料出料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出口管线上设置有第八阀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国吴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元泰丰包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