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及梳理成网式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02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及梳理成网式无纺布。提供伸长率高、伸长后收缩率小、并且在短纤维的状态下梳理机通过性良好的热粘接性复合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其为具有卷曲且未拉伸的鞘芯型热粘接性复合纤维,该热粘接性复合纤维的伸长率为500%以上,芯部由包含聚丙烯系树脂的第1树脂材料组成,鞘部由包含聚乙烯系树脂的第2树脂材料组成,温度230℃及载荷2.16kg的条件下的前述第1树脂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0g/10分钟以上且80g/10分钟以下。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梳理成网式无纺布,其含有该热粘接性复合纤维。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及梳理成网式无纺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及梳理成网式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由鞘芯型的热粘接性复合纤维组成的短纤维(staple fiber)可用作无纺布的材料。在该热粘接性复合纤维的制造工序中有时进行拉伸处理。拉伸处理可提高纤维的强度和杨氏模量。另一方面,有时通过拉伸处理,鞘部中包含的热粘接性树脂的分子链进行取向,热粘接性树脂的熔点上升。其结果,有时无纺布制造时的热粘接温度上升、得到的无纺布的蓬松性及柔软性降低。因此,开发了以不进行拉伸处理的方式制造热粘接性复合纤维的技术。但是,不经拉伸处理而制造的短纤维缺乏刚性,在梳理成网式无纺布制造时有难以挂在梳理机上(梳理机通过性差)的问题。
[0003]因此,研究并提出了可改善上述梳理机通过性的技术。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作为纤维形成性成分的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前述第二成分的熔点比前述第一成分低10℃以上,前述第二成分占据纤维表面的50%以上,前述热粘接性复合纤维以实质上未拉伸的方式进行了卷曲和/或切断,并且满足特定的要件。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1576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使用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形成的无纺布在各种用途中使用,其用途之一为复合伸缩片。复合伸缩片例如由无纺布及弹性纤维等形成,可用于尿布等内裤型吸收性物品。近年来,在复合伸缩片的领域,有伸长率良好并且在伸长后不易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梳理成网式无纺布的需要。为了实现这样的梳理成网式无纺布,正在谋求伸长率良好并且在伸长后不易收缩(即伸长后收缩率小)、并且梳理机通过性良好的短纤维。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伸长率高、伸长后收缩率小、并且在短纤维的状态下梳理机通过性良好的热粘接性复合纤维。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其为具有卷曲且未拉伸的鞘芯型热粘接性复合纤维,所述热粘接性复合纤维的伸长率为500%以上,芯部由包含聚丙烯系树脂的第1树脂材料组成,鞘部由包含聚乙烯系树脂的第2树脂材料组成,温度230℃及载荷2.16kg的条件下的前述第1树脂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0g/10分钟以上且80g/10分钟以下。
[0012]对于前述热粘接性复合纤维,纤度可以为4.0dtex以下。
[0013]对于前述热粘接性复合纤维,温度190℃及载荷2.16kg的条件下的前述第2树脂材
料的熔体流动速率相对于温度230℃及载荷2.16kg的条件下的前述第1树脂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的比可以为0.50以上且1.40以下。
[0014]前述第2树脂材料还可以包含聚烯烃蜡。
[0015]前述聚丙烯系树脂可以为全同立构均聚聚丙烯。
[0016]前述聚乙烯系树脂可以为高密度聚乙烯。
[0017]对于前述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卷曲数可以为19个/25mm以上且40个/25mm以下。
[0018]对于前述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卷曲模量可以为65%以上且85%以下。
[0019]前述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可以为梳理成网式无纺布用材料。
[0020]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梳理成网式无纺布,其含有前述热粘接性复合纤维。
[0021]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2]通过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伸长率高、伸长后收缩率小、并且在短纤维的状态下梳理机通过性良好的热粘接性复合纤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不限定于此处记载的效果,可以为本说明书内记载的任意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适当的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仅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0024]<1.热粘接性复合纤维>
[0025]1‑
1.结构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热粘接性复合纤维为鞘芯型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即,该热粘接性复合纤维由位于内侧的芯部和位于芯部的外侧的鞘部构成。鞘芯型通常有芯部位于纤维的中心部的同心鞘芯型和芯部偏离中心部的偏心鞘芯型。本实施方式的热粘接性复合纤维优选为同心鞘芯型。为了调整后述的卷曲数的数值范围,适合为同心鞘芯型。
[0027]1‑
2.芯部
[0028]本实施方式的热粘接性复合纤维中,芯部由包含聚丙烯系树脂的第1树脂材料组成。本说明书中“聚丙烯系树脂”是指在全部结构单元100摩尔%中具有50摩尔%以上的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作为该聚丙烯系树脂,例如,可举出丙烯均聚物(均聚聚丙烯)、以及丙烯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丙烯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例如可以为嵌段共聚物(嵌段聚丙烯)或无规共聚物(无规聚丙烯)。作为与丙烯共聚的其他单体,例如,可举出选自乙烯、1

丁烯、1

戊烯、1

己烯、1

辛烯、1

癸烯、2

甲基
‑1‑
丙烯、3

甲基
‑1‑
戊烯、4

甲基
‑1‑
戊烯、及5

甲基
‑1‑
己烯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0029]上述第1树脂材料中包含的聚丙烯系树脂例如可以为上述说明的聚丙烯系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上述第1树脂材料中包含的聚丙烯系树脂优选为选自全同立构均聚聚丙烯、全同立构无规聚丙烯、及全同立构嵌段聚丙烯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全同立构均聚聚丙烯。为这样的第1树脂材料时,对于热粘接性复合纤维的伸长后收缩率降低及梳理机通过性提高而言是优选的。
[0030]上述第1树脂材料中包含的聚丙烯系树脂的Q值优选为4.0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3.2以下。由此,热粘接性复合纤维的伸长后收缩率可有效地降低。该Q值例如可以为2.0以上、2.5以上、或2.8以上。Q值具体而言,为重均分子量(Mw)相对于数均
分子量(Mn)的比(Mw/Mn)。Q值为分子量分布的判断指标,Q值越小,可判断为分子量分布越窄。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及重均分子量(Mw)使用交叉分离色谱装置(CFC)及傅立叶变换型红外线吸收光谱分析(FT

IR),通过将邻二氯苯(ODCB)作为测定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GPC)来求出。
[0031]上述第1树脂材料也可以包含上述聚丙烯系树脂以外的其他成分。该其他成分例如可以为上述聚丙烯系树脂以外的树脂、及添加剂等。该树脂及添加剂可以为本
中已知的树脂及添加剂。上述第1树脂材料优选不含上述聚丙烯系树脂以外的树脂,更优选不含上述聚丙烯系树脂以外的成分。即、上述第1树脂材料更优选由上述聚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其为具有卷曲且未拉伸的鞘芯型热粘接性复合纤维,所述热粘接性复合纤维的伸长率为500%以上,芯部由包含聚丙烯系树脂的第1树脂材料组成,鞘部由包含聚乙烯系树脂的第2树脂材料组成,温度230℃及载荷2.16kg的条件下的所述第1树脂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0g/10分钟以上且80g/10分钟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其纤度为4.0dtex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粘接性复合纤维,其中,温度190℃及载荷2.16kg的条件下的所述第2树脂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相对于温度230℃及载荷2.16kg的条件下的所述第1树脂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的比为0.50以上且1.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幸喜塚原幸哲
申请(专利权)人:宇部爱科喜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