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离子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软化点阳离子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软化点沥青是一种软化点在100℃以上,尤其在120℃以上的沥青。高软化点沥青因其出色的高温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油田钻井液体系。高软化点沥青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溶剂脱沥青工艺和氧化工艺,两种工艺存在能耗大、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陷,且由两种工艺生产的高软化点沥青的亲水性能并没有得到改善。
[0003]沥青作为钻井液中重要的添加剂之一,应用于油田钻井作业已有多年的工程经验,主要起到了封堵、防塌及降滤失效果。沥青类钻井液体系以油基为主,但是油基钻井液在成本和环保方面有一定缺陷,水基类钻井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具有阳离子特性的水基钻井液逐渐受到油田的欢迎,但是将沥青材料制备成具有一定的阳离子特性并应用于水基钻井液具有较大难度。酸酐化改性可以提高沥青的软化点和亲水性能,为开发沥青类水基钻井液材料奠定了基础。但是,沥青属于相对惰性的体系,与酸酐的反应能力差,反应转化率很低。未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离子沥青,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劣质减渣:100份;酸酐改性剂:2~10份,优选为2~8份;多聚磷酸:0.1~2份,优选为0.2~1.8份;引发剂:0.08~0.7份,优选为0.15~0.7份;性能调节剂:2~20份,优选为4~18份;表面改性剂:0.5~10份,优选为0.5~6份;其中,所述多聚磷酸包括多聚磷酸I和多聚磷酸II;所述表面改性剂包括表面活性剂I和表面活性剂II。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劣质减渣的性质包括:闪点为241~256℃、硫含量为2.61wt%~3.65wt%,以质量分数计,饱和分占26.1%~37.7%、芳香分占20.2%~34.5%、胶质占18.3%~24.8%、沥青质占21.3%~30.1%,沥青质优选为21.3%~26.0%。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阳离子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劣质减渣还具有如下的性质:残炭值为21wt%~29wt%、氮含量为0.14wt%~0.61wt%,镍、钒总含量为320~365μg/g,缩合指数CI为0.26~0.35。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聚磷酸I为低磷酸含量的多聚磷酸,所述多聚磷酸II为高磷酸含量的多聚磷酸,其中多聚磷酸I占多聚磷酸总质量的20%~50%,多聚磷酸II占多聚磷酸总质量的50%~80%。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阳离子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磷酸含量的多聚磷酸是指多聚磷酸中所含的磷酸以H3PO4计的质量含量为105%~125%,优选为110%~120%;所述高磷酸含量的多聚磷酸是指多聚磷酸中所含的磷酸以H3PO4计的质量含量为130%~145%,优选为130%~140%。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焦亚硫酸钠、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异丙苯过氧化氢中的一种或几种。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改性剂为顺丁烯二酸酐、聚异丁烯丁二酸酐、甲基纳迪克酸酐、改性甲基纳迪克酸酐、十二烯基琥珀酸酐、桐油酸酐、聚壬二酸酐、聚戊二酸酐、聚乙二酸酐或水解聚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调节剂为废弃的气体分离膜。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阳离子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的气体分离膜为以聚酰亚胺为材质的中空纤维膜。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剂I为聚乙烯亚胺,分子量为1000~10000,分解温度为270℃~310℃,闪点为250℃~260℃,伯胺含量为20%~35%,仲胺含量为20%~35%,叔胺含量为30%~70%;所述表面改性剂II为聚乙烯亚胺,分子量为15000~70000,分解温度为300℃~320℃,闪点为260℃~300℃,伯胺含量为10%~25%,仲胺含量为20%~30%,叔胺含量为45%~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刘树华,傅丽,么强,吴晓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