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利用水及液体蒸发进行散热降温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降温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水及液体蒸发使物体和空间进行散热降温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利用水蒸发进行散热降温的技术,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雾化方法使水微粒与空气进行混合,实现水快速蒸发并对物体和\或气体进行散热降温;二是通过喷淋、涂沫等方法使水在物体表面蒸发,对物体和\或物体包裹的空间进行散热降温;三是通过水帘和\或风扇等技术使水蒸发,对物体和\或气体进行散热降温。由于存在如下缺陷,难以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使用:
[0003]1.水或水蒸发后的水气,直接与所述被散热物体14的表面接触、和\或与被散热降温空间内的气体混合,难以对不能被水和\或水气浸入的物体和空间进行散热降温;
[0004]2.将水微粒与空气混合进行蒸发,水蒸发时主要从外界空气中吸收热量,对所述被散热物体 14的散热效果不佳;
[0005]3.将水雾化、喷淋水、风扇等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且难以保证持续和均衡的补充水分,而且极易造成水的四处横流,浪费水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利用水及液体蒸发进行散热降温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包括吸水层(1)、防水层(2)、储水器(4)、导水条(3);所述吸水层(1)为厚度≤5mm的片状或膜状吸水物体;所述吸水物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物体:表面和\或内部结构可被水及液体(15)浸润的物体,表面和\或内部结构表面可附着所述水及液体(15)的物体,可附着所述水及液体(15)的吸水涂层;所述防水层(2)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结构:所述防水层(2)为厚度≤10mm的片状或膜状防水物体,所述防水层(2)为物体(14)的防水外壳,所述防水层(2)为所述物体(14)的防水外壳的组成部分,所述防水层(2)为所述物体(14)的防水外罩,所述防水层(2)为所述物体(14)的防水外罩的组成部分;所述储水器(4)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结构:所述储水器(4)为可以储存所述水及液体(15)的、和\或设置有注水口(6)和\或出水口(13)的空心容器,所述储水器(4)为可以储存所述水及液体(15)的吸水物体,所述储水器(4)为将外界所述水及液体(15)输送到所述装置的输水系统;所述导水条(3)为宽度≤50mm的、厚度≤50mm的长条状吸水物体;所述长条状吸水物体具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物体:对所述水及液体(15)润湿性好的物体,对所述水及液体(15)吸水率高的物体,对所述水及液体(15)润湿性好且吸水率高的物体;所述吸水层(1)、防水层(2)、储水器(4)、导水条(3),按以下结构组成所述装置:所述吸水层(1)和所述防水层(2)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相连接构成装置主体:所述吸水层(1)和所述防水层(2)通过相互靠近且能实现直接接触相连接,所述吸水层(1)和所述防水层(2)通过直接接触相连接,所述吸水层(1)和所述防水层(2)通过贴在一起相连接,所述吸水层(1)和所述防水层(2)制成一体结构相连接;所述装置设置至少1个所述储水器(4),具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设置方式:所述储水器(4)位于所述装置主体的表面和\或内部,所述储水器(4)位于所述装置的外部;所述储水器(4)与所述装置主体通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储水器(4)与所述装置主体通过相互靠近相连接,所述储水器(4)与所述装置主体通过直接接触相连接,所述储水器(4)与所述装置主体通过所述导水条(3)相连接,所述储水器(4)与所述装置主体通过导水管道相连接;所述导水条(3)与所述储水器(4)通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导水条(3)、与所述储水器(4)和\或所述出水口(13)通过相互靠近相连接,所述导水条(3)、与所述储水器(4)和\或所述出水口(13)通过直接接触相连接,所述导水条(3)穿过所述出水口(13)、且伸入所述储水器(4)中相连接;所述导水条(3)与所述装置主体通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导水条(3)与所述吸水层(1)通过相互靠近且能实现直接接触相连接,所述导水条(3)与所述吸水层(1)通过直接接触相连接,所述导水条(3)与所述吸水层(1)通过贴在一起相连接,所述导水条(3)与所述吸水层(1)制成一体结构相连接,所述导水条(3)与所述装置主体制成一体结构相连接;所述装置至少设置1条所述导水条(3),具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设置方式:所述导水条(3)位于所述装置主体的表面和\或内部,所述导水条(3)位于所述装置主体靠近所述储水器(4)的部位,所述导水条(3)位于所述装置主体与所述储水器(4)之间,所述导水条(3)
位于2个及以上的所述储水器(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利用水及液体蒸发进行散热降温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不设置所述导水条(3);用所述吸水层(1)代替所述导水条(3)与所述储水器(4)连接,即通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吸水层(1)、与所述储水器(4)和\或所述出水口(13)通过相互靠近相连接,所述吸水层(1)、与所述储水器(4)和\或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吴明花,吴国中,杨波,杨军,龙文昌,胡帝飞,阳朝锋,满琼,龙显蓝,龙显真,陈小恒,曹水生,吴丁合,吴燕花,田付生,黎泽,吴国庄,杨光洲,龙小飞,吴江明,吴桃英,文婷婷,满凯生,胡帝祥,李龙裕,付志军,杨光燕,吴江兵,闵兰斌,王益发,胡帝鹏,龙小明,吴秋松,邓伟,李林,吴明刚,易吉,陈昌玉,龙桂芳,杨光莉,龙中金,李必成,龙小英,龙小燕,石关宝,胡雁群,吴琴花,杨光美,满蔚,杨子龙,龙显江,田淞午,伍彦勇,张翠,吴学文,杨再慧,龙真,吴江伟,胡帝伟,
申请(专利权)人:吴明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